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生物柴油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首次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Benefuel公司与Stid—Chemie India Pvt.公司(SCIL)达成了一项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协议,SCIL将在全球范围内为Benefuel公司的生物柴油装置生产基于专利技术的固体酸催化剂。这种处于专利审查期的催化剂,是由Benefuel公司和印度国家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一种以Fe—Zn为基础的双金属氰化物(DMC)的络合物,它能够将绝大多数的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烹饪的废油直接转化成脂肪酸的甲基醚(FAME)。据称,与其它的固体酸催化剂不同,这种DMC即使对于同时催化甘油三酸酯的酯交换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酯化反应也有非常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对氧化钙固体碱催化剂用于甲醇和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以及采用四氢呋喃等溶剂溶解产物中的甘油和脂肪酸甲酯以分离回收催化剂的方法。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1.5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到了95%以上。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CaO的催化活性比K2CO3/γ-Al2O3和KF/γ-Al2O3固体碱催化剂高,寿命更长,重复使用20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燕丰 《石化技术》2006,13(1):42-42
根据美国《化学工程》最近报道,Davy工艺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加工工艺。可将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甘油作为原料来生产乙二醇。在努力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这样的清洁燃料时,会产生过量的低价值甘油。一种新的催化剂体系可以用可再生的糖衍生物为原料,将其转化为乙二醇。  相似文献   

4.
<正>据美国《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2014年6月2日报道,大多数美国生物柴油生产商都在忙于利用选择性相对较窄的原料生产第一代生物柴油产品。可是,也有一些企业在积极开发创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扩大产品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正在商业化的创新技术有以下几种:一是ENSEL技术。Duonix公司(由Flint Hills资源公司与Benefuel公司合资而成)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Beatrice的生物柴油工厂,利用Benefuel的ENSEL技术生产生物柴油。该技术以动物油脂、未精制油、玉米油和废植物油等游离脂肪酸为原料,利用固体催化剂通过酯化和酯基转移相结合的工艺提高一步加工  相似文献   

5.
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时会产生过量的低质量甘油(丙三醇),每生产1kg生物柴油约产生1kg甘油。世界上生产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甘油正在不断增多,从而致使传统的甘油装置相继停产。许多公司均顺应世界上生物柴油生产快速增长之势,生物柴油生产已使甘油产生过剩。据估计,2009--2010年甘油市场将超过454kt/a。当今甘油价格已很低迷,如果生物柴油生产商加大投资将其加工成有用产品,将突破这一瓶颈。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甲醇钙固体碱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实验分析了甲醇钙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热稳定性和表面碱性,然后分析了甲醇钙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再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体积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钙热稳定性好,碱性强;当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0%,反应温度为60℃,醇油体积比为1:1时,反应2小时后生物柴油产率达到了96.8%。  相似文献   

7.
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简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按照酯化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种类的不同,重点综述了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所采用的催化剂。固体催化剂可分为固体酸、固体碱、固体酸碱催化剂;液体催化剂分为液体酸、液体碱和酯类。简评了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领域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餐饮废油有望成为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8.
法国Metabolic开发公司于2008年5月中旬宣布,该公司突破了生物途径生产丙二醇,利用专有的专利提纯步骤从工业粗甘油通过发酵法成功生产出1,3-丙二醇(PDO)。甘油是工业生物柴油生产的副产物。生产的PDO纯度超过99.5%。Metabolic开发公司将其提纯工艺开发转包给法国过程工程公司Processium。PDO可用于生产宽范围的物质,  相似文献   

9.
以CaO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aO负载氢氧化物固体碱,考察负载型固体碱在催化甲醇-油脂-碳酸二甲酯三组分耦合反应体系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反应性能。实验结果发现KOH/CaO负载型固体碱表现出最佳反应性能。KOH负载量15%,煅烧温度600℃时制备得到的固体碱催化剂,在常压回流,生成油/酯/醇摩尔比为1∶1∶8,催化剂用量15%的条件下,反应3h,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6.4%,反应得到的未经处理的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的含量仅为0.0196%。采用TG、BET、CO_2-TPD及XRD等技术对KOH/CaO进行了表征,发现催化剂的高活性与KOH和CaO经高温焙烧产生新的晶相有关。  相似文献   

10.
要闻概览     
1.印度的Nandan Biomatrix公司与Bharat石油公司、Shapoorji Palionji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Uttar Pradesh省生产生物柴油。它们已经签订了原则协议,在等待政府的批准。该联盟计划开始进入从麻风树的栽培到生物柴油生产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1.
日本催化合成公司为全球丙烯酸领先的生产商,其占丙烯酸市场份额13%。该公司于2009年11月20日宣布,推进基于甘油的工艺生产丙烯酸,甘油是从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得到的副产物。催化合成公司从日本政府创新促进计划获得2000万日元基金资助,开发该技术并建设中型生产装置。该公司已计划在日本姬路的丙烯酸生产基地建设中型装置,该中型生产装置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投产。  相似文献   

