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料碳化硅粉体的形貌、粒径对所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孔形状和孔径大小及分布有重大影响。以不同粒径的石油焦为碳源,直接与硅粉进行反应合成了Si C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合成的粉体为纯的β-Si C。通过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测得了SEM图中的颗粒的粒径和圆度,研究了石油焦形貌、粒径及反应温度对碳化硅形貌、粒径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石油焦粒径与碳化硅粒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Si C在1600℃时继承了石油焦层状和片状形貌;当温度为1700℃时,碳化硅由片状转变为具有一定球形度的球状,但随着温度升高球形度变差;Si C粒径受石油焦粒径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在1800℃时石油焦的粒径可以控制碳化硅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白万金 《浙江化工》2004,35(11):17-20
通过对三种工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冲蚀率和磨损表面形貌的分析,研究了冲蚀角度、粒子速度、粒径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了材料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粒径成炭剂阻燃聚丙烯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制的三嗪系成炭发泡剂(CFA)为原料,采用球磨机对CFA进行研磨处理,制得不同粒径的CFA。成炭剂与其他阻燃剂复配加入到聚丙烯(PP)中制备阻燃PP材料,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定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还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CFA的粒径为10μm时,阻燃PP材料显示出最好的阻燃性能;随着CFA粒径的减小,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同时利用扫描电镜测得了炭层的表面形貌,并对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磷-氮(P-N)膨胀型阻燃剂(IFR-A,IFR-B)、聚磷酸铵(APP)及红磷(RP)协同可膨胀石墨(EG)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经辐照交联得到模缩套制品,对合成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观察燃烧后残炭形貌,进而探讨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同时研究了可膨胀石墨粒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与不同P-N阻燃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效应,模缩套产品性能优异,低害环保,可应用于电线电缆及其附件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蓝藻类的集胞藻6803为生物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SiO2,并对集胞藻6803和所制SiO2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选择性合成单分散SiO2微球和空心SiO2的反应条件,探讨了不同形貌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形成的SiO2微球形貌规整,分散良好,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1.5 μm,能保持细胞分裂阶段的原貌...  相似文献   

