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圆坯φ180专用保护渣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圆坯180mm断面浇铸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研制出适应圆坯180mm断面浇铸要求的专用保护渣。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圆坯180mm专用保护渣完全能够满足包钢圆坯180mm断面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保护渣性能对连铸圆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坯连铸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保护渣粘度、熔化温度、熔速对圆坯表面纵裂和凹坑的影响。为防止圆坯产生表面缺陷 ,必须将保护渣性能调整到合适的范围。2 10 m m圆坯合适的保护渣粘度为 0 .6~ 1.1Pa· s、熔化温度为 1130~ 12 30℃、熔速为 4 0~ 5 0 s;2 70 m m圆坯合适的保护渣粘度为 0 .6~1.0 Pa· s、熔化温度为 12 0 0~ 12 70℃、熔速为 6 0~ 80 s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圆坯Φ270mm断面34Mn6钢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制出适应圆坯大断面中碳高锰钢浇铸要求的专用保护渣,工业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BY-8渣完全能够满足包钢圆坯大断面中碳高锰钢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效连铸包晶钢大规格圆铸坯用保护渣的设计和实践结果.阐述了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的特点、成因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连铸高拉速和铸坯规格的大小对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指出了保护渣结构对铸坯在结晶器中水平传热和润滑的影响.采用调整保护渣组分来控制铸坯在结晶器中水平传热和润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设计出的高效连铸包品钢大规格圆铸坯用保护渣满足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连铸 3种圆铸坯的保护渣特性和连铸工艺参数 ,得出保护渣粘度 η和拉速VC 对铸坯表面质量有明显影响 :当Φ2 1 0mm、Φ2 70mm、Φ3 1 0mm圆坯的 η·V2C 值分别为 3 0、8、4泊·(m min) 2 时 ,圆坯表面缺陷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6.
汪国才  李浩  陶承岗  张诚 《炼钢》2020,36(2):53-58
阐明了圆坯纵裂形成机理,通过解剖分析马钢圆坯纵裂坯壳,采用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查清了圆坯产生纵裂的主要原因为:钢水中有害元素硫含量、保护渣性能不良、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不合适及对中不良、铸温铸速不合适、结晶器弧度及冷却强度不合适等。根据现场生产实际情况,通过采取措施,使圆坯纵裂率由0.63%降至0,有效的控制了圆坯纵裂,同时实现了圆坯连铸零纵裂漏钢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中间包冶金工艺——多孔型挡渣板在天津钢管公司圆坯连铸机中间包上的试用情况。为期9个月的试用结果表明,多孔型挡渣板不但能够改善中间包内钢水流场,而且还具有对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过滤作用。采用新型挡渣板后,圆坯内部质量一级品率由原先的平均76.69%提高到90.23%,使该铸机的铸坯内部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表面纵裂形貌、结晶器冷却、过热度与拉速、专用保护渣、弱冷工艺等方面分析27Si Mn圆坯表面纵裂成因,并从专用保护渣、拉速和过热度匹配、结晶器液面波动以及二冷配水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圆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37Mn5圆坯表面气孔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认定钢水脱氧不良造成钢中气体含量高、保护渣绝热保温性能差、结晶器电磁搅拌强度弱是产生37Mn5圆坯表面气孔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转炉脱氧工艺,保持物料干燥,控制钢中气体含量;减少保护渣熔剂和配碳量提高绝热保温性能;增大电磁搅拌频率和电流以及低拉速变渣线操作等措施的实施,使37Mn5圆坯表面气孔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差分法,以实测非均匀热流为边界条件,建立圆坯 保护渣 结晶器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圆坯温度场、结晶器温度场和表层保护渣温度场,并通过引入修正的气隙宽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缝隙保护渣的渣膜厚度分布,其计算结果与文献所报道的数据基本符合;计算中引入表面更新理论,实现了连铸过程的稳态模拟。  相似文献   

11.
保护渣对Cs137结晶器钢水液面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刘俊江 《宝钢技术》1999,(4):50-52,59
宝钢圆/方坯连铸生产中,保护渣对Cs137结昌器钢水液面检测精度有很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铸坯表面质量出现问题甚至漏钢。通过现场试验,定量分析了保护渣对Cs137钢水液面检测精度及钢水液面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市场需求,天钢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晶器及水套的尺寸,确定连铸工艺参数,选用合适的保护渣、浇注温度及拉速、冷却水,加强操作管理和设备维护,开发出Φ210mm断面圆坯。经实践,Φ210mm断面圆坯年产20余万吨,原始合格率达99.93%,其形成的20余种产品质量稳定,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钢铁冶炼》2013,40(4):299-305
Abstract

