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电厂厂址工程海区波浪特征、泥沙环境和海床冲淤演变情况,开展了广钢自备电厂取排水工程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了电厂取排水口在常年浪及台风浪作用下的取水含沙量、泥沙淤积和骤淤情况,从泥沙角度验证了海港工程总布置和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合理性,试验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晓张 《人民珠江》2009,30(6):18-23
海南东方电厂濒临北部湾,受波浪、潮流作用,水沙运动复杂。针对工程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建立北部湾海区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对海南东方电厂取、排水口的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方案设计及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钦洲湾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电厂所处钦州湾海域位于北部湾顶部,广西海岸中段.电厂采用直流供水系统,以钦州湾海水作为冷却水源.对电厂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风况、波浪、泥沙含量分布情况作了详细分析,针对钦州湾大范围海域及电厂附近局部海域进行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模拟研究在潮流、波浪、金鼓江来流的作用下,电厂取排水口附近海域含沙量的变化以及海床的稳定与冲淤变化等情况,以及工程海域规划岸线的变化对电厂取排水口附近海域海床地形、取水进沙等的影响.为钦州电厂取排水口位置选择及安全运行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具有潮流影响的电厂温排水和工程海域泥沙冲淤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电厂工程区域冷却水扩散规律、取水口引水特征及取排水口泥沙冲淤变化等分析研究不同的取排水布置型式,最终得出较优的取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5.
滨海核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要考虑海岸稳定、海床泥沙冲淤变化和厂址海域的潮位、波浪、泥沙、海生物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水工布置、结构形式和散热能力之间的优化方案以及取、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要点。最后指出,滨海核电厂取、排水工程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水工数模计算及物模试验后,才能确定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越南某电厂工程区域水文泥沙特性、波浪特征、海湾泥沙运动及岸滩分析等的综合分析,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对港工方案在常年浪和台风浪条件下的泥沙淤积和骤淤情况进行了研究,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淤泥质海岸的黏性泥沙淤积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许多火电厂和核电厂取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广东台山电厂为例,研究淤泥质海岸的半封闭型港池和航道的黏性泥沙淤积问题。基于理论和物理过程探讨了电厂半封闭型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并提出了一种电厂半封闭型港池的淤积计算方法,尤其是分情况考虑了不同的电厂取水流量对港池淤积计算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台山电厂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淤泥质海岸的电厂港池和航道一般以逐年淤积为主;不同的电厂取排水流量对港池淤积影响较大,而对航道则几乎没有影响;港池的淤积强度和淤积量随着电厂取排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递增趋势。结果在定性上反应了这类淤泥质海岸电厂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规律,文中的计算方法也能为类似淤泥质海岸工程应用中的黏性泥沙淤积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近年来长江沿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并以某电厂为例,指出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即取、排水河段的河势、取水工程头部河底高程变化、取水口含沙量、临界不淤流速、泥沙起动流速等。为保证电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顺应河势选择取排水工程的合适位置,根据模型冲淤试验成果调整取排水口高程,采取适当的引水防沙措施和优化运行方式,提出管道内的临界不淤流速和起动流速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陆丰甲湖湾电厂工程海域特征条件分析及温排水物理模型相似条件研究,建立了电厂温排水物理模型。模型通过对工程海域潮流及热水排放的复演,对比分析了不同比选方案下取水温升变化以及近区温度场特征,推荐了最优的工程布置方案,预测了在推荐方案布置、典型潮型作用下的电厂取水温升及工程海区的水面温升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海域温排水、泥沙数学模型,对泥沙、波浪边界条件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对电厂附近海域温排水、泥沙运动进行了分析,表明建立模型是一种解决某些实际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波浪作用下软泥床面的粘性泥沙悬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练继建  赵子丹 《水利学报》1998,29(8):0047-0052
本文考虑波浪与软泥床面相互作用,建立了计算软泥床面上波浪剪应力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床面运动对波浪床面剪应力的影响很大.对波浪作用下粘性泥沙悬扬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密度泥床粘性泥沙悬扬的临界剪切力与泥沙流变参数的关系,并与水流作用下粘性泥沙悬扬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淤泥质海岸是我国海岸重要组成部分,其泥沙运动主要是"波浪掀沙,潮流输沙",在大风天破碎波作用下,水体含沙量剧增,对港口航道泥沙回淤会产生严重影响。以往研究沙和粉砂在破碎波作用下含沙量分布特征的较多。本次试验采用自来水和徐圩航道试挖槽内原状泥调配得到的试验淤泥,通过室内1∶200缓坡长水槽试验,分析研究崩破波作用下淤泥密度分别为1.35,1.40和1.45 kg/L的水体含沙量分布特征及掀沙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破碎波掀沙能力与床面淤泥密度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淤泥密度小于1.45 kg/L时,在破波点之前,底部就开始形成高含沙区,在破波点附近达到最大,在破波点后一定距离,水体明显出现泥沙分层现象。