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超声波技术对于工业中的许多物位测量应用来说是一种通用而友好的技术,因此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超声波属于机械波,用于仪表之中必须实现电-声,声-电的变换,并且声-电变换之后所得信号是仪表接收到的超声波测距信号,所以对于该信号的接收与处理是实现超声波测距的基本条件.针对工业物位测量中所使用的现场仪表为基础,利用超声波测距系统研制了一种基于超低功耗处理器芯片EFM32G232F128的二线制现场仪表——超声波物位计,通过该仪表实现对工业现场物位、液位等的精确测量并进行了详细设计与论证,包括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变送器的硬件设计、软件算法、以及整机功能与全性能实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对电测仪表测量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影响电测仪表准确度的各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功率、电压和电流测量的准确度,本文研究了影响电测仪表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并提出了提高电测仪表准确度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曹红  王耀庭 《中小型电机》2001,28(4):59-60,69
本文介绍由Interl 80C196KB/KC实现的多功能电参数参量仪表的设计。该仪表采用新颖的方法,能实现单相和三相交流电压、电流真有效值、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量、电机转速和转矩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电测仪表微机检定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的“电测量仪表微机检定管理系统”具有较齐全的表计检定和计量管理功能,能解决包括指针仪表、直流电桥及电测量变送器等电测量仪表的自动检定,并能对测试仪表、仪器台账实现微机管理,适应了生产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校准的定义出发,引申出了仪器仪表自校准的概念,并对自校准实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校准设计过程中几个关键点,以及这些关键点对自校准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对电测仪表和电流源、电压源仪器自校准实现方法的分析,进行一步阐述了自校准仪器仪表的“自校准”机理.最后指出,随着SI单位基准的物理常数化,电测仪表自建参考基准将成为可能,从而真正实现仪器仪表的自动精确校准.  相似文献   

6.
1交流380/220V集中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图1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低压380/220V交流传统集中供配电系统图.系统的供配电设备原则上放置在层楼的底层.它有2个市电、机组电供电转换控制屏,屏上设有市电、机组电供电、断电的电动操作按钮、三相市电或机组电的电压测量仪表和转换开关、三相市电或机组电总电流的测量仪表和转换开关,有市电和机组电的频率、功率、电度、功率因数的测量仪表以及来电、供电指示灯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指针式电测仪表检定效率低、系统工作方式落后等问题,以机器视觉技术和Labview作为开发工具,开发指针式电测仪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系统分为多功能标准源、机器视觉系统、软件设计三部分,实现了指针式电测仪表的全自动校验,并增加了不确定度自动评定功能,具有测试速度快,操作简单、量值传递更加准确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位差计进行补偿法检验电测仪表,不但操作麻烦,而且记录、计算误差、填写检验记录和检验证书费工费时。研制的电测仪表微机在线检验系统实现了原始数据的自动读取、处理、存储、打印,即使电源间断也不影响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9.
信息     
生活能源网(http:www.life-demands.com)(仪表王国)是定位于水、电、气、热计量与抄收领域的专业网站,网站的主管单位是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全国电工仪器仪表生产力促进中心,依托主管单位的行业优势,积极为计量仪表企业提供技术、产品、经济、人才、政策信息,为企业进行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电测与仪表》网站(http:www.emimag.com)是《电测与仪表》期刊的电子版,主要以报道《电测与仪表》杂志最新的文章,最新的行业动态、在线投稿。本网站愿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传递与交流的园地。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http:www.tc104.org)和双月刊,每期…  相似文献   

10.
电测指示仪表的性能、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通过利用条形码技术和RS232串行接口技术实现电测指示仪表检定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潘清甫 《华中电力》2010,23(5):47-51
电力系统发电机用三相发电,向用户以三相送电,大容量电动机用三相电源产生旋转磁场而做功。三相之间排列有固定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相的"序"。有正序、负序、零序,传统表示是几何方法。从事电力系统现场工作已经五十余年,20世纪50年代在衡阳工作,碰到湖南省湘南电力系统因相序紊乱而引起不少的事故,经数年努力才得到实施纠正。对此加以总结,用代数的方法表示相序。进一步的推导谐波与相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对电力系统的相序的基本看法,随后用这个方法指导了不少的工作实践,证明它是切实可行的,但这种构思纯属个人的工作方法,故名为《电力系统相序说》。  相似文献   

12.
于成公  李禾 《变压器》1999,36(11):18-21
对三相干式电力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线路、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线路,并对三相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时单相和三相供电各有关部门电压进行比较,证明三相变夺器局部放电测量不能用单相电源供电,应按标准三相供电。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任意三相对称负载,都能找到相应的裂相电路,使它从单相交流电源获得三相对称交流电压。本文证明了负载性质与裂相电路(形式)的关系,裂相电路元件参数与负载参数的关系;推导出裂相电路总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的关系,裂相电路总功率因数与负载功率因数的关系;得出裂相电路还可以全面改善负载功率因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电子化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同步振荡和谐波失稳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新型微电网更多地表现出负阻抗性、低惯性、负阻尼性和能量的双向流动性。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信号的电磁时间尺度相角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电磁时间尺度电力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系统相角与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的内在联系得到电力变换器的相角稳定性指标;然后,建立了电力变换器的闭环传递函数并通过特征值分析得到相角稳定域;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的微电网电磁时间尺度相角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网移相器可以有效均衡电网潮流分布,提升供电能力。为掌握移相器参与电网潮流调节的暂态特性,文中首先分析了移相器的结构特点以及调节电网潮流的原理;然后,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平台建立了双芯对称型移相器的详细电磁暂态模型,分析了串、并联变压器在潮流控制中的具体作用,并分别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研究了电网潮流分布情况以及移相器的暂态控制特性,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移相器模型可有效控制电网的潮流分布;最后,总结了移相器在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实际电网为例,分析了移相器通过均衡线路潮流分布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的可行性,为潮流控制技术在我国电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而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为此,首先分析了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然后利用 PSCAD/EMTDC软件对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不同的相序排列方式进行了仿真研究;搭建了基于Multiple-Run模块的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最优相序筛选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不同目标函数下的最优相序。最后以广东揭阳电网某220 kV和50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为例,利用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推荐了最优相序改造方案;该方案已被采纳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压大功率测量中正确判断相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压大功率测量中,由于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对应相序错误,使功率测量结果不正确。本文介绍用S2-WD三相功率变送器正确判断了并进行功率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自适应的无功功率混合补偿方式。针对负荷随机变化三相负载可能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在以单相负荷为主的低压供配电系统中采用先三相共补,再分相动态补偿。工程应用表明,该补偿方式可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9.
振荡中故障选相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实用的选相元件在系统振荡时可能会误选相,有必要研究能适用于振荡时的选相方案。分析了振荡中再故障时故障回路测量阻抗不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振荡的新型选相元件。该元件结合常规的零、负序故障分量分区和阻抗值比较方法,采用阻抗变化率的判别从可能的故障类型中识别出真正的故障回路,解决了系统振荡时选择性和速动性之间的矛盾。理论分析和EMTP数字仿真计算表明,新的选相方案在性能上较常规选相方案有明显的改善,可以完全克服阻抗法故障识别在振荡中选相的失配问题,并且该方案原理简单,动作可靠,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型四相输电方式与三相变四相变压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分析了四相输电的主要优点。论述了四相输电中的关键设备三相变四相变压器接线原理及电磁变换关系,为新型四相输电方式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