Maintaining a stable and uniform heat transfer from steel shell to mould is important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casting billet. In the present paper, a large amount of measured data of heat flux and temperature for round billet continuous casting mould from a plant trial has been analysed to shed light on the variability and non-uniformity of mould heat transfer around the peri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bility and non-uniformity of heat extraction from the steel through the mould is affected slightly by operational parameters, such as pouring temperature, casting speed, meniscus,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current, but strongly by the steel carbon content and mould powder typ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ould in caster machine determines the magnitude of non-uniformity of heat transfer to a great extent. The 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rRMS) of mould heat flux, presenting the variability and non-uniformity of mould heat transfer around the perimeter in transverse section, has wider range of variation and higher mean valu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emperature. When the abnormality of heat transfer happens, such as deposit, the non-uniformity of mould heat transfer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小方坯连铸漏钢事故频发的情况,从钢水浇铸条件、工艺操作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钢水溢漏率高的原因,通过完善结晶器水冷制度,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严格规范保护渣操作,进行射钉试验测定坯壳厚度等,使方坯溢漏率明显下降,平均溢漏率降至0.03%。  相似文献   

15.
 以某钢厂圆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连铸坯凝固传热模型。在不同拉速下对280 mm断面圆坯二次冷却过程进行仿真优化,确定了16MnNb钢合适的二冷制度。根据仿真结果,在最小工作拉速(0.9 m/min)下,矫直点处铸坯内弧表面中心温度为947 ℃,有效避开了铸坯的二次低延性区。在最大工作拉速(1.2 m/min)下,铸坯出结晶器时,其凝固坯壳厚度为19 mm,二冷初期产生漏钢等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较小。不同拉速下,横断面温度场分布均匀。经低倍检测发现,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良好,无裂纹、疏松、缩孔等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结构的浸入式水口对大规格连铸圆坯质量的影响,以某钢厂生产断面直径为500 mm的 42CrMo连铸圆坯为背景,对使用侧孔浸入式水口和传统直通浸入式水口的使用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侧孔浸入式水口浇铸时,结晶器进出水温差由传统直通水口的3.30 ℃提高至3.54 ℃;连铸圆坯中心疏松由1.5级改善至1.0级,中心偏析指数由0.93~1.21降低到0.98~1.02,近表层至近中心碳极差由0.050%~0.075%降至0.035%~0.053%,使用侧孔浸入式水口的连铸圆坯碳偏析得到改善;铸坯内弧侧表层至3/4R处氧化物夹杂物总量减少0.5个/mm2;铸坯从1/4R处向内长度不小于13 μm的硫化物数量减少0.35个/mm2;轧材全氧质量分数平均降低0.000 12%,夹杂物中B类氧化物夹杂均在1.5级以内,钢中大尺寸夹杂物明显减少,钢的洁净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结构的浸入式水口对大规格连铸圆坯质量的影响,以某钢厂生产断面直径为500 mm的 42CrMo连铸圆坯为背景,对使用侧孔浸入式水口和传统直通浸入式水口的使用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侧孔浸入式水口浇铸时,结晶器进出水温差由传统直通水口的3.30 ℃提高至3.54 ℃;连铸圆坯中心疏松由1.5级改善至1.0级,中心偏析指数由0.93~1.21降低到0.98~1.02,近表层至近中心碳极差由0.050%~0.075%降至0.035%~0.053%,使用侧孔浸入式水口的连铸圆坯碳偏析得到改善;铸坯内弧侧表层至3/4R处氧化物夹杂物总量减少0.5个/mm2;铸坯从1/4R处向内长度不小于13 μm的硫化物数量减少0.35个/mm2;轧材全氧质量分数平均降低0.000 12%,夹杂物中B类氧化物夹杂均在1.5级以内,钢中大尺寸夹杂物明显减少,钢的洁净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艾新港  韩东  李胜利  刘海啸  宁哲  曾红波 《钢铁》2019,54(8):132-136
 外加液态保护渣可以提高铸坯质量和可浇性。在某厂板坯连铸机上,分别采用液态保护渣和固态保护渣进行多钢种浇注试验,对比液态保护渣和固态保护渣消耗量、结晶器温度分布、拉坯摩擦力及铸坯质量,并对液态保护渣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显示,液态保护渣比固态保护渣消耗量增加60%左右,结晶器温度分布更均匀,连铸拉坯摩擦力降低约15%,铸坯质量有所提高。这说明在连铸过程中,液态保护渣使结晶器和铸坯间传热更均匀;液态保护渣润滑效果更好,可以提高铸坯质量。同时,有望不添加F-、Na+等有害离子,改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莱钢1#带钢坯连铸机生产中存在的漏钢、铸坯质量缺陷等问题,对漏钢原因、结晶器结构、二冷水、保护渣、钢水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采取了开发新保护渣、严格对弧精度、改进二冷系统、优化工艺参数等措施,实现了炉机匹配,减少了漏钢事故,铸坯合格率达到99.97%,满足了全连铸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连铸结晶器温度场及热变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圆坯结晶器的三维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的热弹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结晶器厚度、冷却水流速以及拉坯速度对结晶器温度场和铜管变形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拉速提高时,结晶器的温度和变形量都增大,但影响不显著;结晶器厚度增大时,铜管冷面温度降低,热面温度升高,同时变形增大;冷却水流速对铜管温度分布和变形量有较大影响,增大冷却水流速,铜管温度和变形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