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热镀纯锌(GI)及合金化模拟后的锌铁合金镀层(GA)沉没辊沟槽印缺陷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合金化对沟槽印缺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I沉没辊沟槽印缺陷位置存在Al含量略高,锌渣颗粒残留、锌铁合金相爆发组织,基板表面轻微擦伤等典型微观特征;经过合金化之后,缺陷位置Al含量依然较高,同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爆发组织,导致锌层局部偏厚,但由于发生了锌铁扩散,锌渣颗粒及基板表面的轻微擦伤消失。  相似文献   

2.
热镀铝锌钢板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能力、良好的光热反射能力等,在建筑、家电等行业广泛应用。宝钢生产的热镀铝锌钢板表面存在垂直轧制方向的横向条纹缺陷。横向条纹缺陷是由于锌锅内稳定辊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带钢通道线位置改变,引起气刀距离变化、镀层厚度变化,宏观呈现条纹。稳定辊的打滑,导致摩擦力矩、摩擦偏角的变化,使稳定辊位置发生变化。铝锌液密度小,使得铝锌锅内的稳定辊处于游离的不稳态,打滑不断重复发生。一定范围内,锌层厚度越厚、带钢规格越厚,横向条纹越明显。通过提高辊面粗糙度、采用空心辊等可以解决横向条纹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3.
镀锌板表面出现条状锌凸起,通过现场试验跟踪以及金相组织分析,发现出现凸起的地方基板都存在裂纹、划伤等缺陷;根据晶体结晶形核和生长理论,初步分析由于基板存在缺陷,使锌液在此处结晶时,极易形核和生长,造成镀锌板表面出现条状凸起。  相似文献   

4.
热镀锌带钢表面"抬头纹"缺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 《四川冶金》2002,24(4):6-7
通过对小锌花热镀锌带钢表面出现的“抬头纹”缺陷的分析,指出了导致小锌花热镀锌产品“抬头纹”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锌液中铅含量的降低,锌液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导致锌液对钢带浸润变差所致;并提出了控制“抬头纹”缺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某热镀锌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产生锌渣缺陷。通过分析锌渣产生的机理,进一步研究锌渣的成因,在工艺技术参数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有效的控制锌渣缺陷的生成,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对其它产线该缺陷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锌渣缺陷一直是困扰热镀铝锌厚板生产表面质量控制的难题。锌渣缺陷的宏观形貌呈片状,对其进行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片状锌渣为锌灰导致,而非常规认知的锌锅内的浮渣和辊系结渣引起。通过对片状锌渣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并结合梅钢热镀铝锌产线的工艺特点,提出了片状锌渣缺陷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流纹缺陷是镀锌家电板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经常出现的缺陷。为提升产品质量,唐山国丰钢铁公司对产生锌流纹的因素进行了Pareto分析。认为了带钢抖动、气刀工艺参数调整不当及锌液中铝元素含量超标是造成流纹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PDCA循环对气刀工艺参数不断优化,同时对锌液中铝元素含量及带钢抖动制定措施加强管控,镀锌家电板表面流纹缺陷已基本解决,产品合格率达99.7%以上。  相似文献   

8.
魏晓玲  吴斌 《甘肃冶金》2013,35(5):32-35
通过研究锌电解阳极泥的性质、特点,选择合理的"脱锌"流程,并且开展试验研究,重点考察温度、液固比、时间、搅拌方式以及洗涤方式对洗锌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综合试验确定适合实际生产的工艺控制条件。研究证明:锌电解阳极泥洗锌后渣中的锌含量降低到0.1%以下,锰、铅、锶和银的品位都得到了提升,锰还是以二氧化锰的形式存在于洗锌渣中,锶和钙以硫酸盐形式存在,洗锌工艺过程中不存在三废问题,锌的回收率超过97%,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热镀锌锌渣缺陷形成机理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锌渣缺陷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梅钢的具体情况,从工艺上提出减少锌渣缺陷产生,提高镀锌板表面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久发 《武钢技术》2010,48(3):54-57
主要介绍热镀锌钢板镀层表面存在的诸如与钢基板、化学清洗、退火炉、锌液、气刀、平整等有关的细微缺陷的产生原因,同时还侧重介绍诸如采用工艺手段、沉没辊辊面喷涂技术、沉没辊辊面涂层封孔技术、流锌槽改善技术、锌液控制技术等,以减少热镀锌钢板镀层表面细微缺陷和露钢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