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草莓补光光源的研制及补光种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草莓生长发育对光照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和大棚结构等特点研制了大棚草莓补光系统工程,由70 W不同红光占比的3种高压钠灯、宽口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在大棚草莓的开花与结果期进行了补光效果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针对性研制的补光系统工程能有效促进草莓植株的高度和叶片的生长,提早果实采收期,显著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红光占比较高的钠灯补光效果更显著。摘要:  相似文献   

2.
西红花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材。光谱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探索最适合西红花物质积累的补光光谱很有意义,但目前还缺乏对西红花室外补光参数的研究。本文利用西红花叶片的作用光谱,半定量分析补光灯具对西红花物质积累的增益。进一步评估了不同光谱的LED补光灯具对西红花干物质的增益效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低色温的宽光谱白光或红光与少量蓝光的组合更适合作为西红花LED补光灯具的光谱。  相似文献   

3.
针对市面上LED植物补光灯波长单一的问题,采用多色LED集成芯片设计了一种LED植物补光灯。建立了植物灯的三维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FloEFD对其进行热学模拟。在保证光照均匀的条件下,分析散热板安装方向、外壳开孔、风扇风向、翅片高度等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对散热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制作了LED植物补光灯实物。优化后的植物补光灯适用于室内植物补光,对植物灯的散热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LED光质补光[红光(R)、蓝光(B)、绿光(G)、橙光(O)、白光(W)]对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补光对照(CK),不同光质补光均促进了菜心生长,提高了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除绿光外,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菜心的生物量。与CK相比,蓝光、红光和橙光处理显著提高了菜心薹茎中的VC含量;蓝光、绿光补光均显著提高了菜心薹茎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绿光处理显著提高了菜心产品器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综合生物量和营养品质,蓝光LED最适宜菜心补光。  相似文献   

