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本文中,通过分析浪涌电压的产生,阐述了浪涌保护器(SPD)工作过程、防护等级的划分以及浪涌保护器(SPD)的设计、选择和安装;由于浪涌保护器(SPD)长期在过电压情况下工作,其自身也会受到较大侵害,因此为了延长浪涌保护器(SPD)的使用寿命,在本文中,我们也给出了浪涌保护器(SPD)自身的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2.
雷电过电压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危害用电设备安全及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干扰源。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每年因雷电过电压造成的损失占低压系统中所有损失的70%左右,作为主要传播通道的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防护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对于电源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提供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多采用安装浪涌保护器的(SPD)的方法,多数场合安装了两级或者是多级(SPD)。雷击浪涌保护器(SPD)级间的配合假设不协调,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雷击电磁脉冲沿入户线缆侵入建筑物内时,后面的保护设备打坏了而前面安装的浪涌保护器没有动作的情况,因此,对于探讨雷击浪涌保护器(SPD)级间的配合的原理并从中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终端设备的防雷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对于保障电气、电子设备免于雷击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电气、电子系统过电压保护,必须安装两级或多级合理能量配合SPD。针对SPD间能量配合问题,利用10/350μs波形对I类、II类SPD并联能量配合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当SPD间无专门退耦装置时,限压型SPD间的线路特性阻抗对于其间能量配合起到关键作用。当第一级SPD压敏电压高于第二级,且SPD间距离短、冲击浪涌电流较小时,SPD间能量配合失效。当冲击浪涌电流增大或SPD间间距增大时,能够显著提升两者间能量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用建筑尤其是大型机场航站楼类的大型民用建筑项目,信息电子设备使用量大,对雷电电磁脉冲过电压的防护要求很高,浪涌保护器(SPD)使用量很大,对SPD状况的监控非常重要。国内多家企业推出了SPD智能监控系统,更有公司推出了模块化的智能一体化集成SPD。本文结合实际设计项目,重点介绍了智能化议题SPD,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电涌保护器(SPD)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涌保护器(SPD)是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关键。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及安装是防雷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如不能正确的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或防雷器)就不可能起到保护设备的功能,甚至还会出现损坏设备和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因此,防雷与安全防护中的浪涌保护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数据中心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联结网格。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联结网格或等电位联结带连接。  相似文献   

7.
浪涌保护器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浪涌能量是造成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损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从电力设备的保护和电子设备的保护两个方面出发 ,展望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氧化锌线性电阻器及电子设备浪涌保护器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原环境对浪涌保护器的影响,探讨高海拔地区浪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电气间隙、放电电流、工频耐受电压和冲击耐受电压、温升、校验、SPD保护开关等选择要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集成度增加,电子设备越来越易遭受雷电干扰冲击,安装信号型浪涌保护器可以有效对电子设备产生保护效果。对不同结构信号浪涌保护器进行实验室脉冲测试,通过信号浪涌保护器的限压能力和分布电容对计算机串行通信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得到浪涌保护器最大电容与信号传输波特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不同信号传输电路中浪涌保护器的选用有实际参考价值,随着波特率的增加,浪涌保护器的最大电容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代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灾害防护现状,阐述了浪涌保护器(SPD)在现代建筑物中的应用,详细分析现代建筑SPD的设置依据与方法,以及阐述了浪涌保护器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莹 《建筑电气》2008,27(1):30-32
探讨雷电电涌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提出了对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SPD(限压型SPD、开关型SPD、复合型SPD)的选择,及信号系统电涌保护器(双绞线通信线路SPD、网络数据线路SPD、高频天馈线SPD)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被保护对象的地理环境,根据保护对象的气象条件作合理的雷电风险分析,实行计算机系统的SPD多级保护。  相似文献   

