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有效存储和合理利用川东北地区已钻井的事故数据,提高钻井事故数据管理的效率,设计开发了钻井事故数据库系统。以Microsoft Access为关系数据库管理工具,Visual Basic为用户访问端的开发工具,利用SQL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该数据库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对钻井事故进行采集、存储、查询、统计与分析,为钻井事故原因分析、风险评估以及事故预防提供数据支持。以川东北地区钻井事故为对象开发的钻井事故数据库系统,加快了钻井事故科学化、数字化管理的进程,是钻井信息化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对石化企业过去50年来发生的90起大型储罐事故进行了统计。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火灾爆炸事故是大型储罐最多发的事故,共计64例,占71%。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有违章作业、雷击及静电、设备失效、地震、硫化亚铁自燃等。如果管理措施到位的话,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原油储罐长时间储存发生储罐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本文收集了国内外77起储罐事故案例,从储罐类型,事故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出导致储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雷击、违章操作、静电火花、过量充装等。为了有效降低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对事故案例中的应急处置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将储罐事故分为泄漏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两大类,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对其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概述并总结出一般情况下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流程。  相似文献   

4.
加油站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事故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加油站115例着火爆炸、人员中毒和油品流失等事故,从事故类型、事故性质、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着火爆炸燃烧物及着火爆炸点火源进行了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油站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2006—2014年发生的84起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储罐事故案例,从事故类别、事故等级、事故发生时间、化学品种类、火灾爆炸事故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按事故类别划分,发生事故起数以火灾爆炸事故为主;按事故级别划分,发生事故起数最多的是一般事故;按事故发生的月份划分,6月、8月、10月为事故高发时段;按每天时间段划分,10:00—12:00和14:00—16:00两时间段发生事故几率较高;发生石油化工储罐事故的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危险性较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由明火引起的石油石化储罐事故位居首位;按火灾爆炸事故模式划分,发生爆炸事故最多。依据统计结果提出避免或减少石油石化储罐事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进入贮罐、塔、反应器、地下坑、下水井等密闭空间内作业,潜在缺氧、有毒气体、火灾爆炸、生物病原体、物理因素、作业危险等多种危害,并且具有事故发生率高、事故原因多、救援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易发生次生事故的特点.论述了密闭空间作业的事故预防措施,总结了密闭空间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期为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丛式定向井直井段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井眼交碰事故。以桩148-斜6井为例,从直井段井眼交碰事故发生的经过、事故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论述了该井井眼交碰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并介绍了从事故中得到的有益启示。该井交碰事故的成功处理,不仅挽救了2口近海油气井,也对今后该类事故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借鉴。事故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为今后该问题的解决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油田的油气水井大多属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差、高含硫化氢、酸化压裂腐蚀对井下机具和套管造成很大损伤,井下机具、管串落井事故频发。随着开发的深入,套管渗漏、变形、破裂、错断的现象不断增多。通过技术改进和常规工具改装,实现套铣穿越打捞一体。该技术缩短了事故处理周期、降低了事故处理成本,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成功率,为井下复杂事故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化企业大型化、深加工发展趋势,一旦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也在增加,定期组织事故预案演练可以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组织事故预案演练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成功的石化企业现场事故预案演练,事前需进行详细策划。从演练地点选择、人员、道具的准备,演练启动、过程控制、现场讲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事故预案演练的未来趋势,可为石化企业组织事故预案演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污水池容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污水的产生、特点和收集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既要满足事故状态下对各种事故污水的收集又要体现经济合理性的事故池容积设置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储存和输送油品的生产特点和理化性质,分析了储罐区火灾爆炸的各种原因,依据实际安全生产经验和科学的技术方法,从预防体系、人员操作、设备设施,以及消防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提出防火防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浮顶油罐普及的同时,火灾、爆炸事故也越来越多。以某油库为实例,利用GIS技术,构建了一套浮顶油罐的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简单描述。该系统功能专一性强,从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完全针对浮顶油罐的爆炸隐患。能杜绝火灾、爆炸的发生,是储油罐区实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油罐中静电及静电火灾的产生原因,分析静电引起爆炸着火的条件。预防储罐静电事故主要是控制静电产生和积聚。介绍了在输送系统、装油系统控制静电产生的措施,通过设置静电中和器和涂覆导静电涂料控制油罐静电积聚。此外还应注意静电接地和操作管理。  相似文献   

14.
论述加油站油罐、油罐车、加油岛、营业室、配电室等易起火部位的起火原因、火灾特点、扑救方法,以及加油站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石油库实施动火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罐、管道动火作业的具体安全措施,以及在管理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周敏 《石油化工设计》2011,28(2):12-13,17,4
具有典型的山丘地形罐区之间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的特.点,介绍了新增溶剂油罐组布置在已形成环形车道的石脑油罐区内案例。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分析了新罐区环形消防通道、防火堤外操作空地的设计合理性,并就消防车道与罐组不在同一地坪标高的现状,提出了消防空地宜与周边环形消防道路连通以及防火堤外操作空地最好满足水枪、水炮等需要的32~45。射程角度所需的操作空间的设计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着火爆炸发生必须同时具备易燃易爆物、助燃物(如氧气)、点火源三卜条件,分析了石油库各职能区域的着火爆炸的危险性,认为装卸作业区是油库防火防爆的重点危险区域。介绍了石油库装卸作业区防火防爆要避免油品的跑、冒、滴、漏和油蒸气聚集,以及控制点火源的通常做法外,还阐述了潜在的隐患:汽车发动、熄火时的电火花,人体所带静电,以及大量的油蒸气,并说明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目前石油库油罐类型的选择、储油罐位置的选择、防火堤的设置以及罐区防雷、防火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几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油库安全运行措施和今后油库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部分加油站加油机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油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等非常规作业存在的设备设施分散化、日常监管边缘化、管理效能低效化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对上述非常规作业进行了整合优化,研制出集加油枪准确度校验、油罐水杂清理、加错油品应急回收、管线排空、尿素加注以及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功能为一体的加油站非常规作业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油气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20.
油罐维修工程危险性较大,通风换气是保证其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作者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罐维修通风的目的及要求,系统总结了油罐维修时几种通风方法的程序及其利弊。其中自然通风法不需要任何外界动力,不消耗电能,比较经济,但受自然条件制约多,通风量小,速度慢;正压通风法具有通风速度快,便于控制,作业方便等优点,但存在油气排放范围有限,易引起电气设备着火爆炸等问题;利用引流器或射流器进行负压通风不需要电,通风量大,排出的油蒸气可被喷射到高空中,可显著减少发生着火爆炸的可能性,引流器所需的压缩空气容易获得,引流设备不占用人孔,不妨碍维修作业人员工作。指出利用引流器或射流器进行负压通风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油罐通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