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磁黄铁矿与乙黄药相互作用电化学浮选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1~12 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 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 值下, 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 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 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 探讨了乙黄药在磁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 不同pH 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黄药作用后, 磁黄铁矿红外吸收强度与其回收率有对应关系, 双黄药是主要吸附产物。  相似文献   

2.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12的范围内,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只有pH>12时,可浮性下降。铁闪锌矿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较好的可浮性,当pH>5以后,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而不可浮。并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查了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研究表明,三种硫化矿存在可分离电位区间。  相似文献   

3.
硫化铜矿新型捕收剂PZO的浮选性能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新型硫化铜矿浮选捕收剂PZO在铜硫分离中的选择性,比较了PZO、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在不同矿浆pH值、不同用量条件下分别浮选黄铜矿和黄铁矿单矿物的效果,并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对PZO在黄铜矿、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试验pH范围内,丁基黄药、丁铵黑药、PZO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均强于对黄铁矿。②矿浆的酸碱度对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均较小,且黄铜矿回收率的高点在弱酸或弱碱性环境下,黄铁矿在酸性环境下的可浮性明显强于在碱性环境。③3种捕收剂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PZO>丁铵黑药>丁基黄药,在pH=8.5时,黄铜矿与黄铁矿的回收率差值可达68.19个百分点。④PZO是一种酯类浮选药剂,与黄铁矿相比,其更容易在黄铜矿表面吸附,且以化学吸附为主。以上结果表明,PZO在pH=8.5的环境下可高效分离黄铜矿与黄铁矿。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寒地区硫化矿资源丰富,由于冬季和夏季矿浆温差大,技术经济指标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甚至导致冬季停产。基于此,论文以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不同低温条件(0~23℃)下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并检测了Zeta电位、黄药的吸附量及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黄铁矿回收率随着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同等药剂用量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黄铁矿回收率大幅下降;同步添加捕收剂和起泡剂,可以显著提升黄铁矿回收率;在强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可浮性最好,温度影响较小,随着pH值增大,黄铁矿回收率下降,低温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温度降低,黄铁矿的Zeta电位增大,零电点向右偏移;丁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下降,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不利于黄铁矿浮选。提高矿浆溶液酸度,或者增加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可有效改善温度对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丁黄药体系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与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丁黄药为捕收剂时铁闪锌矿的浮选性质, 在酸性条件(pH <6)下, 其回收率约为60%, 在pH>8 的碱性条件下, 其回收率急剧下降;pH=6.0 时, 铁闪锌矿在0.2 ~ 0.6 V 的电位区间, 回收率大于50%;pH=9.18 和pH =11.0 时, 无论怎样调节矿浆电位, 铁闪锌矿浮选回收率低于50 %。从热力学的角度而言铁闪锌矿与黄药的作用有可能产生双黄药X2 和黄原酸锌ZnX2, 但ZnX2 稳定存在的区域不大。采用循环伏安电位扫描研究方法, 研究了丁黄药在铁闪锌矿表面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丁黄药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和氧化形成疏水性物质的反应不明显;在高碱条件下, 铁闪锌矿自身的氧化严重阻滞了丁黄药在其表面的吸附和氧化形成疏水性物质。电化学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以抑制硫化矿的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甘油基黄原酸钠,通过浮选试验考察了该抑制剂对硫化矿物的浮选抑制行为。结果表明,用丁黄药作捕收剂,在甘油基黄原酸钠存在下铁闪锌矿能被Cu^2+活化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浮性,而黄铁矿不能被Cu^2+活化,从而实现两种矿物的选择性分离。通过动电位分析表明,甘油基黄原酸钠在有Cu^2+存在条件下不能阻止丁黄药的阴离子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但能阻止丁黄药的阴离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与浮选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考查了在用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时,低分子量的有机药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ДМДК)对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测定了丁基黄药和ДМДК在磁黄铁矿表面上的吸附量,并研究了ДМДК对丁基黄药与磁黄铁矿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ДМДК存在时,磁黄铁矿对丁基黄药的吸附量大幅度降低,使其可浮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约60%一70%的仅能使矿物表面弱疏水化的ДМДК吸附在磁黄铁矿表面上形成了较大的复盖层,从而降低疏水性强的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量,从而降低磁黄铁矿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8.
烯丙基异丁基硫氨酯(ATC)是新一代酯类选矿药剂,它对黄铜矿捕收力强,黄铁矿捕收力弱,是铜硫分离的优良捕收剂。为了考察ATC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分离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纯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电位、吸附量测量试验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TC在试验pH范围内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于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ATC的捕收力及选择性均强于传统捕收剂Z-200;在pH=9.0、ATC用量为11.8 mg/L时,黄铜矿与黄铁矿回收率相差55个百分点;矿浆pH对黄铜矿可浮性影响较小,对黄铁矿可浮性影响大;ATC用量对黄铜矿电位影响大,对黄铁矿电位影响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TC在黄铜矿表面是化学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9.
不同成因类型黄铁矿的浮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黄药作为捕收剂,Na2S,CaO,CuSO4,ZnSO4,Na2SO3和腐植酸钠作为调整剂研究5种不同成因类型黄铁矿的浮游性.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时的天然可浮性存在明显差异.用乙黄药做捕收剂时,不同成因黄铁矿之间存在浮游差,但基本浮游规律相近.热液叠加改造型的浮选速度最快,其次是中高温热液型、块状硫化物型和硅卡岩型,而煤系黄铁矿的浮游速度最慢.矿浆pH对不同成因黄铁矿有明显影响,天然可浮性越好的黄铁矿受矿浆pH的影响大.调整剂CuSO4,CaO,Na2SO3,Na2S和腐植酸钠对不同成因的黄铁矿多为抑制作用,ZnSO4对不同成因黄铁矿浮游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硫化矿尾矿水对黄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会泽铅锌矿硫化矿尾矿水对黄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丁黄药和乙硫氮做捕收剂,研究在尾矿水和去离子水中黄铁矿的可浮性。在去离子水中以丁黄药和乙硫氮做捕收剂的条件下,分别加入硫酸锌、硫酸铜和水玻璃作为调整剂,研究对黄铁矿浮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水中某些成分对黄铁矿的可浮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尾矿水直接回用会对黄铁矿的浮选产生不利影响。丁黄药和乙硫氮对黄铁矿都有很好的捕收能力,硫酸锌、硫酸铜和水玻璃3种调整剂在不同捕收剂条件下对黄铁矿浮游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乙基黄药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 ̄12的范围内,脆硫锑铅矿均可表现良好的可浮性,只有pH>12时,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察了脆硫锑铅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探讨了乙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不同pH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基黄药作用后,脆硫锑铅矿浮选回收率与红外吸收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弱酸性范围,红外信号最强。乙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作用主要生成物为黄原酸铅。  相似文献   

