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味精生产中,结晶过程是非常重要韵环节。制晶体味精操作适当,则可使味精正常长大,几何形状好,提高成品率,避免重复结晶,缩短生产周期。本文总结了开发99%晶体味精新产品浓缩操作的实践经验,愿提供点滴体会,以供参考。一、品种1.晶种质量晶种质量差,晶种本身大小不齐,晶不结实。晶种分筛不净、夹带细晶会造成结晶味精晶形不齐有大小头等异常情况。晶种是制造好的结晶味精的关键,要选择整齐结实、大小均匀的好结晶作晶种。  相似文献   

2.
味精的起晶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味精的起晶新方法赵茜,于淑娟,高大维(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广州,510641)在工业生产中,使溶液产生晶核,就叫起晶,也称成核,起晶的方法有下列三种[1],即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以及晶种起晶法。现在味精生产中晶种的制备是单独做大结晶[2],经...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我国的味精生产一直沿袭以纯碱中和制取谷氨酸钠的工艺。谷氨酸是两羧基氨基酸,在与纯碱中和产生谷氨酸钠的过程中,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大量泡沫,使热量挥发,造成浪费。同时,由于中和液起泡外溢,常使生产中断,影响中和速度和纵作时间。工厂一般采用植物油进行消泡,但油与碱起“皂化”反应,产生乳浊液。该乳浊液只有靠蒸馏或萃取才能除去,靠过滤是无法分离的,因此,常常带入味精  相似文献   

4.
王睿  王倩  赵轩  林樟楠  丛威 《中国酿造》2022,41(10):213
该研究建立了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味精生产中10种有机酸的方法。对味精实际生产中不同工段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就味精生产中焦谷氨酸的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Organic acids-250/7.8有机酸柱和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当淋洗液为1.0 mmol/L硫酸和7%乙腈、柱温为20 ℃、流速为0.3 mL/min时,能将柠檬酸、酒石酸、丙二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富马酸、甲酸、乙酸和焦谷氨酸在35 min内分离和定量。10种有机酸在对应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可达0.9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1%,回收率为92.1%~106.2%,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焦谷氨酸产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谷氨酸转晶过程和味精结晶过程产生量最多,谷氨酸损失率达7.6%。该方法为味精生产中有机酸的监控和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氨基酸生产中,谷氨酸作为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氨基酸,在企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L-谷氨酸晶型分α-晶型和β-晶型两种,α型为斜方六面晶体,结晶体纯度高(90%以上),颗粒大,易沉淀分离;β型为粉状或针、鳞片状,颗粒小,质最轻,结晶时常悬浮于发酵液中,纯度低(50~80%),不易沉淀分离,大大影响提取收率并影响后道工序(浓缩结晶)的收率.如何使生产晶型更适合提取,从而提升提取质量,是企业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对谷氨酸提取过程中影响晶型形成的因素进行总结,通过生产控制期望得到满意的谷氨酸结晶。  相似文献   

6.
采用谷氨酸转晶工艺替代传统的结晶工艺可提高味精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谷氨酸转晶后结晶工艺,实现味精降耗增效、提高生产产能。  相似文献   

7.
二次结晶谷氨酸纯化工艺研究Ⅰ:转晶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等电母液中蒸发结晶得到的二次结晶谷氨酸,其硫酸铵、色素等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精制生产味精,转晶是提高二次结晶谷氨酸质量的途径之一。实验研究了转晶温度、pH值、转晶料水比等因素对谷氨酸转晶的影响,得到比较理想的转晶条件:转晶温度95℃,pH值4.5,转晶料水1∶2.5,活性炭添加量为1%(1g活性炭/100g二次结晶谷氨酸)。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味精生产工艺会导致味精颜色发黄,末道所生产的低含量味精无法销售,精制所产生的母液量偏大,从而影响精制收率,致使各原辅料单耗增加,味精的成本增加,采用谷氨酸转晶工艺替代传统的结晶工艺,通过近五个月的生产实践,味精的晶体亮度比传统工艺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且转晶后各原辅料的单耗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产能,相比较传统的工艺提高幅度很大。要想实现产能,技术指标的最优化,必须控制转晶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工艺参数,保证系统物料平衡,减少物料积压,维持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部分味精市场对细长味精的喜好,文章主要从晶种和结晶操作的角度作了一些尝试和论述,并对细长的晶体味精作了符合实际的生产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味精,又称味素,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已成为食品、菜肴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近几年来味精产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1986年我国味精产量已达7万多吨,除内销外,还远销国外。我厂生产的西湖牌99°结晶味精,在1986年11月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曾获得金奖,这与味精的优质是分不开的。味精质量除了内在质量—谷氨酸钠含量、含水量、氯化物、透光率及食品卫生指标—砷、铅、铁、锌等重金属含量符合要求外,外观质量也是一个极重要的指标,影响到感观和消费心理,当然也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好的结晶味精洁白如玉,光亮度好,晶型整齐,大小均匀,惹人喜爱。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辅材料的关系或操  相似文献   

