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质量损失函数的仪器最佳校准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立锋  薛跃  韩之俊 《电子工程师》2005,31(8):15-17,63
根据现行标准,测量器具的校准周期由各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规定.田口(Taguchi)质量工程学给出了单质量特性情况下的最佳校准周期确定方法,但没有多质量特性下的计算公式.文中从质量经济性出发,使用马氏距离度量多元测量质量特性,应用田口二次质量损失函数,以数字信号源为例推导其最佳测量周期的理论公式,为该仪器测量周期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立锋  韩之俊  赵宇 《电子工程师》2003,29(7):45-47,55
在对仪器进行校准时,往往要知道非典型点的测量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及田口方法的原理,着重叙述了在已知典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田口方法推断出参数的校准公式以及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本文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仪器进行校准时,往往要知道非典型点的测量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及田口方法的原理,着重叙述了在己知典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田口方法推断出参数的校准公式以及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HP4191A射频阻抗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是测量阻抗的反射系数,他具有自动校准功能,根据3个参考值的校准值自动修正反射系数的误差。首先介绍他的主要性能特点、测量原理、3个参考阻抗件的原理结构和标准值,然后通过公式推导重点介绍他的误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的数字多用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通过IEEE-488接口与数字多用表及测试接收机进行通讯,根据测试接收机8902A的编程指令控制其接收信号源指令,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利用自身的函数功能对数据进行存贮及原始记录打印,从而构建功能完善的自动校准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献[1]中给出一种DS18S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测温修正算法,但这种算法还不能充分利用DS18S20寄存器所给出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反映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值。其次是没有考虑算法给出的温度的校准问题,这里提出一种精确的测温算法,可以无误差地表示传感器给出的温度值,同时还研究了传感器输出值的校准问题,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校准公式。在仿真过程中,以高精度的测温仪器为标准,给出了算法的校正公式,结果表明校正公式的误差优于0.01℃。  相似文献   

7.
某相参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动态测量雷达可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其接收机信号输出幅度、相位校准需要有标准信号源,目前国内能够买到的国外综合信号源,远不能满足校准要求.文中采用等效自校准原理,研制了RCS动态测量雷达幅度、相位校准系统,解决了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的RCS动态测量雷达的幅度、相位校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wince环境下测控应用程序采集传感器数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硬件平台的、运行于wince环境下的应用程序的液态气体的温度及液位组网测控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原测量过程为PT1000电阻型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范围变化而改变阻值,通过运放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得到数字电压值。再次,通过多个温度采样点在软件内部进行多点高次曲线拟合校准,得出温度与电压的关系公式,经过这个公式的得出,数字电压值与传感器的阻值及真实温度有很好的匹配,可以极大消除由运放的非线性特性和电阻精度误差造成的原测量过程测量值误差很大的现象。最后将测量结果存储在wince的数据库文件里并送7寸LCD触摸屏实时显示。组网系统采用标准输出RS485接口,可以供上位机读取记录,多台组网设备可以按单总线碰撞绕避算法通信进行联动及反馈控制。系统经现场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精度达到1.5%。  相似文献   

9.
仪器的校准周期多采用经验或定量分析等方法确定,缺少合理的经济效果分析。校准周期可以在校准的费用和风险中寻求最佳平衡。本文利用田口质量特性反馈控制系统,综合考虑仪器的使用、校准、调整等各个因素,可以给出其最佳校准周期。考虑到仪器的多元测量质量特性,马田系统被用来计算质量损失函数中的初期管理界限和容差。此方法适于各类仪器、测量标准的最佳校准周期确定,经实际运行,已验证其实用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数字多用表型号众多、量程宽、每一个量程及校准点的技术指标各不相同,造成校准过程耗时长,数据处理繁琐等问题.为了降低数字多用表校准过程中人为失误几率,同时提高数字多用表校准工作的效率.本文设计开发出了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的数字多用表自动校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宗惠庆 《现代雷达》2016,(12):65-68
随着通信和雷达的发展,脉冲信号的相位噪声成了影响整个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传统模拟相位检波法测量脉冲信号相位噪声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这样的测试系统非常复杂,并且在测量相位噪声之前需要非常繁琐的校准程序,先进的正交数字相位解调和幅度解调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正交数字相位解调和幅度解调技术的系统不需要相位检波器和复杂的校准程序,利用极低噪声的参考源和互相关技术,提高了系统动态范围和测量灵敏度,实现了一键式精密测量脉冲相位噪声和调幅噪声。  相似文献   

