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使用热压烧结和低温电镀金刚石锯锯切大理石、花岗石及辉绿岩的实验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锯条类型、石材材性、锯切参数对锯切加工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对影响锯切加工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对于石板材锯切生产中合理地选择锯切条件、工艺及改进锯切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破岩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材料的微观硬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数学描述 ,建立随机性锯切力模型 ,提出了随机性锯切力计算公式 ,用花岗岩锯切实验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锯切参数选择对锯切力及锯片磨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绳锯实验机具与采矿相似模拟台架难匹配的问题,研制一种金刚石串珠绳锯切缝煤层的实验装置,用于绳锯连续割缝煤层卸压机理的研究.根据绳锯切缝煤层现场布置方式及结构特点,设计并改装绳锯切缝煤层相似模拟实验装置,经多次实验证明,该装置结构简单、绕绳方式灵活、操控方便,可实现煤层水平连续切缝.基于该实验装置的绕绳方式和串...  相似文献   

4.
文章开头介绍了荒料锯切用大直径圆锯片的发展,接着叙述了3500毫米直径金刚石圆锯片的结构和在制造过程中所解决的特殊问题。锯切硬岩的结果证实,这种巨型圆锯片在技术经济效益上不亚于任何现行的锯切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晓非 《非金属矿》2005,28(5):59-59
50501 CVD金刚石的高温氧化及其保护50502大型压机应用粉末触媒合成优质高产金刚石新工艺的研究50503金刚石条锯在锯切过程中跑板现象的思考50504国际工业金刚石行业发展形势与动态50505斜纤蛇纹石的管道水特征研究50506蛇纹石石棉超细分散基础研究(二)50507提高石棉胶板强度的  相似文献   

6.
隆威 《非金属矿》1995,(1):54-56
本文据人造金刚石锯片节块中金刚石品级、粒度和浓度,结合剂性质以及烧结工艺的主要作用,初步探讨了锯切不同岩石之金刚石节块的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与发展的大规模新建与修复改造并重阶段。为对钢混结构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拆除与修复改造,传统机械破碎与爆破拆除方式存在施工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利用金刚石工具对其进行静力切割拆除的施工方法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在钢混结构拆除与修复改造施工中应用最多的金刚石工具为金刚石薄壁钻头、金刚石锯片和金刚石绳锯。本文对上述3类金刚石工具在钢混结构修复改造施工中的应用现状、钻进与锯切机理、制造技术和施工工艺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可能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金刚石工具在工民建和部分特殊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金刚石线锯在加工硬脆材料时的实际,建立了金刚石绳锯纵向振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绳锯的纵向振动,分析了绳锯加工速度与加工效率的关系,建立了加工速度与加工效率的关系曲线,进行了侧向压力对线锯加工效率影响的分析,建立的侧向力与加工效率的关系曲线,为金刚石线锯加工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锯片中金刚石粒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锯片中金刚石切入岩石深度的计算分析, 以及对不同粒度金刚石出刃高度差值的计算分析, 提出了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锯片中金刚石粒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绳锯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刚石绳锯是目前国外石材开采和锯切的新技术,它具有资源利用率高,荒料质量好,适用范围广,开采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无噪音及其它污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等优点。长春地质学院研制成功的SJ-89型金刚石绳锯,其性能优良,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广谱金刚石钻头由钻头钢体和金刚石刀头组成。金刚石刀头由若干含金刚石孕镶层和纯合金层相间组成。该新型金刚石钻头破碎岩石是以金刚石破碎为主、以破碎穴效应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特点是破碎岩石效率较高,对岩石的适应性较强,使用寿命高,钻头的导向性及工作稳定性较好,钻进效果与钻进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静水压力使饱水岩体受到浮力而产生浮重,从而影响边坡稳定.本实验通过相似模拟原理,利用3种不同粒径的沙子,分析在不同渗透性系数下边坡滑动面中静水压力的分布情况,得出静水压力分布与渗透系数成正相关的结论,对预防滑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提高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基底间的粘结力,可提高涂层工具的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植入金刚石微粉的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既在预植入金刚石表面同质外延生长,又在硬质合金上结晶生长,两者交互生长,且相容性较好,最终生长为致密均匀的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触媒合金组织结构及第二相含量对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变形组织中第二相含量的增加 ,金刚石粒度变细 ,强度降低 ,合成工艺调节难度增加 ;触媒再结晶组织有利于金刚石合成效果的提高及合成工艺的改善。触媒组织中第二相和位错明显影响金刚石形核数量  相似文献   

