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世界核电发展的历程,展望其光辉的前景,为促进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引证了美、法、日、英和加拿大等七国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阐明了政府重视,政策稳定和路线正确,是至关重要的,密切结合我国发展核电的条件、路线、安全、环保,对合理投资和反应堆型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以加速我国核电站的建设,使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安徽采油厂所辖油田块小层薄,属于典型的“小、碎、贫、散”复杂小断块油藏,高度分散的低压、低渗、低产复杂小断块油藏决定了油田开发高投入,原油生产高成本和高耗能。面对能源紧缺和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为了使每一口井都能做到有效开发,该厂立足厂情,结合实际,深挖科技和管理潜力,双轮驱动,有效地降低了综合能耗,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经济有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光伏电站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光伏电站传统的建设管理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与推广。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某光伏基地项目的建设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及施工进度管理方法相结合,研究出一套适用于超高海拔地区光伏电站建设的智慧化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打造了以业务为驱动、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施工进度管理方式,解决了传统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打破了参与建设各方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协同共享、智能分析、高效检索,以及GIS可视化呈现,降低了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管理风险,全面提升了施工进度管理效率,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该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可为管理者的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光伏电站数字化建设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在电站锅炉送引风机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侠  黄定忠 《上海节能》2009,(12):10-13
文章介绍了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的节能原理和特点,它在电站锅炉送引风机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节电效果,达到了安全、可靠、经济的目的,且操作维护方便、性价比较高,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二甲醚(DME)的特点,结合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其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替代民用LPG燃料和车用柴油燃料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基于DME为燃料相关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及主要障碍。通过与柴油、LPG、天然气的物性对比,就二甲醚的推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对二甲醚在燃料市场的应用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罗强  龚瑾 《中外能源》2008,13(4):83-86
介绍了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化工一厂,乙二醇装置的现状。从规模、技术、市场三方面论证了装置改造的必要性。从平衡原料乙烯的需要、发展下游产品的需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及技术经济上分析了装置改造的可行性。制定了停产乙二醇,改产环氧乙烷的改造方案。改造项目的实施,既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又可使装置的蒸汽用量、冷却水用量、总用电量降低,装置能耗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火灾可燃物热解与着火实验台上,对白桦、红皮云杉、蒙古栎、山杨、樟子松五种木材进行了热解燃烧试验,测定了各种木材在20~60kW/m^2辐射热流下的主要烟气成分,得到了在不同辐射热流下,各种木材的烟气析出规律,分析了辐射热流和样品密度对烟气析出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样品表面温度、失重速率和烟气析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螺旋管因水冷壁为对象,针对其布置特点和实际工况,在高压水回路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质量流速、热负荷、压力对临界干度影响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倾斜管顶点、测点、底点临界干度的预报公式。同时,对干涸后的传热作了细致的试验研究,充分考虑了传热恶化后的热力不平衡,分别给出了顶点、测点、底点干涸后的传热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建更多的电厂,扩大装机容量。电力行业也在向大机组、大容量发展;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也越来越多;向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多为30、60、100万kW机组。由此,对新建电站锅炉的安装监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有效和妥善的处理,保证了施工质量,确保了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4,(7):F0003-F0003
1、取缔铸造产品生产 通过取缔铸造产品生产,购买大型专业铸造厂的产品,每年可节约20万元。2、改造取暖锅炉和饮水茶炉 2009年报废了燃煤蒸气锅炉,购置了一台5吨常压水暖锅炉,安装了除尘、脱硫设施.不仅保证了生产区、生活区冬季取暖要求.每年还少用煤30吨,少用水6100余吨,减少了污染,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1.