12.
方宏  周鑫  刘科  卞昕 《通信学报》2012,33(7):119-124
提出一种基于多次测量数据解析求解的方法,用于分离矢量信号发生器自带的调制误差和矢量信号分析仪的测量误差,并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对方法进行实施和验证。该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矢量信号发生器和矢量信号分析仪的校准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建立数字调制质量参数量值溯源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洋 《电子测试》2020,(5):16-18
正弦信号发生器作为最基本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控制、通信、电子测量、研究等等。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根据正弦信号移相原理,利用matlab/simlink/DSP Builder搭建移相正弦信号模型,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设计实现了一个频率、相位可控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数控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频率、相位均可数字式预置并可调节的正弦波信号,该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相位、幅度均可预置,分辨率高,精确可调,且可分别用作两路独立的信号发生器使用。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可控移相信号发生器方便快捷,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而且系统的调试方便,容易修改。  相似文献   

14.
高频信号发生器是目前对广播等行业进行电磁波模拟的一个重要仪器,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出复杂的电磁波环境.高频信号发生器系统自动校准的研发也就势在必行.以集成电路为技术核心,融合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电磁波测量系统等设备,搭建出一个能够进行电磁波测量工作的硬件平台,再连接上能够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和波段的设备.基于硬件平台对其进行相关的程序和软件开发,最终形成能够进行人工设定并自我校准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自动校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体血氧饱和度连续无创测量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的数字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该仪器采用双波长光源透射吸收式测量、光电管宽带接收、基于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以及在上位机采用校准对比、工作函数计算等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血氧饱和度计算公式,实际测量误差在1%以内。试验表明:该仪器通过数字化设计解决了模拟电路易受干扰、体积较大等缺点,提高了仪器稳定性,测量误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数字式频率计,利用VHDL设计一种量程可自动转换的12位十进制等精度数字频率计,具有自动校验和测量功能,能用标准时钟校验测量精度,并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超出当前测量量程档范围时能发出灯光和音响信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路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示波器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核心的数字示波器实现方法。系统由信号调理、程控放大、比较整形和时钟产生、采样控制、测频模块和校准信号产生等模块组成。可测频率范围10Hz到10MHz,幅度范围2mV到20V,垂直灵敏度共11档,扫描速度共21档。实时采样...  相似文献   

18.
文中分析的FPGA系统以数字电路为核心,由数字信号发生器、低通滤波器、加法器、伪随机信号发生器、数字信号分析电路组成。并通过对系统方案的对比,以及电路、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针对数据率误差、伪随机码误差、眼图和眼幅度均进行了实测,检测结果显示误差值均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background calibration scheme for pipelin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DCs) that is robust and has short calibration time. For a switched-capacitor (SC) pipeline stage, by splitting its input sampling capacitor, a random sequence can be injected into the ADC's signal path, and then calibration data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ADC's digital output without interrupting its normal conversion operation. Using an input-dependent scheme to generate the calibration random sequence, no additional signal range is required to accommodate the extra calibration signal. Furthermore, using random choppers to scramble signal can ensure that all necessary calibration data can be collected within a given time regardless of input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a more robust ADC. A split-channel ADC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alibration time. The split-channel ADC consists of two A/D channels that receive the same analog input but employ different random sequences for calibration. The calibration time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comparing the digital outputs from both channels and then removing the embedded perturbations before extracting the calibration data. The proposed calibration techniqu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both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and system-leve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20.
DDS自动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了如何快速又精确地输出DDS的测试值并使测试值符合测试规范.基于NI卡板、信号分析仪、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DDS的特性参数进行测试研究.信号发生器提供时钟信号与比较器输入;信号分析仪对频域和调制域信号进行测试;示波器对时域信号进行测试;通过IabViEW编程得到DAC数字正弦波和输入数字码并实现测试自动化;最后将结果返回计算机,测试结果符合规范.实验证明,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快速精确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拓展到其他芯片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