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厌氧超滤膜反应器截留分子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板框式超滤膜组件构成的完全混合厌氧生物反应器对高浓度食品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以及截留分子量对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响,膜材质为聚醚砜(PES),截留分子量为20000 ̄70000u。试验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恢复也呈现不同的趋势;对SS均能完全去除,对细菌的截留率均能达到99.9%以上,对COD,色度的去除有所差异,截留分子量愈小,去除率愈高,但差异不是很大。根据试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处理石油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0 kD的聚砜(PS)超滤膜处理石油微污染水源水,并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去除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水浓度下,30 kD和100 kD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石油的去除率分别在85%和82%以上;在不同pH下,30 kD和100 kD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的去除率分别在84%和81%以上;在不同温度下,30 kD和100 kD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的去除率分别在83%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浸没式超滤膜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浸没式超滤膜技术在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在分析絮凝剂质量浓度确定、原水池清理、膜丝表面沉积物处理、膜丝反洗断裂的预防等技术应用控制要点后,重点考察了超滤膜技术对原水浑浊度、SS、COD、TP及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技术对城镇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及出水水质明显优于污水处理厂原砂滤处理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国内城镇污水回收利用提供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膜污染是制约浸没式超滤膜高效处理高藻水的关键,合理优化超滤反冲洗策略有助于改善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为此,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150~300 ku的超滤膜过滤高藻水,探究不同反冲洗方式及排空周期等条件下跨膜压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气洗在控制跨膜压差增长方面比单独水洗表现得更好;气洗强度越大,跨膜压差的增长速度越慢,当气洗强度为60 m3/(m2·h)时对跨膜压差的控制效果最佳。增加反冲洗强度可能会加剧藻细胞的破裂,造成膜池中蛋白质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增加。增加膜池排空周期可减缓跨膜压差的增长,当排空周期为12 h时对跨膜压差的控制效果最优。低强度的气水联合冲洗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这可能与膜表面黏附的污垢减少以及膜池中颗粒物的尺寸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5.
《施工技术》2001,30(2):56
该净化技术的超滤膜采用纯物理净化截留分子量为1~10万,孔径为0.01μm,可完全截留细菌、铁锈、大分子有机物、藻类、胶体等。整机耐压:0.3~0.5MPa,额定通量:工业膜组件≥1.8t*h*m\+2。应用于家庭、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场所的自来水净水处理。在水质特差地区或农村需加预滤器。 技术依托单位:海南省海口立升饮料设备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针对污水再生超滤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以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出水为原水,通过对比紫外/次氯酸钠处理前后有机指标、膜通量及膜污染的变化,对该工艺作为超滤预处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次氯酸钠预处理对大分子(>100 kDa)有机物去除率为96.02%,优于其他分子量有机物;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为21.32%,优于亲水性有机物及过渡亲水性酸。原水未经预处理直接采用超滤膜过滤时,膜污染阻力快速升高至2.52×1011m-1,可逆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69.84%;经过紫外/次氯酸钠预处理后超滤膜的总污染、可逆污染和不可逆污染膜阻力分别降低了50.40%,69.31%,6.58%,膜比通量提高了10.17%。紫外/次氯酸钠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有机物,降低其对膜单元的污染负荷,从而缓解超滤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纳滤浓缩液中HS纯度达80%以上,可资源化程度较高,选择适宜孔径的超滤膜可对其进行有效分离.选择切割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膜,研究在不同压力(0.2、0.3、0.4、0.5 MPa)和不同浓缩比(2、5、10、15、20)条件下对HS的截留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和浓缩比的增大,HS截留率均呈下降趋势,其高低主要受FA截留效率的影响;当驱动压力为0.3 MPa、浓缩比为10时,分离效果较为适宜,HS截留率为39%,纯度为69%.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不同材质超滤膜在化学清洗过程中膜老化的情况,并分析了膜老化过程对3种超滤膜的表面亲疏水特性、膜分离性能、机械稳定性和膜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清洗强度的增强,超滤膜的水接触角降低,亲水性能得到提升;纯水通量提高,但对腐殖酸的截留能力下降;膜的机械稳定性降低。PVDF膜表现出最佳的耐氧化性能,处理高负荷的天然水源水时,可以在多次化学清洗后维持膜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滤工艺处理东江水源水,通过炭泥回流超滤和直接超滤中试研究发现,尽管炭泥回流预处理可以减缓膜污染,但效果并不显著。反冲洗为缓解膜可逆污染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反冲洗的优化,可以有效缓解膜污染。通过正交实验对气洗强度,水洗强度,水反洗时间,气洗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气洗强度为48 m~3/(m~2·h)、水洗强度为80L/(m~2·h)、水反洗时间为5min、气洗时间为5min。对于不可逆污染,可以通过化学清洗来恢复超滤膜性能。采用NaOH和NaClO相结合的化学清洗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的清洗效果最好,跨膜压差恢复率为94%。  相似文献   

