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在冀东油田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东油田广泛应用注水工艺,注水井作业较为频繁。在注水井作业前,要停注待作业井及周围注水井,然后放压,待井口压力降至0.5-1Mpa左右,采用压井的方式以达到作业的条件。为了减少水井停注次数,缩短作业周期,避免放喷降低地层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引进了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可降低水井维护费用,减轻对油气层的伤害及对地面的污染,缩短作业周期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高压注水井和压裂后自喷油井约有2 700口,常规作业存在溢流长期放不尽,污染油层等问题,为此,油田开展了油水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攻关,开发了不压井作业设备,与系列化管柱堵塞工具,成功解决了作业过程中油层污染和放溢流的问题。截止2014年5月,该项技术共在胜利油田应用3 000余井次,增油60多万吨,增加注水600多万方,提高生产时率3.4%,提高注水时率4.2%,本文着重对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必要性、不压井作业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论述,并提出下一步技术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油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高压注水井,常规方法通常是采用高密度压井液压井或是采用放喷溢流方法将井筒压力降低后再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成本高、时间长;同时,压井作业还会污染地下储层,堵塞地下流体通道,影响流量和注水效果.如果采用放喷溢流降压,则会破坏地层能量平衡,造成地面污染.因此,油田现场迫切需要研究完善及推广的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工程师法压井是一种常规压井方法。在此压井过程中的套压变化及其大小带会受到侵入井内溢流的类型、压井方法、溢流体积、压井泥浆密度以及井眼及钻柱几何尺寸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溢流类型、溢流体积、压井泥浆密度这三个方面对压井套压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致密储层由于其低孔低渗特征,需要使用大规模的体积压裂技术以增加产量.在大量的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注入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流,常规的压井液很难控制溢流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大规模体积压裂井回流加砂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加砂压井的可行性,优化了加砂压井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加砂压井砂砾极限目数为80目(0.180 mm),采用中心管法后可增至260目(0.066 mm),并且出口速度降至0.15 m·s-1,使在高溢流速度下加砂压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田注水已经成为油田稳产、增产的主要措施,注水井冲检施工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足够的地层能量,注水井带压作业已被各油田广泛认可并推广,注水井带压作业解封时,因油管被堵塞器堵死,造成带压解封困难。  相似文献   

7.
艾池  高见  冯福平  黄芮  郑惠峰  王远航 《当代化工》2016,(12):2845-2847
针对注水后低渗裂缝性储层地层压力和注水井泄压时间难以确定,影响调整井安全钻井的问题。结合低渗裂缝储层渗流特点,运用变形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建立泄压后储层动态地层压力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关井泄压和溢流泄压方式下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随泄压时间变化规律。应用预测泄压过程中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泄压方式注水井的钻关时间,制定注水井的钻关方案。研究表明,泄压区内裂缝连通低压处起提高泄压效率的作用;关井和溢流泄压过程,注水井井底压力不应作为衡量待钻点处地层压力的指标;应用对泄压区地层压力预测指导注水井进行钻关,满足安全调整井钻井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水压井的特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给出了计算深水动力压井法的最大最小排量计算公式,详细研究了深水各种因素对动力压井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管线长度对压井排量的影响非常大,节流管线长度越长初始压井排量越大;节流管线的内径是影响节流管线摩阻的关键因素,内径越大所需排量越大;井径越小,动力压井效果越好。当井径大于25 cm后,井径尺寸的变化对初始压井排量影响微弱;不压漏地层的前提下,压井液密度越高,所需的压井排量越小;溢流量越多,所需压井排量越大,在本文条件下当溢流量超过8 m3时,动力压井无论多大流量都不能完成压井操作。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压井过程中,工程师法运用比较广泛。但在实际操作中总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理论计算和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出入。浩X井在目的层钻遇高压油气层,施工过程中进行一次循环法(工程师法)压井成功,压井过程极为顺利,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浩X井发生溢流开始,对工程师法在该井压井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将理论计算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工程师法压井在井控过程中的理论实践,对具有相似情况的同类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注水井作业时因井下存在压力,易发生溢流、污水落地等现象,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油田环保作业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环保作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安全清洁作业,实现注水井作业防喷及二次作业防喷的目的,开展注水井作业防喷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注水方式开发,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注水井检修越来越频繁。由于油层渗透率低,普遍采用超前注水,导致部分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油层压力恢复速度缓慢。对于高压注水井,常规方法是先放喷溢流待压力符合施工条件(0.5MPa以下)再进行作业,该方法存在着占井时间长、放空水量大、破坏注采平衡、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等众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注水井带压作业技术原理、工艺研究及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配套关键工具的研发与试验。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注水井作业的主体技术,并逐步规模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钻关井泄压均采取放溢流泄压方法进行泄压,但受环保等因素限制,该区块主要采取关井自然泄压。为了寻找适合低渗透油层的钻关方法,尽量减少钻关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整个钻关期间,根据钻关井压降时间、压力变化、溢流量情况及油水井的地层发育和连通关系等因素分析,积极探索新的、适用于外围低渗透油田的钻关泄压方法,有效缩短钻关周期,保证钻井进度,同时使加密井区及时恢复注水,延缓老井产能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钻关井泄压均采取放溢流泄压方法进行泄压,但受环保等因素限制,该区块主要采取关井自然泄压.为了寻找适合低渗透油层的钻关方法,尽量减少钻关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整个钻关期间,根据钻关井压降时间、压力变化、溢流量情况及油水井的地层发育和连通关系等因素分析,积极探索新的、适用于外围低渗透油田的钻关泄压方法,有效缩短钻关周期,保证钻井进度,同时使加密井区及时恢复注水,延缓老井产能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14.