12.
低压供电系统中SPD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SPD的应用环境、主要组成器件特性等方面,对SPD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失效模式可分为压敏电压降低,压敏电阻短路,压敏电阻限制电压升高,在大冲击电流下压敏电阻炸裂、开路等。以氧化锌压敏电阻压敏电压相对于初始值下降10%作为劣化失效的判据,其长期荷电寿命符合阿仑尼斯(Arrhenius)反应速率模型,即Lm=exp(R/T-C),与温度,荷电率成反比。低压系统中产生的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供电系统电网质量差引起的长期电压波动以及低压供电系统中频频出现的雷击是导致SPD失效的外部原因。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脉冲寿命、长期荷电寿命和气体放电管的工频续流遮断能力设计不足是导致SPD失效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黄民德  李江 《建筑电气》2010,29(4):41-43
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多级分组管理SPD(浪涌保护器),在计算机算法设计中采用N叉树的数据结构,基于此结构,引入多线程机制实时轮询SPD运行状态,提高了防雷监控预警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安全性能的分析探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简述了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安全性能方面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暂态过电压(TOV)耐受特性;SPD的热稳定性及氧化锌压敏电阻片(MOV)的工频耐受性能。分析试验数据表明:①MOV应经过2ms方波和电老化全检筛选。②应根据脱离结构及热传导方式选择低温焊锡的温度,杜绝假脱扣和不脱扣。③应对SPD模块的填料进行更换,使其既达到阻燃的作用,又起到隔热的效果,为低温焊点的脱离提供必要的时间。④应在低温焊点表面涂覆助熔剂。⑤SPD模块上尽量少开孔(除泄压孔外),以达到控制火情的目的。⑥MOV最好使用纳米材料,以提高坯片成瓷后芯片的致密性。⑦提高芯片的电压-温度系数,以达到工频耐受性能。⑧SPD安装使用时,应尽量使用下线安装,以防止发生延燃。  相似文献   

15.
低压电涌保护器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标准的6kV/3kA的混合波发生器作为冲击源,采用单相低压配电系统作简单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长度的电缆与不同负载产生的反射与振荡现象,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载和不同电缆长度对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SPD)保护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纯电阻负载,负载阻抗增加到300Ω时,电缆长度应低于5m;增加到500Ω以上时,电缆长度应低于1m。对于纯电容负载,建议直接将负载与SPD连接,电容大于10μF时,可考虑采用50 m以上的电缆。对于阻容性负载,电阻值低于电缆的特性阻抗且电容不大于0.1μF,电缆的长度不受限制,被保护的设备上不会出现过电压;若电阻值大于电缆的特性阻抗且电容不大于0.1μF,电缆长度应限制在1m以内;若电容大于10μF,可考虑采用长度大于50m电缆。无法确定负载特性时,可采用零距离连接,即中间无连接电缆;若距离太远而无法直连,可以在15m左右的电缆后增加一级SPD,再直连负载,这时要求两级SPD能量匹配。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低压防雷及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低压防雷的两个组成部分:外部防雷及内部防雷。指出了低压防雷的主要产品——低压电涌保护器(SPD)在检测时,应注意合理选择防雷标准和雷电波形参数。认为外部防雷应采用10/350μs波形,内部防雷应采用8/20μs波形;注意SPD本体和连接件的性能以及SPD本体的耐受电流和续流熄灭能力,以免发生火灾事故;应合理布线以提高信号采集精度,尽量减小测量系统与被试品连接引线所围成的面积,根据需要在系统各单元输入端安装有选择性的浪涌吸收电路以及采用低通道滤波器滤除瞬变脉冲,防止电源和空间电磁干扰,尽量减小测量时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涌保护器(SPD)防护技术的普及,在线SPD数量越来越多.但安装多年的低压线路在线SPD的安全性能问题并未引起业主的足够重视。文章列举了在线SPD安全性能维护、检测的相关规范要求.探讨了实际在线SPD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在线SPD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架及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某办公楼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为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办公楼弱电系统遭受雷电浪涌脉冲波LEMP的侵袭为例,阐述了电浪涌吸收装置SPD在防治LEMP方面的工作机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并呼吁业主和设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SPD的应用,为确保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可靠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