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我国当前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与电力市场的协同关系,构建了关于消纳量市场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给定条件下不同消纳量权重制定方案对消纳量市场、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以及市场电价的影响。以云南省非水可再生能源为算例的模拟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实施以后,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市场及电量市场对不同的政策情景反应不同,但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和电量的价格都能够在经历一定时期的波动后回复到平衡状态,使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率维持稳定,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科学合理地设定各省各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是引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多学科协同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地区的实际网架与电网运行情况,分析具有波动性的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后对传统可控机组带来的影响,在碳排放配额实施的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最优权重指标测算方法,通过设立最优综合成本的系统目标函数以及不同考虑角度下的并行子学科,以系统学科与子学科循环迭代的方式寻找全局最优解,并以IEEE 118节点系统以及某省实际电网算例对所提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电世界》2017,(2)
<正>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年度监测和评价结果。2015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包含水电在内)消纳量为13 625亿k Wh,占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为24.5%。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2019年中国出台政策对各省级行政区域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超额消纳量交易作为各类消纳责任主体完成自身消纳量指标的重要补充方式,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超额消纳量交易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指出超额消纳量交易的机理。其次,系统性阐述超额消纳量交易市场体系的构成,包括消纳量的生成与分配、超额消纳量交易组织、绿证交易与超额消纳量交易的衔接、超额消纳量交易的结算与核算。然后,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领域的良好应用场景,部署基于区块链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凭证交易系统,支撑可再生能源通过参与市场交易实现充分消纳。最后,从规则制定、分配原则、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测算各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CO2排放量是分析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和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基础。文中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从二次能源终端消费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中国分省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方法。通过考虑二次能源的省际交易,特别是区域电网结构下的电力跨省调配,按能源终端消费量和损失量反推各省市的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由于国内能源资源分布和能源消费严重不均衡,存在大量的二次能源跨省交易,所提出的方法与传统使用一次能源消费量直接计算各省市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相比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的电能,其消费使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因此,电力消费强度和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是电力工业低碳之路需要考虑的问题。利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RIPAT),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测算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碳排放影响系数。研究发现,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比值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碳排放总量1.207%、0.901%以及?1.188%的变化,因此,在未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国民经济保持7%以上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应该从技术因素入手,通过提高电能占使用能源的比率、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的测算方法,针对湖北省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现状,对湖北省可再生能源消纳完成情况进行了核算。在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基础上,计算出2018-2020年含水可再生能源与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缺口。并结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实际,提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执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进入强制考核时代,建立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交易市场十分必要。针对各省面临的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设计了国家绿证交易市场和省级日前电力市场协调均衡机制。针对发电侧可再生能源电厂间的差异性,创新性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绿证核发评价体系用以指导可再生能源的绿证核发;从消纳考核要求出发,构建了省级日前电力市场出清模型与国家绿证交易市场出清模型,发电商和售电公司共同参与省级日前电力市场进行电量和绿证的直接交易;在国家绿证交易市场中,受到不同可再生能源消纳配额百分比的影响,售电公司通过竞价进行绿证的购买和售出;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1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进入强制考核时代,建立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交易市场十分必要。针对各省面临的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设计了国家绿证交易市场和省级日前电力市场协调均衡机制。针对发电侧可再生能源电厂间的差异性,创新性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绿证核发评价体系用以指导可再生能源的绿证核发;从消纳考核要求出发,构建了省级日前电力市场出清模型与国家绿证交易市场出清模型,发电商和售电公司共同参与省级日前电力市场进行电量和绿证的直接交易;在国家绿证交易市场中,受到不同可再生能源消纳配额百分比的影响,售电公司通过竞价进行绿证的购买和售出;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行业     
《国家电网》2016,(4):21
正能源局为各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制定"硬指标"经济日报报道,国家能源局近日明确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和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全社会用电量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  相似文献   

11.
能源资讯     
<正>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有了责任权重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安排,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对照2018年消纳责任权重开展自我核查,2019年模拟运行并对市场主体进行试考核。自2020年1月1日起,全面进行监测评价和正式考核。《通知》提出,将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售电企业和电力用  相似文献   

12.
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跨区域电力交易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机制,建立区域内多省份电源规划模型,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模拟不同方案对电源新建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区域电力交易能够影响区域内各类电源新建,降低发电行业的总成本和碳排放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制度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电源装机容量,但也会增加发电行业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政策背景下,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省级电力交易中心需要积极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通过编制合理、有效的月度电能交易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和政策的落实.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年度合同电量月度滚动分解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和决策理论,通过对影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考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完成难度和空气污染指数的双目标优化模型.除此之外,模型通过对剩余月份合同电量的整体优化,保证了电量执行的可行性和分配的公平性.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燃煤发电作为我国当前主导能源,其CO2排放在全社会占比较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掌握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在陕北、宁东、准东及哈密4个大型煤电基地内,选择典型燃煤机组,研究碳排放强度与机组类型、运行负荷、燃煤品质、空冷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CO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直接空冷机组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随着机组负荷下降,CO2排放强度呈现增大趋势;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硫分、挥发分等均会影响CO2排放强度,排烟方式、环境温度等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单位开展绿色低碳电厂设计优化及改造提供指导,为发电集团加强碳排放管理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提供路径,为电力调度部门优化负荷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新一轮能源政策的改革,构建适应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体系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下,首先以广东电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东电力市场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时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多能源政策协同下的市场框架,完善了消纳责任下的广东批发市场和消纳量交易市场体系;最后针对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出清模式和出清算法,并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需求侧灵活性机制及可再生能源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消纳路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问题及传统化石能源匮乏带来的挑战,各国陆续提出节能减排和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碳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实现碳减排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市场手段。作为CO2排放主要责任主体,电力系统低碳绿色转型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电-碳-配额制耦合将有利于更大程度上促进CO2减排与可再生能源消纳。首先,分析了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电力市场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之间的交互机理;其次,从交易机制设计、交易优化、市场交易技术等角度归纳电-碳-配额制耦合交易的研究现状;再次,阐述了碳市场及配额制的国内外实施现状与机制,反映各国减排政策环境;最后,梳理了当前国内电-碳-配额制耦合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堵点,对电力市场、碳市场与配额制协同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耦合交易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弃风弃光、补贴缺口等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逐渐暴露。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发用电侧各主体共同履行消纳责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文章归纳总结了国外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重点调研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市场的运行规则、交易组织、交易时序等内容。在充分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消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特点及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市场的发展难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子修 《电力建设》2000,21(9):1-11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弃风弃光、补贴缺口等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逐渐暴露。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发用电侧各主体共同履行消纳责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文章归纳总结了国外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重点调研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市场的运行规则、交易组织、交易时序等内容。在充分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消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特点及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市场的发展难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长期能源和电力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未来经济发展和主要行业产品产量,对比国内外分行业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的变化,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构建了中国中长期能源、电力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模型。分3种情景对2015、2020、2030年的全国能源、电力需求与结构以及碳排放进行了分析,测算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和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50亿t标准煤左右,全社会用电量7.7×1012 kW·h左右;3种经济发展情景下,均能实现2020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在非化石能源开发达到规划上限的条件下,能够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能够降低系统对燃煤备用机组和输电线路扩容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考虑到系统动力学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需求侧资源贡献度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分析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驱动关系;然后,构建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贡献度的测算栈流图,具体包括分布式发电优化负荷预测测算环节、提高供电可靠性测算环节、发电组合经济性测算环节、可再生能源消纳因子构建环节、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测算环节;最后,提出了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