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研究传统信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最热门的网络架构方式,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P2P网络的信任介绍机制.这个机制利用了节点过去在网络中的历史经验,建立了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更加有效的去解决网络中信任关系,而其算法比较简洁,比一些具有复杂算法的信任模型更适合在现实网络中的应用.该机制能够增强网络可用性,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动态提升P2P网络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DyTrust信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对P2 P网络节点信任的影响,引入一个基于服务质量的风险函数和时间衰减因子棕,提出一种适合P2 P复杂环境的信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信任模型,文中研究的P2 P网络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自适应能力、更强的恶意节点检测能力,以及更优越的反馈信息聚合能力,对P2 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平  邱劲  邱玉辉 《计算机工程》2010,36(2):141-143
为了解决P2P网络开放性和自治性带来的信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ossip算法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在估计节点的信任关系时引入时间退化因子,使用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Gossip算法传递消息、聚集信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有效地评估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提高查询效率,减少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4.
一种P2P电子商务安全信任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P2P计算成本低、交流方式更人性化等优势,在多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将P2P应用于电子商务,戍了研究热点。但是在完全分布式的P2P网络中进行电子商务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安全信任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票协议的P2P电子商务安全信任模型。经过仿真,显示本文提出的安全信任模型使交易的一方能通过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的计算,准确有效地评估交易的另一方,从而在以行业为标准划分的社区中建立起电子商务安全信任关系,同时可以防止各种恶意行为造成的信任攻击,解决了无历史纪录节点的信任这一难题,确保了电子商务交易的网络安全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动态性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P2P网络环境,动态信任模型是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P2P环境中的信任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消费节点对服务节点的信任,针对节点间的信息交换活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用评估模型,评估服务提供者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信用度变化过程;并引入风险机制,分析了P2P网络中节点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风险。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抗信用炒作和抗周期性欺骗。  相似文献   

6.
目前P2P是互联网上的一项主流应用,但是由于P2P网络的动态性和匿名性使得该项技术一直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基于节点信誉模糊度设计了一个P2P网络交易信任模型,根据节点的历史交易记录,结合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来统计该节点的信誉模糊度,并以此作为P2P网络交易的选择依据。节点的信誉模糊度会根据节点的行为来进行增减,实现动态的、合理的奖惩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信任模型在交易成功率、网络负载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很难通过传统的信任机制来建立,为了解决该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相似度的P2P网络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时间衰减函数和事务影响因子,提高了信任度计算的准确性,引入了评价相似度的概念,用于量化和评价推荐的可信程度。分析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恶意节点,提高P2P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移动P2P网络的开放性和松耦合特性使得节点恶意攻击行为普遍存在,而现有基于声誉的信任模型大都基于“信誉值高的节点评价推荐越可信”的假设,无法识别恶意节点动态策略性攻击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将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引入信任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社会距离的信任模型(SD2Trust)。该模型区分了服务可信度和推荐评价可信度,用多维结构同型性描述向量刻画节点网络地位和行为特征,根据社会距离确定推荐节点集和推荐信誉计算权重,综合信任考虑了诋毁风险。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对抗恶意节点动态策略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9.
李玲娟  姬同亮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00-2902
以改善P2P网络的安全性能为目标,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结构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信任机制的混合式P2P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工作机制。利用该模型可以在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P2P中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P2P具有无集中控制节点、节点对等自治和网络动态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实施访问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等网环境。首先对现有的对等网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在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的基础上,针对无法区分通过信任模型计算出相同结果的用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引入资源属性和用户属性来分别描述资源和用户,依据用户属性、信任模型计算出的数值、环境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用户角色指派关系,依据资源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角色权限指派关系,从而解决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中信任机制能够很好地检测和惩罚恶意节点,激励节点之间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网络协同进化机理的信任博弈模型,应用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了节点之间信任关系的长期演化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上说明了在P2P网络中应用此信任模型具有良好的演化稳定性及性能的整体最优性。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的匿名性、自组织性及高度动态性,使得基于P2P网络的病毒、木马大量流行,威胁网络安全,而信任机制能够有效缓解多种安全问题。针对现有信任模型的不足,提出在具有时间特性的DyTrust信任模型基础上,将空间特性纳入考虑,建立基于时空相关性的信任模型。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各种恶意行为。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的安全需求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信任评估模型,采用适当的信任评估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单纯欺骗、不作为、诽谤和联合作弊的安全威胁,但却不能有效地抵御Pseudospoofing和Pseudostheft攻击。在本文中,我们将可信计算组织推出的可信计算技术引入P2P网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P2P网络实体数字身份的创建和管理策略。新的信任模型在信任评估过程中贯穿着平台认证,很好地解决了P2P网络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下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推荐信任机制,引入正态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对信任度进行描述。提出一种对信任度进行概率分析的评估方法,可动态地适应用户的安全需求,减弱在多路径推荐中由于恶意实体推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信任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分析和模拟试验表明该模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解决P2P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服务资源的不可靠性使得用户难以安全有效的使用网络上的各种服务.参考社会学的人际关系信任模型,利用P2P网络建立基于信誉机制的服务发现模型,并利用Bayesian方法对服务节点的信誉度进行合理评估,从而设计出安全实用的服务发现算法.仿真结果证实,提出服务发现算法能够充分地利用P2P网络的高效性对可信的服务资源进行发现,促进服务节点间的交互,并能有效保障用户在可信方面的服务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群组的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 P2P 网络中存在的多种恶意行为,提出一种基于群组的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采用分组策略,引入直接信任度、组内信任度、组间信任度及多种控制因子来计算节点总体信任度,提高了信任机制的可靠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抑制多种恶意行为,提高系统成功交易率,使节点之间更有效地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重复博弈的P2P网络信用管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自组织特性是P2P网络的基本特征之一,管理模式的自组织使得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模型难以建立.当前基于节点全局信用度模型的分布式算法存在时间复杂度高、报文通信量大等不足,因而对其所能应用的P2P网络的规模存在限制.提出一种基于非合作重复博弈理论的信用管理模型RGTrust,在P2P网络参与节点是理性且自私的假设条件下,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说明了应用RGTrust信用模型方案的P2P网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整体性能的最优性,并且信用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及报文通信量远低于其他信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