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金针菇、香菇、杏鲍菇三种常见食用菌按照不同的料液比以及不同时间进行沸水杀青,探究程食用菌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杀青时间且料液比为1∶5(g/m L)时;相同料液比内且杀青时间为6min时,食用菌杀青水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最少。三种食用菌在不同的料液比经沸水杀青处理后其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还原糖和蛋白质是香菇杏鲍菇金针菇;VC是金针菇香菇杏鲍菇;总氨基酸是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在不同的杀青时间里,三种食用菌经沸水杀青处理后其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还原糖是香菇杏鲍菇金针菇;蛋白质是杏鲍菇香菇金针菇;VC是金针菇香菇杏鲍菇;总氨基酸是香菇金针菇杏鲍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同种第一湖、第二潮、第三湖的金针菇进行水分、灰分、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总糖、高分子多糖等营养成分分析,以及分子质量的测定,对生产和食用提供一定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eyelopropene,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进行保鲜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金针菇的主要品质指标以探讨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延缓金针菇开伞、保持细胞膜完整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略优于纳米包装,而纳米包装抑制金针菇腐烂及质量损失的效果优于1-MCP处理;在延缓褐变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方面,1-MCP处理和纳米包装的效果无明显差异。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较好地保持了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减缓了金针菇的劣变,延长了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金针菇的药理作用,并对金针菇的加工工艺作了概述。金针菇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用于相关功能食品和药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速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速冻金针菇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金针菇原料的护色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速冻可以最好地保持金针菇的原有新鲜状态、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因此倍受国内外消费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即食型脱水金针菇粗多糖、粗蛋白、粗纤维、氨基酸成分和黄酮含量,探究不同漂烫工艺对即食型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波漂烫和传统漂烫均会使金针菇粗多糖、粗蛋白、粗纤维和黄酮含量出现显著性下降;采用光波漂烫对金针菇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明显;传统漂烫使金针菇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金针菇脯加工过程中的热烫、硬化、糖煮、烘干等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95℃的热水中漂烫1.5 min,金针菇保藏时间变长且没有了不好的气味;选用0.5%葡萄糖酸内酯溶液浸泡金针菇3 h,使金针菇在糖煮中更加耐煮,柔软有韧性;用65%糖液,1.0%柠檬酸,熬制45 min,金针菇脯酸甜可口,金黄透亮;在55℃的温度下烘干7 h,金针菇脯饱满不黏手。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含有蛋白、多糖、挥发性物质等多种成分.本文对金针菇作为食品添加剂、医药用品的应用以及金针菇中所含有的锌、碘、硒等元素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金针菇作为食品和医药用品的开发方向,对金针菇食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酒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金针菇、糖为主要原料,用发酵法生产金针菇酒。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浆液10%,糖22%,柠檬酸1.5%,酵母1.2%,温度29℃,发酵4d,可生产得到风味独特、酒体醇厚、营养丰富的金针菇酒。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挂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挂面厂的碎面条作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丝发满后进行抽提、打浆、和面制作金针菇挂面,既提高了营养成分,又成为保健食品中的新品种。该产品工艺简便易行、投资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以木瓜、金针菇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功能性复合饮料,试验首先确定了木瓜金针菇原料液最佳配比和稳定剂,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风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木瓜金针菇体积比为1∶1,稳定剂选择卡拉胶时,复合饮料品质最好。木瓜金针菇最佳风味配方为木瓜金针菇混合浸提液60%、蔗糖10%、柠檬酸0.20%、卡拉胶0.20%。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汁酸奶的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金针菇汁酸奶在发酵及贮藏过程中的pH值、滴定酸度、乳酸含量、丁二酮含量和乳酸菌总数的变化以及金针菇汁酸奶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菇汁添加量为10%以上时,酸奶凝乳时间缩短,凝乳效果好于对照样;发酵过程中,添加菇汁的酸奶的pH值下降的速度、滴定酸度、乳酸及丁二酮增加的速度大于对照样,最终乳酸的含量趋于一致,而丁二酮的含量则是菇汁添加量越大,发酵结束时的含量也越大;菇汁添加量为10%以上时,酸奶在贮藏过程中,滴定酸度增加比较缓慢,乳酸菌总数下降较少;菇汁添加量10%的酸奶的氨基酸含量超过对照样12%.说明菇汁的添加促进了乳酸菌的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酸奶的后酸化,金针菇汁酸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发酵金针菇香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将液态深层发酵获得的金针菇菌丝体发酵液与传统香肠生产主要原料适当配比制作香肠,通过对组织形态、口感风味、香味、色泽等感官指标评定,得出最佳配方为金针菇发酵液添加量为25%,肥瘦比3∶7(100kg肉计),食盐2%,白糖1.5%及其他辅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臭氧气体处理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用白色金针菇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5个浓度的臭氧气体处理金针菇,然后在低温(4℃)条件下贮藏,并测定贮藏期间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比较不同臭氧气体浓度处理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臭氧浓度为16.6 mg/L处理过的金针菇保鲜效果最好,臭氧处理有效地保持了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保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控制了MDA含量的上升,抑制了PPO活性的增加,并能保持较高的POD活性,有效减缓了金针菇的衰老速度。  相似文献   

15.
以金针菇、蓝莓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魔芋胶和卡拉胶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金针菇蓝莓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与蓝莓混合汁比例为4∶1,添加量为30%,白砂糖15%,柠檬酸0.15%,复合凝胶剂为0.7%,即制得玫红色,半透明,形态美观,酸甜适口,富有混合汁风味的果冻。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子实体多糖分离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为样品30倍,80℃浸提1h,醇析乙醇终浓度为60%~70%,蛋白质去除为氯仿/正丁醇(V/V),氯仿+正丁醇/样品(V/V)分别为1∶0.2和1∶0.24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菇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蕊  郑淑彦  桑兰  侯波  刘蓓  高观世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00-302,311
采用碱性提取法从金针菇菇脚中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液料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L/g、NaOH质量浓度0.5g/100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11.4%,所得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495g/g,溶胀性为55.55mL/g。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沿用常规的食用菌生产方式,产量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本课题采用了培养料微波杀菌;全封闭半自动转盘式接种机,脉冲亚紫外光的制备及运用于诱发子实体原基,栽培过程中的温湿度闭环自动控制,高频高压及高压静电技术净化培养室空气等新技术,使金针菇生产提高工效十倍以上,染菌率减少到2%以下,生物效益达100%,出菇整齐,健壮,商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蘑菇中含有麦角硫因等天然抗氧化物质,选取金针菇作为原料,利用醇提取法获得富含麦角硫因的金针菇提取物,将其添加到猪肉糜中(6 g/kg),冷冻贮藏12周后,通过测定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核苷酸和感官评价等指标来评价金针菇提取物对冷冻肉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提取物的麦角硫因含量为15.29 mg/g。在冷冻贮藏的第0、1、4、8和12周,添加金针菇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肉糜的pH(P<0.05);显著减缓了猪肉糜的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P<0.05);显著提高了冷冻肉糜的IMP和AMP含量(P<0.05),表明添加金针菇提取物可以抑制氧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鲜味物质的含量,并抑制苦味物质的生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金针菇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冻肉糜的风味、滋味、嫩度及整体可接受性。以上结果表明,添加富含麦角硫因的金针菇提取物可以有效延缓猪肉糜冷冻过程中的氧化变质,增强猪肉糜的鲜味,提高猪肉糜的感官品质。因此,它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肉类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