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陆国新 《建筑知识》2013,(11):11-11,21
商业特色街的建设带动了旧城改造和建设进程,提升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商业街上海新天地与纽约百老汇的分析,揭示商业街成功发展的原因及给我国商业街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姜家镇商业街的规划设计过程,对具备丰富自然景观资源但建设缺乏地方特色的着力发展旅游的小城镇提供了建设经验。姜家镇商业街设计秉持借古融今的设计理念.借鉴传统空间,通过空间节点复现古城特色景观的规划手法来达到把商业街空间提升为场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四川北路商业街为案例,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商业街定位研究与绩效评价框架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四川北路的研究,揭示和总结在消费升级、业态转型、品牌竞争的商业转型时代,大都市商业中心区传统商业街改造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我国城市商业街改造规划提供参照,提升城市特色商业街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特色商业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商业服务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住区商业街在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呈现类似小型中心区商业街趋势。本案例中的商业街位于住区南部,在居住与城市干道之间设计双层商铺,使之出现内外商业街的格局,并根据荷兰沿运河建筑形式打造异国特色的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5.
鄢然  彭重华 《山西建筑》2007,33(11):16-17
以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为指导,介绍了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与现状,并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空间设计、植物的空间种植设计、交通组织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投入使用4年后的黄兴南路步行街在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对长沙市今后步行街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宁夏大学商业街的设计构想,主要抓住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在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植入慢品生活、特色空间以及庭院景观,探索出一种适合宁夏大学的特色商业街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传统商业街转型成功的案例研究,从旅游业态开发的角度对青岛市中山路商业街进行调研,对其业态衰败的原因、旅游业态发展的可行性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旅游业态的开发来激活传统商业街活力的可能性,并且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转变商业街发展模式、增强旅游特色文化、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完善服务设施体系、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6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期为中山路传统商业街业态复兴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汤朔宁  宗轩  钱锋 《华中建筑》2005,23(3):72-74
该文从分析现代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分析现代步行商业街的商业活动模式特点,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商业空间特色,并结合南京江宁区嘉业广场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对复合化步行商业空间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梳理了厦港片区历史演变过程,结合作者实际的调研,分析沙坡尾地区的特色,总结沙坡尾避风坞商业街的空间商业街的特征与不足。最后根据沙坡尾的具有特色的本地文化对避风坞商业街的现状提出改进的策略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益民  胡湘辉 《山西建筑》2006,32(18):29-30
从民间文化、饮食业、特色景观三方面分析了民风民俗对武汉商业街的影响,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更完善地构建武汉商业街的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11.
销品茂与城市商业步行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销品茂与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商业步行街的室内外两种形态,都是从传统城镇商业街的原型发展而来。文章首先简要地讨论了销品茂和城市商业步行街发展的历史,介绍了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大规模混合使用开发中步行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改善,城镇中心和都市村的开发概念,同时阐述了营建一个成功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要点,城市步行商业街商业内容的改变和混合娱乐内容的重要性。对于在国内近几年来城市商业步行街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内容,如步行街的形态,人车分时通行,商业策划步行街的设计和形象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颖异  柳肃 《华中建筑》2013,(10):147-150
城市中的传统商业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商业文化,延续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多数的传统商业街区处于旧城中心位置,随着经济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它们已经成为存在问题最多、急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地区,否则将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命运.此时政府行为的介入往往决定着传统商业街区的转折与重生.该文通过对长沙市晏家塘小古道巷建国以来空间生长的梳理,探讨传统商业街巷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对街巷生长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当下传统商业街衰败的根源,找出适合的发展策略,为传统商业街区的转型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住楼房沿街铺面的数量逐渐增多,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由于沿街铺面在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和经营性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通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消除沿街铺面的火灾隐患,确保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将对商住楼房沿街铺面的火灾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商住楼房沿街铺面火灾的主要原因,探索商住楼房沿街铺面的消防监督管理重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业街魅力度已成为衡量商业街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南京市传统商业街为研究对象,从游客角度出发,分析归纳出景观性小品、传统建筑元素等7个影响传统商业街魅力度的景观因子。结果发现:提取出的7个景观因子均对提升传统商业街魅力度有积极作用,其中景观性小品对传统商业街魅力度影响最大。游客大多聚焦于商业街中参与性及观赏性强的景观要素,对照明系统、标识系统和功能性小品等实用性景观要素关注度较低。最后结合调研及分析结果,对传统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大东 《山西建筑》2012,(30):20-21
对城市开发建设地下人防商业街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从所发挥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设地下人防商业街的有利方面和应注意的方面,对加强国防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宴兵 《山西建筑》2007,33(31):47-48
以柘城县商贸步行街改造工程为例,简述了该县商贸步行街的功能定位,通过对其环境劣势和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商业步行街规划的指导原则,以体现商业街的优势与特色,确保步行街的客流和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街道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并始终扮演着连接城市不同区域、提供日常公共活动空间和促进商贸、文化交流等角色。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一些城市的部分街道面临环境品质低下、快速机动化和公共性减弱等问题。文章首先回溯了中国古代街道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其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其次,通过对台北街道的演变和“小街区”、“住商混合”、“法律规范”、“政策及社会力量”4个形塑台北街道的关键因素的介绍,对街道进行再认知,以探索符合我国历史文化的街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商业街是中心城市蓬勃发展的商业模式。南京的商业街建设,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湖南路和夫子庙商业街,二者的商业模式各有不同。本文就两大商业街的顾客客流量、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等因素的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二者商业模式的异同,对二者的交通设施、布局功能、发展管理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以及提出错位经营打造生态商业街观点,为今后提升商业街的竞争力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业街道是传统集镇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各类商业活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空间体系,并按时空秩序逐渐展开,铺叙商业生活的丰富场景。沿街立面的形式很大程度就是这一特征的物化反映。通过对沿街立面的形式的分析,探寻其与传统商业业态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主题商街的体验路径着手,介绍杭州市滨江商业步行街的整体规划及与运营方式和消费模式相协调的商业布局。同时指出文化培育和主题发展在商业街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