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武永爱 《辽宁化工》2011,40(9):913-916
以铝矾土和铝酸钙粉为原料,在实验室采用酸溶二步法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PAC),通过实验考查制备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到最佳生产条件:100~110 mL浓度为20%盐酸中,投加氧化铝含量51.22%的铝酸钙粉12 g和氧化铝含量26.50%的铝钒土15 g;最佳温度范围为100~110℃;最佳反应时间在7 h左右。在此工艺参数控制条件下,制备出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的盐基度为83%,氧化铝含量为13.4%,符合GB 15892—2009《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气化渣(CGR)年产量巨大,但综合利用率低,现有堆存与填埋方式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与经济压力,规模化消纳与资源化利用需求迫切。以煤气化渣酸浸液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为目标,考察了铝酸钙粉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酸洗液循环次数对聚合氯化铝产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气化渣酸洗液循环次数达到4次时,液相中铝离子浓度为28 g/L,氧化铝含量可达5. 28%;以该富铝酸液为反应原料,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0 min、铝酸钙粉用量12. 50 g/50 m L时,得到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中氧化铝质量分数为10%~11%,盐基度为44%~50%,且产品中铅、铬、砷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极低,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T 22627—2014中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Al3+浓度和铝酸钙粉用量等对聚合氯化铝产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矸石固体质量与盐酸溶液体积之比(固液比)达到1∶3.5时,煤矸石中氧化铝的溶出率近80%;该固液比下,聚合条件为:铝离子浓度1.5 mol/L,铝酸钙粉用量150 g/L,80℃下聚合120 min,得到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中Al2O3含量10.3%,盐基度65.6%,符合HG/T 2677—2009中的Ⅰ类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耐火黏土和铝酸钙粉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PAC),考察了黏土的活化温度、酸浸时盐酸浓度和温度对Al2O3浸出率的影响及黏土与铝酸钙粉的用量比和熟化时间对PAC絮凝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条件。采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PAC处理焦化厂废水,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为140 mg/L,并与少量PAM混合使用时,废水的色度、浊度、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7%、94.6%、90.0%。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比较了制备聚合硫酸铁(PFS)的两种不同工艺。首先,使用直接氧化法制备PFS,主要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中硫酸亚铁和硫酸的摩尔比对产品盐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从室温增加到70℃,盐基度由7.68%增加到9.34%;当原料摩尔比从2.01增加到4.08,盐基度从8.65%增加到11.91%;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盐基度。其次,使用离子膜电渗析法制备PFS,主要考察电流密度和膜堆构型对产品盐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从0增加到30m A/cm2,盐基度从7.68%显著增加到20.13%;改变膜堆构型不影响PFS的盐基度,但是相比BP-A膜堆构型,BP-A-C膜堆构型可减少过程能耗。最后,从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两方面比较两种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离子膜电渗析法制得的PFS性能优于直接氧化法的产品性能,但生产成本至少高出1.16$/L PFS。  相似文献   

6.
用高岭土合成聚合氯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彪 《应用化工》2010,39(4):565-567
以高岭土为原料,利用盐酸酸溶、聚合过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探索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焙烧温度800℃,原料配比1∶3.5,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60℃对合成工艺的影响,使A l2O3溶出率可达80%左右。用铝酸钠对盐基度进行调整,盐基度可达75%左右,并对其性能与同类产品进行了净水性能考察对比。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达到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所得滤液为原料,通过对其蒸发除钠、碱化聚合等步骤制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首先研究了酸浸液中杂质离子浓度对PAC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去除杂质离子;随后探究了聚合工艺条件(温度、时间、碱化剂添加速度)对PAC盐基度和Al2O3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浸液中Na+浓度小于0.5 mol/L时,制得PAC产品的盐基度和Al2O3含量符合GB/T 22627—2022《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要求;基于NaCl、AlCl3、CaCl2、FeCl3的溶解度差异,可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除钠,将酸浸液中Na+浓度控制在0.5 mol/L以下;蒸发结晶母液再经适宜的聚合条件(聚合温度为80°C、聚合时间为120 min和碱化剂添加速度为8.0 m L/min),可制得符合GB/T 22627—2022品质要求的PAC产品;采用实际酸浸液制得的PAC...  相似文献   

