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琥珀酰化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  刘雯  江连洲  刘琪  刘珊 《中国油脂》2012,37(2):14-18
为了提高大豆水酶法的总油提取率,减少乳状液的形成,采用琥珀酸酐对酶解过程中的水解液进行酰化改性。研究了加酶量、液料比、琥珀酸酐添加量、酶解时间和改性时间对总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5 660 U/g,液料比6.34∶1,琥珀酸酐添加量2.95%,酶解时间2.53 h,改性时间2.48 h。在该条件下,总油提取率为(94.49±0.98)%。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是大豆水酶法的主要副产物,提高大豆蛋白提取率对于更好地实现大豆水酶法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通过将琥珀酰化与水酶法相结合,研究了加酶量、液料比、琥珀酸酐添加量、酶解时间和改性时间对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最佳改性工艺参数:加酶量为2.24%,液料比为5.25∶1,琥珀酸酐添加量为5.13%,酶解时间为3.21 h,改性时间为1.64 h。在此条件下的总蛋白提取率为93.01%,多肽提取率为66.02%,与改性前相比分别提高了4.37%和23.46%。  相似文献   

3.
以总人参皂苷的含量为响应值,考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人参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为基础,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人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3.4 (g/mL),酶解时间为55 min,超声时间为25 min时总人参皂苷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大鲵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蛋白酶为实验用酶;采用中心组合实验(CCD)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酶解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w/w),酶添加量为6800 U/g,p H5.8,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30 min,在优化条件下大鲵油提取率为93.52%。对水酶法提取的大鲵油进行理化、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粗制大鲵油产品质量达到SC/T3502-2000二级粗鱼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大黄鱼内脏鱼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不同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和pH值对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对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3000 U/g、酶解温度50℃、料液比1:6 g/mL、pH值8,在此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63.8±0.57)%。  相似文献   

6.
摸索鹿角盘提取条件,优化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水提法和酶解法对鹿角盘提取率的影响。水提法:料液比1︰25 (g/mL), 100℃煎煮6 h,提取率为28.11%。单酶酶解法:胃蛋白酶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p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4 h,提取率为22.39%;胰蛋白酶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 pH 8.0,加酶量4%,酶解温度55℃,酶解6 h,提取率为20.99%。复合酶解酶解工艺:先胃蛋白酶,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pH 1.8,加酶量1%,酶解温度37℃,酶解12 h;后胰蛋白酶,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 pH 8.0,加酶量0.4%,酶解温度37℃,酶解2 h,提取率可达31.84%。按照复合酶解工艺,对水提法最佳条件下提取后的鹿角霜进行复合酶解,提取率仅为1.33%。利用水提和酶解的方法筛选出鹿角盘的最优提取条件,制备工艺合理。由结果看出,两个方法中得到的提取率差异不明显。复合酶解得到的提取物种类和含量多于水提法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7.
胰蛋白酶法提取草鱼内脏鱼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娜  刘学军 《食品科学》2013,34(2):110-113
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法从草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胰蛋白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酶解pH8、酶添加量1.65%、料液比1:0.87(m/m)、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鱼油提取率为70.16%。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质量良好的纯化燕麦蛋白产品,采用碱酶两步法制备燕麦蛋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利用凯氏定氮法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在液料比、温度、pH、提取时间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立碱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液料比1:12(V:w),pH 9.6,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46.73%,纯度69.75%.进一步用α-淀粉酶对燕麦蛋白进行纯化,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60 U/g,pH 6.0,温度50℃,时间30 min,蛋白质提取率58.57%,纯度86.65%.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以始兴黄精为原料,纯净水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黄精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黄精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最佳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6%、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55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黄精多糖的提取率为25.63%。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水酶法提取松子蛋白的酶解工艺。选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作为水解酶,以总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影响实验的因素依次为加酶量>酶解温度>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确定最佳的酶解参数为:加酶量1.9%,温度55℃,酶解时间2.2h,料液比1∶5,pH8.8,此时总蛋白提取率为87.92%。  相似文献   

11.
水酶法提取榛子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榛子仁为原料,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进而提取榛子蛋白。以榛子仁总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2.0%、温度55℃、酶解时间2.5h、料水比1:5(g/mL)、pH8.9。由F检验可得因素贡献率为x1>x2>x4>x5>x3,即加酶量>酶解温度>料液比>酶解pH值>酶解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李新华  富艳鑫  郑煜焱 《食品科学》2010,31(22):251-254
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法和酶法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酶用量、时间和温度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45℃,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57.8%。酶法最佳提取工艺为酶用量2%(E/S)、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0℃,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38.4%。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风味良好的海参肠调味料产品,该研究以海参肠为原料,采用酶解方法和Plastein反应修饰的方法,获得味道鲜美的调味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比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这5种蛋白酶对海参肠的酶解效果,通过单因素探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采用Plastein反应对酶解产物进行脱腥处理,以游离氨基酸减少量和脱腥率为指标,考察Plastein反应过程中酶的种类、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时间和温度对脱腥结果产生的影响。经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后,获得Plastein反应最佳脱腥工艺。最后对最终产品进行游离氨基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8(g/mL),加酶量0.5%,温度50℃,时间4 h,此条件下酶解产物鲜味浓郁,但略有腥味。最佳脱腥工艺为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40%,底物浓度20%,温度57℃,时间100 min,所得调味料味道鲜美,无腥臭味道。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经过Plastein反应后,必需氨基酸从反应前的45.67%增加到46.88%,6种呈味氨基酸(Gly、Ala、Asp、Thr、Ser和Glu)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5.77%,脱腥后的修饰物有一定的海鲜风味。  相似文献   

14.
微碱条件生物酶法提取鱿鱼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法提取鱼油,分别从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不同因素研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4h、酶量(E/S)900u/g、固液比1:0、pH8、温度为50℃,此工艺的鱼油提取率达到65.68%。鱼油酸值为14.8mg/g,其余理化指标均达到SC/T3502-2000精制鱼油二级标准。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7%,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19%、28.71%。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松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松子仁进行水解,提取松子油,试验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和酶解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上述影响因素中,酶解温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依次为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本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97%,温度51℃,时间3.0 h,料水比1∶5,pH 8.4,松子总油提取率可达89.12%。测定松子油的5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3.89%,硬脂酸1.53%,油酸19.44%,亚油酸50.09%,亚麻酸0.58%。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杨  江连洲  隋晓楠  王辰  王中江  刘雯 《食品科学》2011,32(14):130-133
采用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水解酶选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酶采用纤维酶、半纤维酶、果胶酶。得出最优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6(g/mL)、纤维素酶添加量0.64%、半纤维素酶添加量0.56%、酶解pH5、酶解温度37℃条件下水解0.75h后,再利用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pH9.26、水解3.6h。经过验证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总蛋白提取率可达到极大值即85.78%。经过复合酶酶解预处理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的总蛋白提取率提高了近10%,其原因经分析是经过复合酶酶解处理的豆粉其细胞结构充分破坏,使得酶的作用位点暴露更有利于蛋白酶的作用,具体的机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带皮豆渣为原料,分别通过正交实验、Box-Behnken实验方法对改性大豆纤维粉制备工艺中的脱腥、酶法改性工序进行参数优化,确定的脱腥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0min,pH5.0;采用纤维素酶进行酶法改性工艺参数为:酶浓度1.57%,酶解时间3.02h,酶解温度50.35℃,酶解pH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