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个基于整体优化分析的区域布线算法——DRAF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整体优化分析的区域布线算法──DRAFT,它可以解决通道布线和四边布线问题。该算法分二个阶段完成区域详细布线:定向布线和最终布线。定向布线阶段给出各线网可行走线区间和最佳走线位置,其结果在最终布线阶段引导各线网的实际走线。布线在两层上进行,但不限制不同方向的走线必须走在不同层上。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对于大多数发表在文献中的通道布线和四边布线例子,DRAFT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解。  相似文献   

2.
杨杰  夏培邦 《微电子学》1992,22(5):47-53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四边通道布线器(DDCR),该布线器基于启发式原则提出,并应用动态布线密度和约束图完成线网定序和连线段选择。DDCR是H/V方式布线,该程序由C语言写成,运行于VAX11/780VMS下,可与BBL2布图系统配套使用,通过对许多例子试验,其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  赵文庆  唐璞山 《电子学报》1999,27(11):61-64
本文提出了一个重叠端口通道的四、五层布线算法,算法的目标是占用尽可能少的通道布线行数,为此算法中采用了扩展布线的概念,将部分线网分配到器件区域中进行布线,在通道内部布线时,引入了重叠端口通道的垂直约束矩阵的概念,并用它来避发式算法的线网布线顺序,算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布线的成功,从运行实例上来看,算法速度很快,而且结果都是近似最优的(或者是最优,或者是比最优解多一个布线行)。  相似文献   

4.
在VLSI布线设计中,线网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VLSI芯片的电学性能、可靠性和制造成本。但是,由于通道区布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很高^[1],布线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线网的分布问题,因此,布线完成后有必要对布线结果进行一次线网分布优化。本文中提出了两种工艺的双层通道区布线线网分布优化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在VLSI布线设计中,线网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VLSI芯片的电学性能、可靠性和制造成本。但是,由于通道区布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很高 ̄[1],布线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线网的分布问题,因此,布线完成后有必要对布线结果进行一次线网分布优化。本文中提出了两种工艺的双层通道区布线线网分布优化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线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分层条件下的通道区布线模型:同层限制图Gs,相交图Gi,基于这一模型,分析了二层布线条件下对线网分层和布线序的基本限制,导出了分层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线网可Overlap的性质和条件,从总体分析的思想出发,提出了直接以完成布线通道区所需面积最小化为目标的分层布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道区布线面积和通孔的致目比基于横竖分层的布线算法有较大减少,对于Deutsch′s diffjcult example,该算法获得18个track解。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中,在芯片周界的环形区域内,环形通道布线完成线网与压焊块的自动连接与压焊块的最终定位.基于环形通道区的特征与线网路径约束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环形通道自动全局布线方法.文中详细地讨论了线网拓扑路径总体分配的图模型和轨道优化分配公式,并介绍实现的算法.实例结果十分令人满意,优于国外同类问题的最新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超平面布线     
本文大胆打破了传统通道模型的束缚,建立了一个能更好体现多层布线内在本质约束的新模型:超平面布图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超平面布线算法。该算法以全新的逆向删冗策略成功地解决了布线线序的问题,使线网布线真正达到了并行处理。算法遵循了王守觉先生关于总体分析的方法作为解决超平面布线问题的指导思想,以布线层数最少化和通孔最少化为目标,通过动态地分析线网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全局考虑去释放各线网占据的不合理布线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Over-The-Cell通道布线算法.我们将有线问题分为两个阶段:1)单元区布线,2)通道区布线.单元区布线的目标是最大可能地减小通道密度,而不同于以在算法总企图在单元区嵌入最多的线网.文中提出了最大密度段的概念,单元区布线优先选取覆盖最大密度段的线网,这更有利于降低通道密度.布线结果只需利用较少的单元区走线道,便可有效地降低通道密度,因而增强了算法的实用性.本文提出的算法已在SUN4/110工作站上用C语言编程实现,运行结果优于国内外已发表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KBSRS是以我们提出的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四边通道区布线算法为基础,在SUN3/60工程工作站上用PASCAL及C道区布线系统.文中重点讨论了布线算法及KBSRS的实现.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动态串扰优化的开关盒布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超深亚微米芯片设计中的开关盒布线问题提出了可变参数的串扰优化布线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双层布线资源,将动态信号波形和耦合电容结合起来考虑,进一步减小了线网间的总串扰,并力求通孔数最少.实验证明,本算法能够获得更加优化的布线方案.  相似文献   