5.
微波硫灯补光技术在农业节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挖掘农作物生长补光灯市场,采用微波硫灯进行农业大棚补光,降低传统大棚补光用能成本,提高农业产值,从而有效拓展农业用电需求。分析农作物补光用电潜力,介绍微波硫灯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以及微波硫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具体阐述实验项目的应用情况。经福州罗源农业实验证明,微波硫灯补光能够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能源消耗大幅降低,具有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红光、蓝光以及远红外大功率单色LED技术的快速发展,LED在农业照明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LED的特性及铁皮石斛的生长特点对LED补充照明系统用于促进铁皮石斛生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初步实验探索,提出了LED可主要作用于铁皮石斛的生长前期来显著缩短生长周期的建议,总结了筛选LED的三大要素即合适的光谱、红蓝比和光照强度,并总结了衡量铁皮石斛生长情况的测试指标,同时本文的初步实验证明了LED植物补光照明系统确实明显优于无补光及荧光灯补光的效果,为未来铁皮石斛农业照明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LED植物工厂等都市农业生产和研发的基础是对植物生长的光环境的测量,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是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光,因此现在有关LED植物工厂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多采用蓝光、红光、远红光等单色LED进行植物补光,然而现在用于对单色补光的数据采集系统多用于测量400~700 nm波段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无法同时测量红光和蓝光LED的光量子通量密度,给进一步研究光质比的实时测量及与其他系统的反馈控制带来了阻碍。因此本文提出分别测量LED光源中红光和蓝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阐述了LED光量子数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并用该系统对红蓝光光量子数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和实际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系统所测数据在可承受的误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研究4种不同光质(红、橙、蓝、绿光)LED灯补光对番茄、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补光处理下番茄幼苗的真叶面积、全株干鲜重、地上部干鲜重、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光、绿光补光处理下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显著提高;各光质补光处理均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提高黄瓜幼苗的壮苗指数,并以红、蓝光效果最佳,而红、橙、蓝光补光处理均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现代玻璃温室的栽培环境条件下,株间LED补光对中型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型番茄“心里美”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株间LED补光和不补光处理。结果表明,与不补光区相比,补光区番茄产量增加19.3%,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区别,补光区番茄有机酸含量和维生素C极显著高于不补光区,糖酸比极显著低于不补光区。不补光区有机酸含量少,品尝时番茄味淡一些,补光区的酸更多,番茄风味更浓郁些。总体来说补光区的番茄口感层次更丰富,营养价值也更高。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光源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一改往日作物种植过程中单纯依靠自然光源的窘境。不同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对光源的需求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及应用试验,对不同生育时期常见经济作物在补光前后植物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LED植物补光灯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有利于培育优苗壮苗,提升蔬菜水果品质;利用补光灯产生的光环境的动态控制管理技术将会是日后植物工厂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1.
LED灯在植物补光领域的效用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旨在通过实验探究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温室种植环境下利用LED和荧光灯对种植植物进行补光的效用对比。荧光灯选用专门研制的植物生长用荧光灯,其辐射光谱峰值为405.9nm、437.3nm、547.5nm、612.9nm和659.4nm,而LED光源为自行组装的LED光源,采用了单颗功率为1W的LED,按照红蓝光发光颗粒数比为5∶1比例混合。实验另设有空白对照组,即没有选择任何补光设备。借由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评价两种光源在植物补光领域的效用。实验结果显示植物补光照明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植株干重增长15%~20%的效果,其中荧光灯补光的番茄叶绿素含量最高,LED次之,而自然光组较差。另外,展示了LED补光的节能效果和改进潜力能体现植物补光应用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多通道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可测量可见光波段400nm~700nm的光量子流密度,不能准确区分LED组合光源的各种光质比例,已无法满足光生物学研究和植物工厂生产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多通道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通过模拟植物窄带光谱响应的传感器同时测量红光、蓝光光量子流密度,其成本低、便携,适用于应用LED补光的光伏农业大棚和植物工厂应用。大量传感器组网,可以采集植物生长的光配方数据和实现光照智能控制、对规模化的植物工厂光质需求数据积累与降低能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在日光温室椰糠栽培条件下,以"福特斯"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无补光区为对照,研究梅雨季节LED补光对樱桃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梅雨季节LED补光在樱桃番茄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公顷产量、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梅雨季节温度偏高,适合设施内补光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行业内并没有统一针对LED道路监控补光灯的眩光危害评价方法,本文针对LED道路监控补光灯的高频闪、高亮度特性,采用基于成像式亮度测量评价方法,研究采取分时曝光采集技术,结合软件图像处理系统对不同曝光时间图像自动解析和融合,实现对LED道路监控补光灯进行眩光危害评价,为相关检测和研究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LED作为设施园艺光环境调控的优选光源和手段,节能、精准、长寿命且光效率高,可通过光质及其光强和光周期等光照属性的控制,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调节设施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生物量和果实产量、开花及农产品品质,获得温室补光的效益。而且,基于时空光环境调控带来的显著效益,动态照明和立体照明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温室LED照明产品和应用领域,提出了动态照明和立体照明技术概念,总结了光质、光强和光周期植物调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光质调控植物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开花及农产品品质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温室LED补光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道路监控是加强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道路监控补光照明所产生的眩光对道路机动车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道路监控补光灯眩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文章基于眩光产生原理,对重庆地区道路监控补光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未来道路监控补光灯眩光控制问题。这些工作有利于减少夜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降低夜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夜间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对植物生长的光环境的测量是LED植物工厂等都市农业研发和生产的基础。目前,人工光源植物照明多使用蓝光、红光、远红光等单色LED,而光合有效辐射(PAR)光量子传感器测量400~700 nm波段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无法同时测量这几种单色LED的光量子通量密度,因而无法实现光质比的实时测量及与其他系统的反馈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通道光量子传感器来解决该问题。我们阐述了该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及结构;推导出不同通道的标定系数表达式,随后应用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搭建标定装置,并以红光通道与蓝光通道为例对文章所设计传感器定标,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拥有很好的线性响应度;最后利用该传感器设计了一套能够控制总光量子通量密度及光质比的智能光环境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我们提出了在LED光源中加入一组红光LED芯片,并在荧光粉层中减少红色荧光粉的使用量。实验得出,这种光源具有高显色指数、高光效的优点。要实现白光LED达到不同的色温,蓝光LED和红光LED的电流要求不一样,因此设计了一种双路不等功率恒定电流输出的LED驱动电路,能同时为LED光源的蓝光LED和红光LED提供不同的恒定工作电流。封装后的白光LED经过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能够满足白光LED高显色指数、高光效的要求,能够广泛应用于商业照明场合。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红光薄膜LED效率提高30%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的开发人员成功将红光薄膜LED的效率提升了30%,又一次刷新了实验室纪录。最新一代薄膜芯片得益于优化的芯片平台,该平台具备让芯片效率进一步提升的潜力。而效率的大幅提升,能开辟LED在普通照明、投影和工业领域的全新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红光LED作为三基色的一种和蓝绿光LED组合在一起,变幻着五光十色,AlGalnP四元红光LED作为RGB三基色中的一种,在白光合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深入分析其工作机理、优化材料外延生长工艺,研究管芯制作工艺,提高AlGalnP红光LED的亮度,改善散热条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