15.
金刚石薄膜/金属的接触界面结构直接影响到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良好的欧姆接触和较强的结合力是决定金刚石薄膜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了不同金属(金、钛、铜、铝、钨)/氢终端金刚石(100)基底的界面模型,研究了其结合性能。结果表明,虽然所有金属/金刚石界面均呈现稳定的界面结构,但是金、铜、铝三种金属与氢终端金刚石基底的结合能较低,金属层驰豫较小,电荷在吸附表面并没有明显转移,结合能力较差。相比之下,钨、钛与氢终端金刚石基底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合能较高,金属层呈现明显驰豫现象,呈现较强的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6.
刘沙  易丹青  余志明 《矿冶工程》2002,22(2):114-116
采用XRD, SEM, Raman 光谱仪等分析检测手段, 研究了YG15 硬质合金基体经表面二步法浸蚀后, 在其表面用热丝法沉积出的金刚石薄膜的晶体结构、组织及化学纯度等。结果表明:硬质合金基体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Co 含量的变化, 对金刚石薄膜的晶体结构取向、组织形态及化学纯度等有很大影响。CVD 沉积温度从900 ℃降至800 ℃, 后一温度下的金刚石薄膜的晶粒尺寸是前一温度下的1/5 。沉积温度降低至700 ℃左右时, 薄膜的金刚石纯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青海野马泉整装勘查矿区在以往的钻探生产中施工难度大,钻头寿命短,提下钻频繁,导致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由于矿区岩石的可钻性不明,钻头适用效果差。通过现场调研、采集岩样,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包括薄片分析,XRD测试等),获得了石英含量、石英粒度、长石含量、长石粒度等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矿区的岩石可钻性,据此设计选用了钻头。野外试验表明,钻头钻进效果好、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8.
磨矿自动控制系统能提高选矿厂球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球磨机的台时处理量,可保证磨矿浓度、溢流浓度和粒度合格率,提高效率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文介绍了此控制系统的原理和配置。  相似文献   

19.
以圆葱碳(OLC11, 1 100 ℃及1 Pa条件下退火处理纳米金刚石所得)为原料, 在500~1 400 ℃/4~6 GPa/5~30 min条件下烧结合成无添加剂纳米晶聚晶金刚石(NPCD)块体。XRD、HRTEM、FESEM、维氏硬度等分析表明, 高温高压烧结后, OLC11转变为金刚石, 同时金刚石颗粒长大连接形成D-D型NPCD块体。NPCD主要由金刚石组成, 还含有石墨和少量无定形碳。NPCD内存在大量纳米孪晶。烧结温度对NPCD的晶粒尺寸、密度、维氏硬度影响较大, 烧结压力的影响较小。1 200 ℃/5.5 GPa/15 min合成的NPCD平均晶粒尺寸、密度和维氏硬度指标较好, 分别为10.7 nm、2.70 g/cm3和32 GPa。烧结过程中, 高温高压使得OLC11石墨层由内而外破裂形成金刚石颗粒, 相邻OLC11通过悬键连接形成金刚石大颗粒, 再通过D-D键键合形成NPCD块体。  相似文献   

20.
Ni70Mn25Co5合金组织对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触毁合金组织结构及第二相含量对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组织中第二相含量的增加,金刚石粒度变细,强度降低,合成工艺调节难度增加;触媒再结晶组织有利于金刚石合成效果的提高及合成工艺的改善,触媒组织中第二相 位错明显影响金刚石形核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