10.
膜污染一直是阻碍超滤工艺应用的瓶颈性难题。通过超滤试验研究了天然水中钙离子浓度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浓度增加促进了超滤膜跨膜压差的增长,同时加重了超滤膜的浓差极化阻力、水力可逆阻力和水力不可逆阻力。此外,钙离子浓度增加会加强超滤过程的浓缩效应,并促进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钙离子浓度提高提升了有机物Zeta电位,增加胶体粒径尺寸,进而提高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率。同时,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洗脱液中腐殖酸类和蛋白质类有机物的浓度,说明钙离子能够强化有机物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超滤膜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1.
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对毛线清洗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处理洗毛废水,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高效新型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洗毛废水离心萃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心萃取法回收洗毛污水中的羊毛脂的试验研究,探明了该工艺的水力学特性、传质特性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找到了离心萃取法处理洗毛污水的适宜的工艺流程与最佳操作条件,使该工艺具有工业实用性。 离心萃取法比传统的高速离心法可提高羊毛脂回收率一倍左右,出水可循环回用于洗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超滤膜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发展现状、技术进步、市场占有率及行业监管需求等。目前,超滤膜过滤(CMF/SMF)和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多个领域,是水资源再次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国内市场迅速增长。我国超滤膜材料在关键技术上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多项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具有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行业标准和产品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制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滤工艺处理地表水的物理反洗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不同运行条件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效果,从而确定超滤膜处理地表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超滤膜运行通量的增加,跨膜压差的增长加快。在20和25L/(m~2·h)通量下处理地表原水,反冲洗强度为过滤通量的2倍、曝气强度达到80~100 m~3/(m~2·h)时,超滤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长期运行的超滤膜污染特性及污染物组成,采用东营南郊水厂一期超滤膜工艺中已运行7年的旧超滤膜与新超滤膜进行对比,分析了膜通量、跨膜压差及运行成本的变化,对膜断面形态及膜丝内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经长期运行后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明显变差,出现了累积性的膜通量下降、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变大等现象,更换超滤膜更符合经济性。亲水性的低分子质量有机物、腐殖酸类、蛋白质类和色氨酸类等是截留的主要污染物。长期运行的超滤膜附着的Ca CO_3、铝和硅含量明显高于新膜,化学清洗分别仅可去除约62%、28%和37%,造成Ca CO_3、铝和硅在超滤膜表面及内部的持续性沉积;化学清洗过程无法彻底消除长期运行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化学清洗后附着在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染物颗粒数量显著减少,但仍有部分污染物颗粒残留在膜孔内。  相似文献   

16.
用截留分子质量为 15× 10 4u的超滤膜处理河水 ,对影响膜透水性能的操作条件以及造成膜污染的物质进行了分析。近 2年的运行结果表明 ,超滤膜对浊度、总铁、总锰以及细菌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经对污染膜的检验分析 ,发现膜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由高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污染层 ,使得透水率下降 ,而反洗很难使其剥离 ,因此对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无机污染物进行预处理可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滤法处理造纸化机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超滤法处理横化机浆废水及影响超滤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20000u的聚醚砜膜适于处理SCMP废水,清洗后膜的通量可恢复98%。  相似文献   

18.
自制氧化石墨烯(GO)与纳米TiO_2复合改性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简称GOTiO_2改性PVDF膜),测定其表面功能特性,考察其对微污染物腐殖酸(HA)的截留特性与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GO-TiO_2改性PVDF膜的静态水接触角下降为38. 6°±1. 2°(原膜为80. 6°±1. 8°),表面亲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改性后膜表面富含大量的—COOH、—OH等亲水性基团,亲水性表面为GO-聚酰胺-TiO_2复合结构。GO-TiO_2改性PVDF膜的通量衰减率得到显著改善,其通量总衰减率下降到35. 6%(改性前总衰减率为51. 2%);改性膜不可逆衰减率大幅下降,约为原膜的1/4。改性膜抗污染性能明显改善,其对HA的静态吸附量由改性前的295. 0 mg/m2下降到158. 6 mg/m2。水力反冲洗能使GO-TiO_2改性PVDF膜的通量恢复率达到94%,而原膜只有69%。GO-TiO_2改性PVDF膜的截留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对HA的截留率从81. 0%上升到90. 1%,过滤周期延长了约2. 5倍。  相似文献   

19.
浸没式超滤膜应用于北京市北控沙河再生水厂工程,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考察其对市政污水深度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稳定运行,产水水质稳定。长期运行数据显示,跨膜压差稳定在20~50KPa之间,针对性CIP清洗可确保CIP清洗周期长达6个月及以上;浸没式超滤膜对浊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达到0.1NTU以下,而且出水SDI低于2.5;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吨水药耗成本约0.01~0.015元,吨水耗电成本约0.02~0.03元。  相似文献   

20.
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技术与装备在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和市政供水达标深度处理方面均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新开发的嵌入线增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所制成的膜组件用于浸没式超滤和膜生物反应器,不会产生常规中空纤维膜的断丝现象,较大程度地保证了运行过程中出水的澄清度,保障了处理过程实现长期运行的可能性。介绍了嵌入线增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在给水深度处理和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所开发的嵌入线增强中空纤维膜及其组件具有较高拉伸强度,保障过程运行的稳定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