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测了热镀锌锌锅表层锌液的流速,并分析了锌锅浮渣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锌锅锌液上方主动加载外场力作用以驱动锌液流动进而改变锌渣分布的新方法,称为锌渣流动管理方法(DFMS-Dross Flowing Management System)。通过源力加载的方式修正了流体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锌液流场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了不同外场力加载布局下锌锅表层锌液的流场。结果表明,附加外场力作用可有效促进锌锅表层锌液的切向流动,最大切向流速可达0.8 m/s;表层锌液的切向流动可拖动锌渣跟随流动,进而改变锌渣分布,促进锌锅排渣,证实了DFMS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还表明,锌锅表层锌液的切向流速受外场力加载时间的影响较小,而随加载外场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加载外场力的大小对100~200 mm深锌液的流速影响较小。最后,通过定义锌锅表层锌液的排渣时间因子讨论了不同外场力加载方式的排渣效率。  相似文献   
2.
向热镀锌(GI)(Zn-0.2%Al)锌池中加入微量单质稀土La,采用热镀锌模拟机制备含La的锌镀层。采用盐雾腐蚀试验、全浸腐蚀失重试验和线性极化试验,研究了单质稀土La元素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腐蚀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Gl镀层而言,含La镀层中的La并未明显抑制白锈的产生,但明显抑制了红锈的...  相似文献   
3.
对GA镀层微观组织和在合金化过程中镀层微观组织转变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抑制层形成、组成和与钢基体之间晶体学相位关系等,以及镀层中Fe-Zn相的形成、晶体结构等,最后对合金化过程中三种典型的镀层微观组织转变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人工进行合金化镀锌板镀层粉化级别评定的不足,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镀层粉化评价方法,自行开发了镀层识别与评级系统。通过OTSU阈值分割、中值滤波去除干扰因素影响;通过图像灰度标准差的中值滤波实现粉化区域识别,提取粉化宽度几何与纹理特征,建立了以粉化宽度、颗粒尺寸、粉化比例为衡量标准的镀锌板镀层粉化等级判断准则,实现计算机对镀层粉化图像的理解和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与等级判断准则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简述镀铝锌镀层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和优点.为了能够确保镀铝锌板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摸索了4种镀铝锌板的化学后处理方法,重点描述了镀铝锌耐指纹和钝化后处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通过热负荷试车阶段对辊涂机的调试,摸索了膜厚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通过对镀铝锌耐指纹产品的九项评价试验,证实宝钢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已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了合金化热镀锌IF钢板表面的亮条纹缺陷。条纹部位与正常部位相比,镀层的表面形貌、截面特征以及侵蚀锌层后的钢板表面形貌均有不同。造成条纹的直接原因是钢板表面的微裂纹,而引起微裂纹的原因是Al2O3颗粒。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合金化热镀锌钢板表面的小亮点,该亮点由多层叠加的镀层压入引起.用油石打磨表面后,小亮点转变为暗点,暗点内部或露出基板表面或留有布满裂纹的镀层,残留的镀层与基板结合力较差.该缺陷的起因是热镀锌平整辊表面质量差,致使锌层剥落后粘在辊子表面,累积多层后被压入钢板,形成小亮点.保持平整辊较高的表面质量,减少辊子表面粘锌,能有效降低该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侯晓光  钱洪卫  陆勇 《轧钢》2022,39(4):87-96
锌渣是带钢热镀锌工序的必然产物,锌渣清理一直是国内外镀锌领域的难题。针对锌锅内锌液表面锌渣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锌锅锌液上方加载行波电磁场以驱动锌液有序流动,进而拖动锌渣跟随流动以改变其分布的新方法,称为热镀锌锌锅电磁驱渣法(CGL-EMD: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ross for continuous hot dip galvanizing line)。通过电磁场和流场顺序耦合模拟,研究了EMD不同布局及电磁特性参数对锌液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EMD可有效促进锌锅表层锌液沿壁面的切向流动,最大切向流速可达0.8 m/s以上;锌液切向流速随加载磁场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受加载时间的影响较小,且给出了EMD对深度方向的锌液流动影响规律。最后,讨论了EMD与捞渣机器人耦合清渣路径和驱-扒-捞清渣工艺,并介绍了EMD系统在中国宝武集团的应用实践和生产实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热镀纯锌(GI)及合金化模拟后的锌铁合金镀层(GA)沉没辊沟槽印缺陷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合金化对沟槽印缺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I沉没辊沟槽印缺陷位置存在Al含量略高,锌渣颗粒残留、锌铁合金相爆发组织,基板表面轻微擦伤等典型微观特征;经过合金化之后,缺陷位置Al含量依然较高,同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爆发组织,导致锌层局部偏厚,但由于发生了锌铁扩散,锌渣颗粒及基板表面的轻微擦伤消失。  相似文献   
10.
彭俊  金鑫焱  钱洪卫 《表面技术》2023,52(7):208-216
目的 研究Zn-11Al-3Mg镀层黑点缺陷位置与正常位置组织特征差异,阐明黑点缺陷的形成机理,寻找导致黑点缺陷的原因,从而控制和消除黑点缺陷。方法 以工业生产的Zn-11Al-3Mg镀层钢板表面的黑点缺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双束聚焦离子束显微镜(FIB-SEM)等,详细对比了缺陷位置和正常位置镀层显微组织的差异,分析了引起镀层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揭示了Zn-11Al-3Mg镀层表面黑点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 Zn-11Al-3Mg镀层组织由初生Al枝晶和枝晶间第二相组成,缺陷位置和正常位置枝晶间第二相显微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宏观上表现为局部黑点缺陷。缺陷位置枝晶间第二相的平均成分与原始镀液成分接近,组织为细小的颗粒状Zn/Al/MgZn2三元组织,未出现明显的Zn/MgZn2二元共晶;而正常位置枝晶间第二相由大量的层片状Zn/MgZn2二元共晶及少量Zn/Al/MgZn2三元共晶组成。造成上述镀层组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镀后凝固过程中冷却速率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