长庆安塞油田属典型的超低渗油藏,虽然原始地层压力不算高,但由于开发方案的需要,先期注水比较普遍,这给后续钻井施工带来了一定的井控风险。二零一二年采油一厂产能建设钻井施工中,安塞王尧、王南沟及侯市区块先后有十三口井发生溢流或井涌,从压井总体情况来看,井队处理溢流或井涌的手段单一,处理时间长且成本较高,而且关键环节存在致命的漏洞,有两口井由于处理措施不当,无法实现有效压井而最终填井,给甲乙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有效解决井队存在的井控难题,本文根据井队,特别是市场化队伍目前的现状,进一步对现有的井控技术及操作习惯进行完善,使井控技术变得更加简捷、实用、有效及更具操作性,提高压井效率,降低压井成本及施工井控风险。  相似文献   

15.
针对间喷井或补孔后有溢流井,一般都采取压井作业。在压井作业中,洗井液易进入地层造成油层的污染和损害。采取不压井作业是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压井作业一方面可以省去用于压井作业的压井液及其处理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油气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油气层的产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地下的油气资源。文南油田目前研制应用的防喷泵工艺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小井眼钻井早期溢流监测方法,并以海上PB地区为例,进行了小井眼波动压力分析,对小井眼压井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PB地区油藏埋深较深,钻杆内水力摩阻较大,导致地面泵压较大,不适合采用动态压井法压井,提出PB地区可采用工程师法进行压井作业,研究成果可为小井眼井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田,油田注水作为有效的开发手段被广泛应用。带压修井可有效减少污水排放、修井时间。作为注水井带压修井的核心,带压管柱堵塞存在着诸多难题,也决定着带压作业的成败。CQ-QS型电缆桥塞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丢手式油管堵塞器堵塞定位不准确、密封效果差、易移位等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CQ-QS型电缆桥塞在注水井带压修井中的应用方法和实例,对丰富带压修井封堵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里格气田压井难度大、易发生漏失、底部封隔器承受压差大、管柱锚定难度大等难题,严重影响了苏里格气田老井的开发利用。为迫切的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工程地质特征与测试现状,从低产井查层补孔工艺的压井技术、管柱设计等环节出发,对低产井堵漏压井技术、液压封隔器密封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低产井查层补孔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绒囊压井液"一核二层三膜"的堵漏压井技术、底部封隔器双向锚瓦卡封、加长水力锚的优选改进、三低气田储层改造的测试管柱等。研究成果在苏里格气田查层补孔井中推广应用3井次(苏x-11-4井、苏x-20-5井、桃x-12-18x),成功率100%,为苏里格地区三低气井安全、高效的测试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钻井过程中钻遇异常高压地层是发生溢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井在古近系吉迪克组钻遇高压盐水层发生溢流,经过三次节流循环压井成功,但开井活动钻具时发现钻具已卡死。处理卡钻事故未果决定侧钻,因水泥塞强度不够、钻井液性能维护困难、井径不规则等情况导致第一次侧钻不成功,经过近3个月的侧钻,事故解除。本文详细分析了本井高压盐水溢流、卡钻事故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对以后发生类似的高压盐水层溢流井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水地区2013~2015年钻井发生溢流46起,溢流占钻井总口数的11.8%,属于井控险情高发区域。部分井关井套压高、溢流物中含油气或有毒有害气体,同时该地区目的层易漏失,井控险情处置难度大、风险高。为解决该地区溢流压井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2015年在该地区16口井中进行了控压钻进。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控压钻进技术应用分析,形成了控压钻进设备配套模式、溢流控压钻进处置工艺流程、控压钻进参数规范及技术措施,通过应用分析,认为:在该地区进行控压钻进能够有效的解决溢流压井过程中的井漏等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能够减少溢流压井处置时间和处置费用,与其它溢流井相比,控压钻进溢流处置时间缩短7小时/口;本文对今后控压钻进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