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热卷箱技术在热连轧带钢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焦景民 《轧钢》1997,(3):28-32
简述了热卷箱技术的发展及世界各钢厂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攀钢热卷箱的设备组成、控制系统和使用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廖志  余晓清 《轧钢》2011,28(2):60-63
针对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250热板厂在使用热卷箱轧制时轧制状态不稳定和产品质量下降,以及使用热卷箱轧制时轧件头尾温差反而增大的问题,通过优化工艺设备布置、温度控制模型、精轧过程控制模型等,实现了有热卷箱轧制模式与无热卷箱轧制模式的自由切换,并将有热卷箱轧制模式下的轧件精轧出口温度波动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胡建平  张志刚 《轧钢》2007,24(4):45-47
分析了带钢热连轧中热卷箱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选用热卷箱的综合评估方法,即应综合衡量建设场地、投资、轧制速度、轧制钢种、轧制节奏、节能降耗、轧件温度和表面质量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迁钢2250热轧生产线热卷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卷形不良和开卷后带钢跑偏问题,对生产过程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提高了热卷箱运行稳定性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热卷箱结构参数、运动学参数、位置参数及力能参数的数学模型成功推导的基础上 ,完成了热卷箱设计软件的研制 ,介绍了软件的主要功能。该软件适用于WINDOWS 9X 2 0 0 0 NT等操作系统 ,对于热卷箱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对热卷箱设计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并给出一个具体的算例 ,以验证相关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某钢厂1450热轧机原采用有芯移送式热卷箱,由于产品升级的需要,企业对热卷箱进行了无芯移送改造,本文介绍了新型双站无芯移送式热卷箱原理,设备本体设计特点,设备组成,液压系统。改造后的钢卷最大重量由9 t增加到23 t。  相似文献   

7.
以弹塑性弯曲变形理论为依据 ,根据热卷箱二次弯曲的实际情况 ,从几何成形的角度建立了热卷箱二次弯曲的数学模型 ,并借助该模型提出了成形辊位置的确定方法 ;在成形辊确定的基础上 ,从工艺角度提出了托卷辊位置的确定原则。其研究成果对于热卷箱装置的国产化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热卷箱弯曲辊运动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弹塑性弯曲变形理论为依据 ,结合几何弯曲成形的有关知识 ,讨论了三辊式热卷箱弯曲辊辊缝大小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满足无芯卷取工艺要求的热卷箱弯曲辊上抬速度控制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变速抬升时的速度控制曲线 ,其研究成果对于热卷箱装置的国产化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迁安钢铁公司2 160 mm热轧生产线热卷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开卷跑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发现开卷跑偏受侧导板控制、弯曲辊、夹送辊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优化侧导板控制, 提高关键设备精度, 有效提高了卷形质量, 避免了热卷箱开卷跑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热卷箱弯曲辊结构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弹塑性弯曲变形理论为依据 ,结合三辊式弯卷机 (弯板机 )的有关知识 ,对热卷箱弯曲辊的结构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给出了辊径、辊距等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其研究成果对于热卷箱装置的国产化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连铸小方坯直接热送热装轧制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唐钢 2 #棒材生产线连铸小方坯直接热送热装的技术方案、主要设备参数 ,及为保证该方案的实施所采取的多项技术措施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 ,而且成材率提高 0 5%。  相似文献   

12.
热轧润滑的效果——热轧润滑技术讲座(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吴迪  王国栋 《轧钢》2001,18(5):49-50
介绍了热轧润滑技术在国内外热连轧机上的应用效果,即可明显减少辊耗,降低轧制力,轧制力矩,提高作业率,因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同时提出进一步改善热轧润滑效果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建辉  蒙海滨  王康祥 《轧钢》2016,33(2):46-47
介绍了柳钢棒线型材厂四棒车间热装热送技术改造的概况,论述了所采用的主要工艺及装备技术参数和特点。通过改造,连铸方坯的直送率大于95%,最高入炉温度可达800 ℃以上,吨钢焦炉煤气消耗从原来的42 m3降低到34 m3左右。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讨论了热流道板的流道设计、加热形式及热功率计算、热膨胀量补偿以及密封等问题,并对流道板的制造方法作了介绍。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和合适的流道尺寸可以保证注射时熔体的均匀充填;正确布置加热元件和温控元件的位置以及合理的热功率计算可以保证熔体温度的均匀稳定;流道板的热膨胀补偿和合理的密封设计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熔体泄漏。  相似文献   

15.
热送热装工艺在柳钢线材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权 《轧钢》2001,18(3):53-54
柳钢线材厂为节能降耗实施了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介绍了采用的热送方法,工艺制度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工艺实施后,成材率提高0.5%以上,煤气单耗降低40m^3/t。  相似文献   

16.
B2钢(4Cr2MoVNi)在热挤压模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挤压模具的失效形式,确定热挤压模具应具备的材料特性,根据汽车轮毂轴管热挤压工艺特点和B2钢(4Cr2MoVNi)同5CrMnMo材料特性对比,最终得出B2钢在热硬性、热韧性、高温热稳定性等方面远远高出5CrMnMo,热挤压模具采用B2钢寿命高出5CrMnMo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变形温度为1123~1423 K和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对DP590高强钢进行高温热拉伸试验,得到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DP590高强钢热变形时流动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量一定时,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基于热拉伸试验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别确定了在峰值应力下DP590高强钢的高温材料常数:应变硬化指数n=3.194,热变形激活能Q=508.29 k J·mol-1,α=0.0153和A=2.126×1017s-1。构建了DP590高强钢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关系,与试验值相比,模型的最大误差为7.8%,最小误差为0.18%。根据DMM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DP590高强钢在应变为0.3条件下的热加工图,确定了DP590高强钢的适宜热成形区为:应变速率为0.01~0.1 s-1,变形温度为1250~1375 K。  相似文献   

18.
王者昌  崔岩 《焊接学报》1995,16(3):135-139
NN Prokhorov认为随变形速度增加金属热塑性降低,降低冷却速度可以降低变形和焊接热裂纹倾向,并把预热和缓冷作为减少焊接热裂纹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局部快冷可以减少脆性变形速率和减少焊接热裂纺  相似文献   

19.
刘英瑞  吴秀娟 《轧钢》2001,18(2):56-58
介绍了莱芜钢铁公司中型车间连铸坯热送热装生产工艺,及实现热送热装的无缺陷铸坯生产、运输加热、轧钢工艺等技术保证措施,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热轧薄板冲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恒法  裴新华 《轧钢》2004,21(3):4-7
针对SPHC、SPHE热轧薄板冲压时部分板卷出现开裂、皱褶的问题 ,分析研究了相应钢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织构 ,指出采用较高的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 ,并进行润滑轧制 ,可综合提高热轧薄板的深冲性能和冲压成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