12.
LSI版图设计中的一种P/G网布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宁  严晓浪 《电子学报》1993,21(5):10-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P/G网布线算法和在积木块式布图系统中实现的策略。与以往算法比较,此算法允许每条电源网具有多个馈电脚存在。其策略包括四个部分:(1)一种有效的层次式自上而下的P/G网平面性分析和拓扑路径分配算法;(2)P/G网线宽的确定;(3)总体压缩和再布线后P/G网布线信息的动态修改;(4)与信号网一起的平面性无网格电源网通道详细嵌入。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P/G网布线方法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布线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杨杰  夏培邦 《微电子学》1991,21(5):45-51
本文对详细布线介绍一种用最短路径的方法选择布线路径,重点提出了几条启发式的布线原则和函数表达式。通过组建一张带权有向图,然后用最短路径算法获得布线解。本文的方法巳在DDCR四边布线器中用C语言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伍元胜 《电讯技术》2021,61(6):659-665
针对现有智能路由技术无法适用于动态拓扑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拓扑的深度强化学习智能路由技术,通过使用图神经网络近似PPO(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强化学习算法中的策略函数与值函数、策略函数输出所有链路的权值、基于链路权值计算最小成本路径的方法,实现了路由智能体对不同网络拓扑的泛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适应动态拓扑的变化并具有比传统的最短路由算法更高的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现有的总体布线方法及宏单元阵列总体布线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动态调整思想的适合于宏单元阵列一层半和双层版图模式的总体布线算法,其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已确定的布线区域,使各线网均匀地分布在芯片上,获得尽可能高的布通率。  相似文献   

16.
Rou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eps in very/ultra large-scale integration (VLSI/ULSI) physical design. Rectilinear Steiner minimal tree (RSMT) construc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routing. Macro cells, IP blocks, and pre-routed nets are often regarded as obstacles in the routing phase. Obstacle-avoiding RSMT (OARSMT) algorithms are useful for practical rout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OARSMT algorithms for multi-terminal net routing still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ARSMT problem and gives a solution to full-scale nets based on two algorithms, namely An-OARSMan and FORSTer. (1)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n-OARSMan can be used for common scale nets with less than 100 terminals in a circuit. An heuristic, greedy obstacle penalty distance (OP-distance), is used in the algorithm and performed on the track graph. (2) FORSTer is a three-step heuristic used for large-scale nets with more than 100 terminals in a circuit. In Step 1, it first partitions all terminals into some subsets in the presence of obstacles. In Step 2, it then connects terminals in each connected graph with one or more trees, respectively. In Step 3, it finally connects the forest consisting of trees constructed in Step 2 into a complete Steiner tree spanning all terminals while avoiding all obstacles. (3) These two graph-based algorith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nd test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ca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n-OARSMan can handle both convex and concave polygon obstacles with short wire length. It achieves the optimal solution in the cases with no more than seven termin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ORSTer has short running time, which is suitable for routing large-scale nets among obstacles, even for routing a net with one thousand terminals in the presence of 100 rectangular obstacl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通道内将P/G网与信号网的实体布线一体化考虑的优化布线策略,目的是在保证100%布通的前提下,完成P/G网的平面化实体嵌入和信号网的实体布线,并使P/G走线对信号网走线的影响尽可能小。算法以提高布线区利用率、减小通道高度和减少通孔数为目标,实现总体性能的优化。系统实现的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采用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