6.
利用偏光显微镜并结合DSC和GPC,对不同粒径PP原料形成的球晶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PP球晶形貌大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PP的粒径,PP的成核剂与非成核剂,成型的冷却速度,熔融温度高低和不同的应力状况均对PP球晶形貌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延谭  朱从山  张鹏  田冶 《塑料》2014,43(5):61-63
活性磷酸钙作为悬浮聚合的分散剂,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聚合体系中对聚合产物形貌粒径有重要影响。对活性磷酸钙(HAP)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来源的HAP表面形貌有较大差异。将这几种活性磷酸钙作为分散剂用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的悬浮聚合。对比聚合产物的粒子形貌及粒径分布,发现当HAP微观形貌为均匀竹叶形或棒状,且堆积松散时得到的聚合物粒子外观规整,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以微粒多孔空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为研究对象,从PMMA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特征、声学特性以及隔声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微粒PMMA材料的声学性能是存在差异的,材料的吸收系数与微粒粒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随着微粒粒径的减小,材料的吸收系数明显增大。在三种不同粒径(11、7和0.3μm)的微粒多孔空心PMMA材料中,0.3μm微粒的PMMA材料表现出最优异的隔声性能;PMMA材料隔声屏障的厚度也会影响隔声效果,相比于厚度为10 mm的PMMA隔声屏障,20 mm厚度的PMMA隔声屏障具有更优异的隔声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归纳国内外有关脱硫石膏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来源脱硫石膏的颗粒形貌、粒径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我国脱硫石膏在水泥基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选用市面上销量较大的3种高分子乳化剂,用种子乳液法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种子乳液的微观形貌,通过研究乳化剂的红外图谱确定其主要官能团,并分析了不同乳化剂体系下PTFE分散乳液乳胶粒的粒径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乳化剂TO-1控制下的乳液粒径在240~270 nm,粒径分布均匀,且结构内不含苯环,属于环保型表面活性剂,是性能优良的高分子乳化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热、冷冻、喷雾干燥法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的ZrO2前驱体进行干燥后,在600℃下保温2h进行煅烧,并对ZrO2前驱体及煅烧产物进行物相表征,对ZrO2煅烧产物形貌及粒度分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制备的ZrO2粉体形貌和粒度分布不同,其中喷雾干燥制备的ZrO2粉体分散性最好,粒度分布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达到85nm。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微珠/酚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微珠填充酚醛塑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微珠用量和粒径对材料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的影响, 分析了微珠/酚醛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XRD、XRF、矿物形貌和EPMA测试分析方法对棒磨机、短磨机处理后的几种钢渣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粒径钢渣中物相组成差异及钢渣中主要物相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粒径的增大,钢渣的RO相和金属铁呈增加趋势,而硅酸三钙和铁酸二钙逐渐减少;对不同粒径钢渣主要矿物组成分析得出,钢渣中RO相、金属铁易磨性较差,而硅酸三钙和铁酸二钙易磨性较好;钢渣矿物形貌和EPMA分析中观察到,RO相和硅酸盐矿物呈无序分布,金属铁多呈圆柱状聚集分布,结合矿物分布和元素分布进一步验证了随着粒径增大,钢渣中RO相和金属铁增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CMDB推进剂中含铝凝聚相燃烧产物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残渣的形貌、表面成分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具有不同HMX/Al质量比(30∶7、22∶15)及不同铝粉粒径(1~2、13、30μm)的4种推进剂样品。采用靶线法测定了推进剂样品在压强为2~18MPa范围内的燃速;在恒压燃烧室中收集了推进剂在1MPa下产生的凝聚相燃烧产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对残渣形貌进行了观测,利用X衍射射线能谱(EDS)对残渣表面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残渣粒径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2~18MPa下,增加铝粉含量和降低铝粉粒径会使推进剂燃烧效率降低,使铝团聚难以充分燃烧而产生大量残渣;观察到6类粒径大于20μm的球形和不规则形状残渣颗粒,其表面主要由铝和氧化铝构成;对残渣粒径统计表明,使用粒径13μm铝粉并且在其质量分数为7%时产生的残渣粒径较小,而质量分数增至15%时会使残渣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5.
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滑石粉(HTPUltra5L和HVTextra)的结构和形貌以及对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二次元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和粒径分析仪研究两种滑石粉的形貌以及粒径分布,采用热失重(TGA)分析了滑石粉的热稳定性,并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研究了两种滑石粉的元素差异。结果表明,HVTextra呈现球状,粒径大于HTPUltra5L;HVTextra中铁(Fe)、镁(Mg)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HTPUltra5L。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HTPUltra5L相比,虽然HVTextra目数较低,但是对聚丙烯材料的刚性提高更加明显。对PP/POE/Talc(60/20/20)复合材料进行了低温(-30℃)多轴冲击测试,结果显示,采用HTPUltra5L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6.
胶粉/聚烯烃类热塑性硫化胶共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琳  卢珣  王学良  罗权琨 《弹性体》2010,20(3):34-40
研究胶粉/聚烯烃类热塑性硫化胶(TPV)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油性、热稳定性、动态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界面増容,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共混材料的断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PV/胶粉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胶粉粒径的减小而提高;增容剂PP-g-MAH可有效地改善胶粉与TPV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胶粉和增容剂的加入增强了TPV的耐油性。  相似文献   

17.
以软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背景,在分析了海藻酸钙作为软骨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制备了海藻酸钙凝胶微球软膏填充材料,考察了材料的粒径、含水量、凝胶速率、力学性能和溶胀性能,了解了材料组分、配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凝胶微球表面形貌的观察察,了解了凝胶微球表面的特点,通过红外光谱的分析,了解了凝胶反应对凝胶材料谱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导电填料对粉末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林  戚嵘嵘 《涂料工业》2007,37(8):16-19
研究了使用三类不同导电填料制得的粉末涂料的表面电阻与导电填料含量的关系,确定了粉末涂料中各类导电填料的渗滤阔值。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导电填料含量的粉末涂料的断面形貌,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了炭黑及导电二氧化钛的结构及粒径。结果表明,填料不同,得到的粉末涂料的渗滤阈值有很大差别。对于炭黑或导电二氧化钛,其结构性越高,比表面积越大,粒径越小,导电性能越好,得到的渗滤阈值越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掺杂氧化物(W=5%)的α-Fe2O3纳米粉体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粉体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观测;利用XRD对产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结合谢乐公式对晶体原始尺寸和晶胞进行了计算;对产品的干凝胶原粉做了TG—DTA分析以研究其热稳定性和相变温度。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颗粒呈圆球形,粒径细小。其中掺杂Eu2O3和Y2O3合成的α-Fe2O3纳米粉体粒径较小,仅为22nm和25nm。  相似文献   

20.
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硅藻土改性聚甲醛(POM),研究不同含量及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对POM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性能及耐热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OM/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硅藻土在POM基体中分散性较好,且随着硅藻土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