12.
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开展了甘油锌催化甘油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催化剂用量、甘油用量、反应温度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甘油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搅拌转速400 r/min、催化剂用量1.0%(w)、甘油与脂肪酸摩尔比1.1、反应温度180℃。甘油锌催化剂套用三次活性未有明显下降,且脂肪酸转化率均达到99%以上。该工艺与240℃无催化剂甘油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相比,生物柴油收率提高了3.42百分点,且生物柴油品质均符合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要闻概览     
1.意大利石油公司Eni公司将是首家采用UOP公司开发的Ecofining生物柴油技术的公司。Eni公司正在意大利Livorno建造一套装置,该装置将采用催化加氢工艺将6500桶/天的蔬菜油转化成绿色生物柴油。该公司称,这种燃料是传统基于石油的柴油的直接替代物。其他的生物柴油工艺采用酯交换反应将甲醇和蔬菜油转化成甲酯。  相似文献   

14.
微水相超声波协同纳米Ca-Mg-Al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Ca-Mg-Al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其煅烧后得到的纳米Ca-Mg-Al复合金属氧化物为固体碱催化剂,采用微水相超声波辐射协同固体碱催化小桐子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了生物柴油,并研究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a-Mg-Al水滑石的柱撑阴离子为CO_3~(2-),晶粒大小均匀,呈良好的层状结构。在超声波功率210W、占空比0.7、反应时间30min、温度60℃、甲醇与小桐子油摩尔比4∶1、催化剂用量1.5%(基于小桐子油的质量)的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达94.3%,精制后的生物柴油完全符合德国生物柴油标准DIN V 51606:1997。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层状结构的塌陷和副产物甘油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使用后的催化剂用乙醇洗去表面的甘油后,可连续使用12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2-4/Fe2O3-TiO2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山苍子核仁油与乙醇制备生物柴油,优化了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为16∶1,催化剂用量为10.0%(w),在乙醇回流温度(78℃)下反应8.0h,生物柴油产率可达44.9%,表明该催化剂对山苍子核仁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将生物质转化为清洁燃料(如生物柴油)时会产生过量的低质量丙三醇。戴维过程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加工方法,可将生产生物柴油时不需要的副产物丙三醇转化为乙二醇。新的催化剂体系使用可再生的、由糖衍生的进料并将其转化为乙二醇。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传统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需要大量氢气作为还原剂的问题,选用甘油作为还原剂,不仅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也使还原过程更加安全、绿色、可持续。另外,选用含钌螯合物Ru-MACHO为催化剂,进行催化甘油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同时甘油转化为乳酸。探讨了碳酸氢钾投加量、氢氧化钾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并进行工业级甘油试验、催化剂回用及反应路径推测的研究。结果表明,80 mmol甘油和2.00 g KHCO3可在1.12 g KOH 和3 mg Ru-MACHO催化条件下,经200 ℃,24 h生成4.14 mmol甲酸和21.04 mmol乳酸,甘油和碳酸氢钾转化率分别达26.30%和20.70%。回用研究表明,此体系经5次回用后仍具有较高活性。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Ru-MACHO对催化甘油还原二氧化碳有显著效果,为实现生物质资源化建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可再生能源集团(REG)近日表示,他们已与科莱恩公司签署了一项联合研究协议,以评估将源于农业废弃物和残余物等的纤维素糖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潜在用途。在之前宣布的埃克森美孚公司与REG联合研究协议中,两家公司成功验证了REG Life SciencesTM生物转化技术能够将来自纤维素生物质的糖一步转化为生物柴油。新协议允许埃克森美孚公司和REG使用由科莱恩公司Sunliquid?工艺生产的、先前经过测试并作为基准的纤  相似文献   

19.
顾约伦 《高桥石化》2006,21(3):55-56
生物柴油通常是通过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的碱催化酯化生成脂肪酸酯类(FAE)而生产得到的。这种工艺过程需要首先进行预处理以除去进料中的游离脂肪酸(FFA),否则便有可能因FFA的存在而降低反应速率、破坏FAE与甘油的相分离,最终导致收率降低。另外,碱催化剂又是十分难以与甘油酯实现分离的,而且工艺排出的碱性污水也必须得到适当的处理。尽管很多人都在尝试开发超临界醇和酶催化等其他生物柴油生产路线,但两者分别需要使用高温/高压的设备和高稳态高活性的酶催化剂.因此迄今尚未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孙树桢  张丽平  孟鑫  辛忠 《石油化工》2012,41(3):335-341
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催化棕榈油和新型甲酯化试剂MC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的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该工艺制得的生物柴油由主产物脂肪酸甲酯和副产物甘油碳酸酯组成。测定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同时在柴油机未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进行了台架试验,考察了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生物柴油的密度、酸值和运动黏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将其与0#柴油混合(生物柴油体积分数20%)后可直接应用于柴油机,MC和甘油碳酸酯对缸内燃烧过程和经济性影响很小;燃用添加MC和甘油碳酸酯的混合燃料能有效降低柴油机碳烟、碳氢化合物和CO的排放量,NOx排放量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