二甲基醚(DME)喷雾一般牧场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在高压环境下对二甲基醚(DME)喷雾一般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并与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是在定容燃烧弹上进行的,用阴影法通过高速数字摄影机拍摄了二甲基醚和柴油的喷雾发展过程,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喷雾过程图像再现。研究结果表明:DME的喷雾贯穿蹁距离比柴油小,喷雾锥角比柴油大;在喷雾自由发展过程中,DME的蒸发速度比柴油快;环境密度对DME喷雾特性的影响与柴油相似,即密度增大,锥角增大,贯穿距离减小。在燃烧室壁面附近,柴油的喷雾锥角迅速增大,而DME喷雾锥角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双脉中激光全息术对柴油机喷雾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尧清 《内燃机学报》1993,11(4):292-297
本文介绍利用双脉冲激光全息术研究柴油机喷雾油束的宏观运动瞬时速度和喷雾粒子的微观运动速度。得到了节流轴针式油嘴雾油束在喷射开始1ms内宏观速度分布规律的新认识,并给出了喷雾粒子微观运动轨迹照片,讨论了喷雾粒子场的微观速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types of fuel spray and a hot porous medium is studied numerically by using an improved version of KIVA-3V code. The improved KIVA-3V code is incorporated with an impingement model, a heat transfer model and a linearized instability sheet atomization (LISA) model to model the hollow cone spray. An evaporating fuel spray impingement on a hot plane surface was simulated under conditions of experiments performed by Senda to validate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KIVA-3V code. The numerical results conform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or spray radius in the liquid and the vapor phases. Computational result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wo types of the fuel spray and the hot porous medium show that the fuel spray can be split, which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quick evaporation of fuel droplets and mixing of fuel vapor with air. The possibility of fuel droplets from hollow cone spray crossing the porous medium reduc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solid cone spray, with the same initial kinetic energy of fuel droplets in both injection types.  相似文献   

14.
进气涡流比对直喷式柴油机油束碰壁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空气运动对油束碰壁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型直喷式柴油机中,燃油壁面喷射的反溅作用是燃油雾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油束在碰壁过程中,其锥角及贯穿速度均发生变化。不同的进气涡流强度,壁面油束的形状及其发展速度均不同,顺涡流方向壁面油束的扩展速度较快,随着涡流强度的增加,壁面油束只出现在顺涡流方向。空气涡流对燃油与空气混合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油束与燃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燃油喷过程及气缸内喷雾特性的统一计算模型。考虑了燃油喷射、气缸内空气运动和燃烧室结构对喷雾贯穿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Malvern粒子分析仪在较大的喷射压力范围内对喷射终止后油束内部的燃油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测量研究。研究发现,在喷油结束后油束尾部存在着由滴径很大的油滴群所组成的浓燃油区,其索特平均直径均大于喷油持续期内喷出的燃油。这部分燃油混合的相当缓慢,在本试验范围内,其完全消失的时间均在2ms以上,可以认为停喷以后油束尾部燃油的混合方式主要受油滴的蒸发和扩散所控制,而油束前端混合主要受卷吸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不同的雾化模型对定容弹中燃油喷射和雾化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着重探讨亚网格尺度湍动能,特别是燃油喷雾所诱导的亚网格湍能源项对液滴运动和喷雾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亚网格气相湍动能对液滴弥散速度乃至喷雾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工况条件的模拟计算对喷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与相关的实验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KH-RT破碎模型要优于MTAB模型,湍流弥散效应和亚网格湍动能喷雾源项对燃油喷雾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作用均是减少喷雾贯穿距,使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其中,湍流弥散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双层分流燃烧室内空间利用和喷雾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视化方法测试了不同喷油参数条件下3种双层分流燃烧室内的燃油喷雾扩散过程,探讨燃烧室的碰撞台、燃烧空间容积比例、燃烧空间形状等结构特征以及喷油压力和喷油正时等喷油参数对燃烧室内空间利用和燃油喷雾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压力和提前喷油正时均增大了燃油喷雾的分布范围,提前喷油正时使燃油喷雾更早地进入了顶隙空间,降低了燃烧室结构对燃油喷雾分布的影响,但燃烧室的空间利用率下降;降低碰撞台位置和增大上层燃烧空间容积有利于燃烧室顶层空间的利用;剥离面可以促进下层燃烧空间内燃油喷雾的扩散;上层燃烧空间采用凸圆弧底面使燃烧室顶层区域在较早喷油正时时获得了较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利用激光衰减法,研究了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燃油雾特民生,特别是在缸内空气运动对燃油喷雾特性影响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狭小的燃烧室内,自由喷雾得不到充分发展便得快与燃烧室壁面发生碰撞,故油束的锥角比较小,燃油的密集程度比较高,受空气涡流吹拂而发生弯曲的程度很小,较强的空气涡流会降低喷雾的贯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