11.
味精分离采用传统的上卸料或下卸料转鼓式离心机分离味精,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员劳动强度大,味精分离后人员同物料接触而产生二次污染的现象,难免会造成质量投诉或事故,使用改造后的自控刮刀离心机分离味精,实现了味精分离的自控化,减少味精分离过程中二次污染的现象、提高味精质量,减少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酸生产提取工艺一直是各厂家关注的生产环节,目前工艺中,谷氨酸变晶母液一般用来蒸发浓缩后水解,水解液与离交高流混合后进入等电系统.本文对谷氨酸变晶母液及味精精制过程产生的味精母液的生产利用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随着味精行业的迅速发展,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对结晶味精颗粒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晶形,提高罐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销售、扩大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要生产出好的晶体,得精益求精,要求非常严格,可说是一环扣一环,环环是关键,第一步得把好谷氨酸质量关,其次是中和脱色工艺条件、脱色液质量关,最后把好结晶工艺条件和操作、产品晶形关.下面以试验罐生产实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并谈谈这些关键工艺对精制(浓缩结晶)的影响和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味精应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但有些厂家出售在市场上的味精打开包装袋。即能闻到一股难闻的酸味。其实这种气味。就是味精生产过程中感染了杂菌。它不仅影响味精精制收率,更主要产生一种刺鼻的臭味或酸味影响产品质量。一般湿味精不容易闻到。经烘干后包扎,打开就能闻到。记得过去商业部味精质量评比,第一项检查项目,就是将送样味精置于平板中。各评委打开平板即“闻”,若味精有异味,立即取消评比资格,作为不合格产品。几十年来全国从河南、重庆、浙江、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酸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从发酸液中提取谷氨酸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提取收率、味精质量及味精生产的效益。谷氨酸结晶形态一般可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谷氨酸(α—GA)是生产味精的理想结晶,光泽度好、颗粒状、纯度高、质量重,谷氨酸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16.
宋炜  王瑶 《甘蔗糖业》2005,(4):39-42
本文研究了在α-型谷氨酸转晶生产上处理末次味精母液的工艺,pH4,6、谷氨酸含量为45%的α-型谷氨酸晶体、末次味精母液与水的混和悬液升温至70℃,并恒温搅拌38min可完成α-型谷氨酸转晶过程,经过滤及60℃左右的水洗涤可得到洁白的β-型谷氨酸晶体,其一次转晶收率达到83%,转晶母液再经一系列处理进行循环回收,达到有效去除因发酵过程中添加糖蜜带来的色素和母液因温度升高增加的色素,提高结晶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味精厂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有职工700多人。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生产经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稳步发展,是轻工业部生产味精的骨干厂家之一。可比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味精行业先进水平。 “红玫瑰”牌味精是这个厂的名牌产品。含量99%的结晶味精荣获国家金质奖,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盐田老卤等高镁卤水中的主要盐组分是MgCl2,夹杂着少量NaCl、KCl等物质,属于难分离的共饱和体系。为打破共饱和卤水的分离限制,文章将老卤转化为高温介稳态的MgSO4尾卤,通过“介稳—稳态”相态转换分离出过饱和态MgSO4组分。定量考察了降温速率-0.14℃/min时静态分离、-0.14℃/min时搅拌分离、-2.73℃/min时静态分离等三种工艺条件下MgSO4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0.14℃/min静态及搅拌条件下得到的结晶镁盐纯度均可达到97%以上,而-2.73℃/min静态条件下结晶镁盐纯度为93.16%~95.46%,说明缓慢的降温速率更有利于分离镁盐,且搅拌对结晶盐纯度没有影响。增加搅拌时,析出的结晶镁盐不具有良好的晶型、呈细砂状,但是搅拌显著加快了镁盐的结晶析出,结晶时间从静态的6.5 h缩短为4.7 h。据此,在高镁卤水变温分离中可优选-0.14℃/min静态分离的工艺条件以获得晶型较好的高纯度结晶镁盐产品,在不考虑晶型情况下可利用搅拌加快结晶进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味精工程精制车间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入手,探讨了我国味精生产企业污染物的治理,从味精结晶工艺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料液梯次循环式生产细长晶味精和粗壮味精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实现正常生产所要控制的重要指标,即含量浓度比.重点论述了生产细长晶和粗壮型味精的操作要点,介绍了细长晶味精和粗壮型味精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