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磨细矿渣对路用混凝土抗磨蚀性能的影响,借助研发的混凝土磨蚀测试平台,测试了不同水胶比和矿渣用量的矿渣混凝土在28d、56d和90d的质量损失率,并分析了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的力学特性是减小磨损的高效的方法;随着水胶比的增加,矿渣混凝土的抗磨蚀能力逐渐下降;水胶比为0.35的混凝土,矿渣含量在45%时磨损最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及不同代砂率条件下,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并且在120 d龄期后明显变慢;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粒化高炉矿渣代砂混凝土前期收缩速率小于或接近普通混凝土,后期逐渐超越普通混凝土,且通过曲线拟合预测可知其最终干燥收缩值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当粒化高炉矿渣代砂率相同时,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最终收缩值也越小。  相似文献   

3.
李斌 《福建建材》2011,(3):3-5,35
本文重点讨论了混凝土自收缩的定义、形成机理及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探讨了混凝土自收缩与水胶比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低水胶比的混凝土自收缩在早期发展得较快,且混凝土自收缩随着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大;掺磨细矿渣会增大混凝土的自收缩,而石灰石粉会抑制混凝土的自收缩。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水胶比、激发剂种类、碱当量不同情况下的碱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碱激发矿渣混凝土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干缩大,其干缩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水玻璃激发的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干缩率最大;随碱当量增大,碱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干缩逐渐增大;采用水玻璃作为激发剂,碱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干缩率随水玻璃模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收缩试验装置测试了C50箱梁混凝土的凝缩、早期(1d)自收缩、长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系统研究了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及减水剂掺量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低收缩混凝土的制备要点.研究表明:减小水胶比,C50箱梁混凝土凝缩和干燥收缩减小,但自收缩增大;减小砂率和单位用水量均可显著减小混凝土的凝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优化石子级配和适当减小拌和物流动性可显著改善箱梁混凝土的抗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6.
矿渣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川  杨长辉  吴芳  陈科 《混凝土》2002,(11):45-48
在试验室控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矿渣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在4000cm^2/g左右的矿渣掺入混凝土后对塑性收缩裂缝影响不明显,水胶比在0.36及以上时,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在塑性阶段较易开裂,水胶比在0.36以下时,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对塑性收缩裂缝具有抑制作用,试验同时测试了新拌混凝土的水分损失。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SAP)作为内养护材料对碱矿渣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预吸水SAP可引起强度下降,下降幅度随着附加水胶比的增加而增大;SAP可大幅降低碱矿渣水泥砂浆的自收缩,但对绝对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小,甚至可能会使其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胶比条件下,NaOH预处理方式和橡胶掺量对混凝土吸水性、干燥收缩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处理橡胶,掺入NaOH改性橡胶的混凝土具有更低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且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此外,NaOH预处理橡胶对高水胶比混凝土提升效果优于低水胶比混凝土,这意味着改性橡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取决于水胶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浆体体积含量、复掺硅灰与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自干燥效应引起的自身相对湿度(autogenous relative humidity,ARH)变化与自收缩(atuogenous shrinkage,AS)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ARH变化与AS的主要因素。随水胶比的降低,混凝土ARH变化与AS越大。混凝土中浆体体积含量越高,自干燥效应引起的ARH变化与AS越大。复掺硅灰与磨细矿渣粉使得混凝土后期的ARH变化与AS比基准混凝土大。不同水胶比、浆体体积含量以及复掺硅灰与磨细矿渣粉混凝土的ARH变化与相应的AS大小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S95矿渣代替部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用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高性能、低密度硅酸盐水泥-碱矿渣泡沫混凝土。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激发剂掺量对矿渣活性的激发作用及硅酸盐水泥与碱矿渣掺配比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并计算比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激发剂掺量为6%时对矿渣活性的激发作用最好;水胶比为0. 46,S95矿渣最佳掺量在40%~50%之间,制得的泡沫混凝土比强度较大,该配比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3.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19.
材料性能的随机场特性参数的检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议根据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描述材料随机场性质,提出用曲线拟合方法检定随机场特性的分析模型参数。经过实例分析,指出指数余弦式模型的现实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