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传统的迷彩图案中斑点的边界平滑分明,不利于与斑点破碎的背景融合。数码迷彩边界模糊、破碎,近距离观察时能够有效分割大斑点,远距离观察时能够形成空间混色,大大增强了迷彩伪装的效果。于是数码迷彩成为当今迷彩设计的一大主流,从背景主色斑点到数码迷彩生成是数码仿造迷彩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根据空间混色原理,提出了一种数码迷彩斑点分布的概率模型,实现了对数码迷彩单元分布的量化,设计了从背景主色斑点到数码迷彩图案的生成方法,综合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概率分布模型通过编程生成了数码迷彩图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边缘破碎具有良好空间混色效果的数码迷彩图案,为数码仿造迷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红外/激光/可见光复合隐身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红外/激光/可见光复合隐身涂料的研制。制备以半导体的无机复合材料为颜料和合适的粘结剂,得到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兼容的涂料。涂产在8 ̄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为0.6 ̄0.94,选用不同发射率的涂料,根据需要进行迷彩图案设计,达到很好的红外变形迷彩效果。涂料对1.06μm波长的激光反射率小于0.4%,使激光测距的最大测程较一般军用涂料缩短近80%。涂料的颜色分不同亮度的绿色和土黄等系列,根据  相似文献   

3.
变形迷彩伪装的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国家军用标准中与变形迷彩伪装有关的技术指标,并从侦察制导技术的发展出发,讨论了现有国军标需要扩展与补充的内容.建议光学伪装指标中增加对抗高光谱侦察的内容;建议斑点尺寸形状技术指标以面积、周长、伸长度、分散度和整体凹度等特征值给出量化的规定;建议重视热红外伪装相关技术指标的建立.实验表明热图迷彩效果不单纯由迷彩斑点的发射率决定,建议采用日间无风强日照条件下和夜间少云条件下斑点间辐射温差来评价热迷彩性能.  相似文献   

4.
ATP最近推出的Tough Drivecamo是一款采用迷彩风格设计的闪存产品。其外壳采用橡胶材质,并有沙漠迷彩、军绿迷彩、海洋迷彩三种色调。Tough Drivecamo与同类产品一样,采用SIP(System-In-Package)系统级封装技术,因此在性能上非常出众,可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天候,特别适合户外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背景图像迷彩伪装颜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彩涂层要达到良好的伪装效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迷彩颜色的确定.为提高迷彩伪装颜色设计的精度,分析了不同照明条件、大气气幕亮度及阴影对获取的迷彩颜色的影响,并根据相关色度学理论,对获得的背景图像进行校正,从而较好地补偿了以上3种因素产生的误差影响,为从理论和实践上精确地确认迷彩伪装颜色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色度学和心理颜色视觉的相关理论,结合迷彩涂层的伪装要求,确定了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的选取标准,弥补了传统的迷彩涂层设计只考虑亮度条件,而忽略色品差别的不足,较完善地解决了迷彩斑块颜色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7.
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色度学和心理颜色视觉的相关理论,结合迷彩涂层的伪装要求,确定了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的选取标准,弥补了传统的迷彩涂层设计只考虑亮度条件,而忽略色品差别的不足,较完善地解决了迷彩斑块颜色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8.
相关跟踪算法是红外成像末制导阶段的一种重要跟踪算法,针对该算法,提出一种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该技术是可控的新型红外伪装手段,它是通过迅速降低目标与背景红外图像帧与帧之间相关度,从而使红外跟踪系统对地面目标的跟踪丢失。在分析红外跟踪系统的相关算法及动态红外伪装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并研制了一套实现动态红外迷彩伪装的原理样机。最后,对该样机进行了综合测试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机的相邻两帧红外图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且次高峰与最高峰比较相似,因此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抗红外系统的相关跟踪。  相似文献   

