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宁夏爱伊河是利用青铜峡河西灌区的有利地形和已有排灌现状,扩整而成的一条穿越银川、沙湖至黄河口的河道,是宁夏引黄灌区高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爱伊河灌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具体策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精细调度;规范水费改革,鼓励水权转让;加强退水净化,防范水资源污染;保障湖泊生态需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弘扬引黄灌溉文化,开发水利生态旅游;依法治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利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意义重大。从文化视角分析水利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指出水文化、水利工程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水利旅游资源的三大文化组成,并据此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塑造文化特色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一、爱伊河概况爱伊河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河西灌区总排水干沟改扩整工程后,结合伊斯兰特点重新命名的,集沟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灌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部分排水干沟、支干沟,由于机构不健全,维修资金短缺,管理滞后,淤积严重,遇到雨、山洪还因排  相似文献   

4.
王恒军  何震 《治淮》2015,(4):58-5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已由单纯的水利工程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和节约保护等方面转变,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已形成不可逆转的潮流。一、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的概念与特点工程水利就是以兴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手段,以达到消除水害和利用水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它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等诸方面的发展长期产生着影响。水利信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自然、改造自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渗透着社会科学内涵。水利信息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雨水情、汛旱灾情、水量水质、水环境、水利科研、水利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法制建设、水利管理等信息。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事业各项活动效率的过程。水利信息可借助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赵肖肖 《人民黄河》2020,42(1):159-160
<正>水利工程旅游资源指可实现旅游吸引功能的水域景观和水利工程景观。我国已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00余处,全国各地水利风景区建设及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对促进地方相关产业及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仍旧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科学准确地分析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吸引就无旅游,作为水利旅游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水利旅游吸引系统研究》一书在回顾我国水利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水利旅游吸引力研究为主线,对  相似文献   

7.
广西河流众多,水量丰沛,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区内水库、电站、堤防、灌区等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是水利工程建设大省,拥有极其丰富且优质的水利风景资源,但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对广西水利风景资源的调查,并根据相关规范,对192个有潜力挂牌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水利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水利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生态旅游是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两者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基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出开发水利生态旅游发展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平等公正原则,探讨了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宣传与弘扬水文化、积极推行绿色营销、倡导低碳化的旅游方式、强化生态化管理、注重民生水利建设、实施生态导向的政策法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等水利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为保障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高效顺利实施,研发了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借助该系统,准确获取和处理了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和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各类普查对象的空间数据,全面集成了与水有关的资源环境、水利工程和社会经济等水利普查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程水利是以修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治水措施的治水思路和方略。资源水利则是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要目标的治水思路和方略。1 工程水利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建立初期,水利工程设施薄弱、水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以修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措施,筑坝防洪、蓄水发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从美国科罗拉多河看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可以说是美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典范,其河流特性与水资源状况与黄河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在比较两河异同,总结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后指出:应系统、全面、综合、辩证地看待黄河水资源问题,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大系统和水资源自身的小系统;逐步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法制体系,加强水资源全流域统一管理;利用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等相导和鼓励流域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流域外调水要  相似文献   

12.
河流源头水资源保护是整个河流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文中通过对沁河源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沁河源头水资源量逐年衰减,水体质量逐渐变差,水环境逐年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沁河源头水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长江、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路遥  荣艳淑 《水资源保护》2012,28(1):46-50,70
利用1961—2010年长江、黄河源区22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长江、黄河源区的气候特征,用降水与蒸发的差值作为水资源量的代表,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降水、气温和蒸发都有明显变化,尤其是近20年有明显增加趋势,但是两个源区的变化并不一致,黄河源区水资源量一直呈波动变化,而长江源区在最近10多年水资源量有明显增多现象。降水增多可直接增加水资源量,但是气温升高会促进蒸发,导致更多的水资源消耗,因此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可相互抵消对水资源的影响,这是黄河源区水资源量变化不大的原因。但是近10多年长江源区气温显著增加,导致更多冰川融化,这可能是近年来长江源水资源量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京津水源地生态与水资源补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研究建立潮、滦河流域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在研究丰宁潮、滦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程度、危害、治理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潮、滦河流域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党河水环境特征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党河水资源形成和演化特点、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开发利用中引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保证党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强化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等生态型低耗水产业,并尽快实施引哈济党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对国外河流健康问题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刘恒  涂敏 《中国水利》2005,(4):19-22
人类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够或滥加利用,一些河流出现污染、断流等现象,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失去了河流的自身价值,危及河流的健康生命.河流健康生命问题本质上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过度开发和轻视保护水资源所造成的,因此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关注河流健康的问题.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健康河流委员会".针对国外在河流健康方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综合归纳,并搜集了一些维护河流健康的个例.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总结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工程体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围绕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出增加洪水资源和再生水利用,新建和扩建水资源拦蓄工程及 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及水环境重 大问题的研究等建议,以便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成果  姚党生 《人民黄河》2005,27(3):38-39,48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①完善黄河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②进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③加强水量水质统一监测;④建立水量水质联防队伍;⑤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⑥开展洪水资源化研究;⑦开展污染物在汇流面上的运行规律研究;⑧加强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污工作;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⑩加强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以流域为单元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客观必要性。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的流域,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黄河流域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法规,强化流域管理机构水行政执行能力,注重公众参与,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切实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流域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特性构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判指标,包括流域水资源承载指标、压力指标及承载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对于评判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