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大学对外宣布,该校将斥巨资打造数字校园,在传统的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据介绍,该校将以网络为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以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到2005年,该校将初步实现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校园,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该校规划,未来几年,中国科大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学校第五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型高性能计算资源。科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成为医院信息学习沟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为平台,研究并设计一个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公告板、课堂学习、概念检索、课件推荐、资源管理等功能,突出了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空间化、协同化、网络化,提高医院学习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网络》2004,(20):36-36
浪潮风帆数字教育数字校园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中小学信息化提供的综合的、整体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强化教学和资源的核心作用,并提供管理、科研、服务等教育手段,并与城域网部分进行信息交流,紧密连接,互补配合,从而为各层次中小学建立灵活性、开放性的校园网络,简洁高效地实现最基础的教育教学应用,该平台基于WEB方式设计,B/S架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易用。依托资源,立足教学,方便管理,服务师生。使学校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化教学社区。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教室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目前的多媒体教室,主要实现了对教室中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中控制的功能。但是,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校园网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应用平台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多媒体教室能够与课程资源生成平台、监控管理平台以及其他资源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资源共享。为积极响应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号召,我们引进了信息交互式中控、网络教学计算机等硬件产品;中控远程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精品课堂平台等软件产品。运用这些产品,组建网络集控型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室。  相似文献   

5.
网络课程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教学资源,本研究基于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平台的功能入手,讨论了一门网络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过程,并对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作出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重点探讨了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如何通过构建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员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勇于克服难题的综合能力,使院校教学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先进性出了思想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学设施上,网络化信息教学平台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和传统的教学相比,能够对信息资源更好的进行利用,将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取出信息的精髓。网络信息平台的出现无疑是教育中的一个亮点,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好、更方便的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可是在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的时候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本文就高校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完善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师》2014,(7):15-16
网络化数字语言教学平台的建设规划,是将分散的多媒体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设备通过网络整合到一起,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助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达到完善立体化语言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整合,将计算机设备、语音设备、网络设备等技术进行优化,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提高语言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在现代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构造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网络为档案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网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提供保障等。加强网络技术在现代档案信息化答理中应用需做到: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的发展,加强信息资源共享,选择适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完善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杜辉  舒莲卿 《计算机教育》2009,(21):96-98,78
网络课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Blackboard网络课程开发平台,构建和开发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1.
王爱侠 《软件》2014,(7):44-48
Ji TT充分体现了Blending Learning的本质特点,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Ji TT—Blending Learning理念下的C++课程特色网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多种教学媒体、资源、情境混合,建立了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的通过网络教与学C++课程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网络课程教学现状、教学优势和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夏某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课程,设计开发了满足宁夏某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课程的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运用基于开源php平台的Moodle建立了一个CMS(curse management system,课程管理系统)学习网站。实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效结合,引发对网络化课程教学新思考,利用网络课程加强师生之间在C语言课程上的交流和互动,带动其他课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推进和促进职业技术院校信息化和网络化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为观众营造一个信息时代的展览环境,为管理者建造一个网络化便捷的展览管理方式.故宫博物院就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展厅中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数字监控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展示系统、以及温湿度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开创数字化的商学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快速建设,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校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管理科学化,即教育信息化,已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重点。为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之路,2004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商学院)引进了国际著名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Bb)。目前Bb教学平台已经在商学院实施了一个多学期,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并且正以商学院为起点向全校扩展。通过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商学院正在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网络教学的转移。该平台以课程为…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网络GIS系统的研究,通过统一的图形界面访问相关信息,提供了一个基于ArcIMS的数字校园电子地图的网络化和空间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小梁 《软件世界》2002,(4):140-141
进入信息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校园网络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的中国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另一方面,未来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我们需要的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全方位开放、互动式交流的全新网络管理和教育环境。红旗数字校园的建设目的是以现代化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建设一个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办公自动化(OA)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计算机文化为目标的综合系统,将学校所有信息处理设备和通讯设施高速联接起来,最终构建一个使各类资源充分共享、各类信息充分流通,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及文化宣传得以广泛应用并能和外部因特网沟通的构架合理的环境。红旗数字校园使用先进的B/S系统架构,采用新一代的网络编程开发语言开发而成,集办公、交流、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新一代的数字校园网络化管理、办公和交流应用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有力的补充,以计算机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的教学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文章从甘肃省高等学校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小红 《计算机教育》2010,(20):151-154
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但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存在一些问题,将Ontology引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分析Ontology相关理论后,给出基于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分析,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测试分析,得出此网络教学平台能智能化地指导教师备课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利用高校现有信息资源和校园网络环境架构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是高校教学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层资源库的“北京城市记忆”工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历史断档和缺失的现状,尝试构建以"北京城市记忆"工程为代表的城市记忆资源平台,通过设计"1+1+N"的整体平台架构,引入分层数字资源库的构建思路,设计了包括资源管理、资源展示、专业检索、综合管控等相关子系统,系统采用LAOP架构,设计了相应的网络和服务器架设方案,并开发了便于普通和专业两类用户使用的系统平台.目前,平台已开发完成并上线试运行,是北京城市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