12.
捕收剂Mac-10浮选铜硫矿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纯矿物和实际矿石试验, 采用丁黄药、680和Mac-10作为捕收剂,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Mac-10在铜硫浮选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其捕收能力较丁黄药、680好, 并且选择性好, 能在较少的药剂用量下, 在中性或者弱碱性条件下有效实现黄铜矿与黄铁矿分离。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表明: 碱性条件下(pH值8~9范围内), 将捕收剂Mac-10与680 (2∶1)混合使用, 相对于单独采用Mac-10, 铜精矿品位低0.25个百分点, 但回收率高3.59个百分点; 相对于单独采用680, 铜的回收率低0.22个百分点, 但铜精矿品位高2.7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浮选试验、浊度测定、ζ电位测定和吸附量测定, 研究了蛇纹石与黄铁矿间的异相凝聚/分散及其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7~10.2, 蛇纹石与黄铁矿表面间静电力表现为引力, 颗粒间的异相凝聚严重, 且当蛇纹石量占黄铁矿量5%时, 就会显著降低黄铁矿回收率。原因是蛇纹石异相凝聚于黄铁矿表面, 不仅自身的可浮性差, 还会降低戊基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增加捕收剂用量或添加六偏磷酸钠均能有效改善黄铁矿的浮选。六偏磷酸钠可以使蛇纹石表面ζ电位由正转负, 有效减弱异相凝聚。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exerted by combinations of butyl xanthate and isobutyl dithiophosphate with isopropyl-O-N-methyl-thionocarbamate on monomineral pyrite and copper pyrite fractions. The lis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s nonfrothing flotation, adsorption, IR spectroscopy and ATR method, measurements of contact angles and induction times for air bubbles and thin section surfaces. The isobutyl dithiophosphate and thionocarbamate combination results in lower pyrite yield into concentrate of nonfrothing flotation, as well as in lower adsorption parameters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as compared with the butyl xanthate and thionocarbamate combination. Combining sulfhydryl ionized (strong) collectors with non-ionized (weak) collectors alters compositions of surface compounds of the collectors on sulfide minerals, which changes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 surface and, as a consequence, raises flotation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