8.
影响聚合铁铝絮凝剂盐基度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氧化铝、碳酸钙、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合铁铝絮凝剂(HF),并探讨了聚合过程中焙烧温度和酸溶时间等因素对絮凝剂盐基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其最佳合成条件:m(氧化铝)∶m(碳酸钙)=3∶2,酸溶时间为2h,m(铝酸钙)∶m(盐酸)=5∶19,焙烧温度为1200℃,FeCl3.6H2O的加入量为焙烧原料的12%。将该产品对化学预热机械浆(CTMP)废水做絮凝实验,得出保持45%左右的盐基度有最佳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低品位铝矾土为原料,通过羟基而架桥聚合,铝酸钙调整盐基度,制备高盐基度聚合氯化铝(PAC)。探讨了通过羟基架桥聚合的机理,铝酸钙调整盐基度的方法。克服了在调整盐基度时形成大量盐类而降低了氧化铝含量,干燥时固体唯以从滚筒剥离的缺点。产品质量符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报批稿要求。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化工》2021,48(18)
针对氧化铁红废水中硫酸根去除难等问题,以化学沉淀法为依据,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氢氧化钙含量、反应时间和pH对沉淀法测硫酸根的干扰,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钙含量、反应时间和pH对去除氧化铁红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含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H影响次,而反应时间影响较小。当氢氧化钙质量为3.3110 g,pH为6,反应时间60 min时,硫酸根的去除率可达80.9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混凝剂的方法,确定酸浸反应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2h,盐酸浓度4mol/L。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最佳优化条件为在碱化度为2,n(Fe)/n(Al)为1:1。混凝剂在投加量为30mg/L(有效含量),pH为6.5~8.0之间时,浊度去除率达91.86%,在同等条件下PAFC明显优于PFC、PAC。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常见的三种絮凝剂(PAC、FeCl3、Al2(SO4)3)对人工配置的含磷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寻找对应最佳处理效果的投药量和pH。结果表明,Al2(SO4)3的最佳投药量为60 mg/L,最佳pH为7.0;FeCl3的最佳投药量为40 mg/L,最佳pH为10.05;PAC投药量为120 mg/L,最佳pH为8.0。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某水厂的两路水源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聚合氯化铝(PAC)与复合聚硫氯化铝(FPAC-3)在不同温度下的絮凝效果.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20℃)PAC絮凝效果比FPAC-3更优;秋冬季(<20℃)陈行原水可继续使用PAC,但将头部原水改为投加FPAC-3可达到强化絮凝的效果.对比分析了冬季条件下几种絮凝剂处理头部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煅烧后的煤矸石酸浸液与炼钙还原渣反应制备聚合氯化铝(PAC)。考察了炼钙还原渣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PAC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向酸浸液中加入一定量炼钙还原渣,在95 ℃下反应4 h,便可得到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为28.1%、盐基度为68.9%的固体PAC,符合GB/T 22627—2014《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谦  翁启池 《应用化工》2009,38(8):1142-1145
以柠檬酸和正辛醇为原料,采用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A l2O3,SO42-/Fe2O3/A l2O3,SO42-/ZrO2/A l2O3,SO42-/SnO2/A l2O3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辛酯(TOC),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A l2O3催化合成TOC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3.0%,醇酸比为1∶6,酯化率可达97.5%。  相似文献   

16.
沉淀法由Fe(NO3)3、Al(NO3)3、Zn(Ac)2、ZrOCl2和H2 SO4制备SO42-/Fe2O3/Al2O3/ZnO/ZrO2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研究了醇酮摩尔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苯乙酮)∶n(乙二醇)=1∶1.2,苯乙酮物质的量为0.2 mol,催化剂的量是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带水剂甲苯20 mL,100~120℃回流反应60 min的条件下,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达98.8%.  相似文献   

17.
以Na2CO3、MgO、Ca(OH)2为固硫剂,Fe2O3、Al2O3、La2O3为添加剂,对高有机硫煤的燃烧进行固硫研究,探讨固硫剂类型及用量、添加剂类型及用量、煤样粒度、固硫温度等关键因素对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a(OH)2为固硫剂、La2O3为添加剂,在煤样粒度为0.25mm、Ca(OH)2的用量为固硫煤样质量的10%、La2O3的用量为固硫煤样质量的1.0%、固硫温度为800℃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高有机硫煤燃烧的固硫率为81.67%。  相似文献   

18.
区军  黎铉海  潘柳萍  吕志伟 《广东化工》2011,38(2):25-26,72
以铟生产厂含Al2O3为3.69%的AlCl3废液为原料,采用直接中和法制备含钠的聚合氯化铝(PAC)溶液,研究了制备PAC的优化工艺条件、各因素对PAC性能和在处理蔗渣造纸中段废水时混凝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H和熟化时间足主要影响因素,制备PAC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为3.0,反应温度为70℃,搅拌反应时间为...  相似文献   

19.
用硫酸铁、硫酸铝及硅酸钠制备了聚硅酸铝铁(PSAF),并研究了其作为絮凝剂对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硅酸铝铁对皂素废水的CODCr和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聚硅酸铝铁的投加量、pH、搅拌时间对CODCr和色度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分析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聚硅酸铝铁投加量为20mL.L-1,pH值为8,搅拌时间为45min,此时,CODCr的脱除率为68.76%,色度的脱除率为97.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