9.
以地面设备为研究背景,分析伪装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介绍数码迷彩伪装国内外现状;分析介绍数码迷彩设计和优化过程,并以地面设备中车厢式车为例,进行数码迷彩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冰  高宇辰  刘贺雄  贺宣 《激光与红外》2019,49(9):1041-1046
迷彩涂层1064 nm激光散射特性对激光探测装备的极限作用距离和军事装备激光隐身性能有显著影响,而目前对涂层材料的激光散射特性的研究大都是针对单一种类涂层。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迷彩涂层由不同颜色组成的特点,通过分别测量不同颜色迷彩涂层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再根据国军标中不同迷彩涂层颜色的面积比例规定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不同种类迷彩涂层的BRDF。以草原夏季型迷彩涂层为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其BRDF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利用五参数经验模型进行参数建模,得到草原夏季型迷彩涂层的参数模型。通过拼接实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对于进一步研究军事装备的涂层材料激光散射特性提供数据依据,为研究类似情况下多种材料复合涂层的激光散射特性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1.
塔型FCM和CIEDE2000的仿造迷彩主色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设计仿造迷彩时准确提取背景的主色,尝试将CIE 2000色差公式CIEDE2000运用于仿造迷彩主色提取的色差计算,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结合塔型模糊c-均值聚类(PFCM)算法提取仿造迷彩主色的新方法.在提取背景主色时,首先为背景图像构造金字塔结构,然后对塔的顶层图像使用FCM聚类算法提取聚类中心,最后以上述类心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对原图像使用FCM聚类算法提取主色.与其他方法相比,该算法运行效率更高,提取背景主色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迷彩斑点颜色的特点,指出人工配色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说明了利用计算机配色软件-colibri对采集的背景颜色进行计算机配色的实施方法及步骤,对所得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获得与背景颜色的光谱反射曲线基本相同的配方的光谱反射曲线,并列出CIE Lab图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基本达到了同谱同色,符合在可见光波段的迷彩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率为0.605~0.935的红外迷彩涂层的表观温度和红外图像以及由高、中、低3种发射率涂料组成的三色红外迷彩的辐射对比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获得了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对于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目标与背景实际温差每升高1 K,辐射对比度|C|增大约0.011,即伪装效能随温差增大而降低;当温差超过±20 K时,三色红外迷彩涂层的平均表观温度与背景表观温度之差大于10 K,即涂层几乎没有红外伪装效能。  相似文献   

14.
迷彩斑点单元形状和尺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目标伪装所面临的侦察威胁,从人眼的分辨率和伪装斑点设计的原则出发,确定伪装斑点设计的基本单元的形状和尺寸,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典型斑点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彩是一项重要的目标防护手段,斑点形状设计是进行迷彩设计的基础。首先自动提取背景图像中的明显斑点,然后分析背景斑点周长、面积、伸长度、矩形度、细长度、分散度等特征的统计特性,最后将长度、矩形度、细长度、分散度作为斑点特征向量对提取出的背景斑点进行HCM聚类分析,进而得到背景典型斑点的特征参数。该方法能得到大样本背景图像斑点特征的统计特征,对自动、定量化的迷彩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RGB Gamma曲线的LED显示图像的色散校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RGB三基色发光二极管(LED)温度特性的测试和分析发现,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每种基色的LED亮度与常温时的亮度相比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且其偏移量不相同,导致了图像白场平衡的失真.为了校正失真,针对每个基色LED提出一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Gamma补偿曲线,使RGB三基色LED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具有相同的亮度偏移值,以保证白场平衡.本文提出的Gamma补偿技术克服了LED的温度特性引起显示屏图像的色彩失真和白场平衡的破坏,使图像的色彩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失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源伪装方法应用较少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人工光照实施伪装,丰富了动态变形伪装方法.首先介绍了伪装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理论分析了光照伪装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实现该方法的条件,确定目标反射率应设置在5%,选择LED灯作为伪装光源;结合迷彩伪装斑点设计原则,以模拟绿色斑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初步掌握了人工光照伪装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18.
The generation of nulls in an antenna pattern by controlling the phase and amplitude of the subarray output signals is investigated. Although the nulls may be formed with any number of subarrays, the subarray configuration and desired null location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distortion in the far-field pattern that results. The distortion problem resulting from subarray nulling is well-known, but little theoretical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distortion. A theoretical and graphical explanation of why the distortion occurs is off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