底部含沙量较大时,破碎波作用下淤泥与粉砂含沙量垂线分布特征相似都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潮流和波浪作用下悬移质挟沙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本文将湍流猝发理论用于潮流与波浪共同作用下挟沙能力的研究。基于湍流猝发的时空尺度得到波浪和潮流作用下床面泥沙上扬通量 ,然后根据连续律 ,建立了平衡近底含沙量的理论表达式。进而根据波浪掀沙和潮流输沙的模式 ,推导得出了物理概念清晰和充分考虑床面附近泥沙交换力学机理的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的挟沙能力公式 ,经过黄河口实测资料的验证 ,计算与实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岸地区波浪、潮流与泥沙运动的规律,把波浪运动概化为在潮周期中具有时均意义的波浪流分布场,将波浪辐射应力以及波流底部剪切应力耦合到潮流运动方程和悬沙输运方程中,建立了非结构网格下近岸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悬沙输运数值模型。时间离散采用欧拉向前格式,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的显式格式。将模型应用于矩形海湾实验和大连长兴岛附近海区悬沙冲淤过程的实际算例。结果表明:波浪对潮位影响很小,但是对近岸流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波流共同作用对近岸泥沙浓度影响比单纯考虑潮流作用可提高40%~100%的幅度。  相似文献   

15.
沙质河床清水冲刷粗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沙质河床清水冲刷粗化机理,即它不是靠推移质冲刷,而主要是靠悬移质冲刷,在粗化过程中产生沙波,形成与水和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的沙波运动,建立新的平衡。据此,提出了河质河床粗化物理模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分析风浪与河口滩槽泥沙运动、河口滩槽演变和航道骤淤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悬沙数学模型,以珠江口高栏港区深水航道为例,探讨大风天泥沙运动和航道骤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并预报了50年一遇情况下航道的骤淤情况。从大风浪影响滩槽变化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预报海岸河口淤积以及骤淤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讨论潮流和波浪的基本方程式及其相似条件之后,阐述了本文作者 近年来的潮流和波浪作用 下泥沙运动 基本规律方面取得的 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悬沙和底沙物理模型的相似理论,特别是全沙变态模型的相似理论,按此相似理论,可在一个模型中进行潮流与波浪共同作用下的全沙试验。  相似文献   

18.
极端台风天气下,台风浪可能会造成海湾泥沙大幅起悬,从而引起湾内深槽骤淤。以浙江中部三门湾为研究对象,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猫头深潭在台风“烟花”过境期间可能产生的泥沙骤淤风险。经验证,数学模型较好地复演了“烟花”台风过程中的风暴潮与台风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台风浪作用下,下洋涂南侧浅滩及猫头深潭南北侧浅滩的含沙量均有明显增加,局部可增加至无浪情况下的3倍以上,“烟花”台风使猫头深潭最大淤积达0.15 m。台风浪导致的含沙量增加是三门湾深潭骤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粉沙淤泥质海岸的航道淤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概述了引起近岸浅水海域航道泥沙淤积的3个因素。回顾了淤泥质海岸航道淤积厚度的计算方法,其中,特别对破波与非破波产生的含沙量作出的比较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但只要考虑了破波和正常波的不同水动力特性、粉沙淤泥质泥沙与淤泥质泥沙之间的不同运动特性,则淤泥质海岸航道的淤积计算方法,就可以用于粉沙淤泥质海岸。结合我国渤海湾粉沙淤泥质海岸的某外航道进行了骤淤计算,其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0.
A complete annual cycle of the dynamics of fine-grained sediment supplied by the Omo and smaller rivers is simulated for Lake Turkana, one of the world’s large lakes, with the hydrodynamic, wave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 Delft3D. The model is forced with river liquid and solid discharge and wind data in order to simulate cohesive sediment transport and resuspension. It simulates stratification due to salinity, wav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and sediment advection and resuspension by waves and currents, with multiple cohesive sediment fractions. A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remotely-sensed imagery and with available in-situ sediment deposition rates validates the model. By devising simulation scenarios in which certain processes were switched on or off, we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waves, wind-induced surface and bottom currents, salinity-induced stratification and river jet, in resuspending and transporting fine sediments in the lake basin. With only the wind or river influence, most of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first 10 km off the Omo River mouth and at a depth < 10 m. When waves are switched on, increased bed shear stresses resuspend most of the fine sediments, that are then deposited further and deeper in the first 30 km, in water depths > 30 m. This study sheds new light on sediment transport in Lake Turkana and in great lakes in general, favouring the view that wind-waves can be the main agent that transports sediment away from river mouths and to deeper areas, as opposed to river-plume or gravity-driven tran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