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报刊文摘     
用黄药浮选金属铜及黄铜矿的电化学研究乙基黄原酸钾是浮选硫化矿物最常用的捕收剂。关于在黄原酸盐存在下的硫化物表面的疏水性机理尚缺乏研究。本文就采用低振幅循环伏安测量法对在乙基黄原酸钾存在下的金属铜和黄铜矿的表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铜-黄原酸盐基因的形成,不仅是由于铜与黄原酸盐离子间的直接反应的结果,而且是黄原酸盐离子与黄铜矿间的反应的结果。研究确定,引起铜及黄铜矿颗粒疏水的基团是铜-黄原酸盐基团,如CuEtX和Cu(Elx)_2以及双黄原酸盐。在微型电  相似文献   

2.
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经干磨、湿磨后以及用水和烃基黄原酸钾水溶液处理后的表面化学成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刚量法测定水相中的金属总浓度。用量热法研完方铅矿矿浆与乙基黄原酸离子之间的反应。经乳化的方铅矿与乙基黄原酸盐离子之间在水溶液中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间氨基苯乙酸为原料,经重氮化与乙基黄原酸钾反应,经水解合成间巯基苯乙酸。该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研究矿山常用药剂戊基黄原酸钾和酯-105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模拟尾矿库条件下,所用药剂均产生CS2,而且CS2向COS转化。药剂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乙醇、乙醛、丙酮、乙腈、丙腈、异丁醇、戊醇等一系列小分子二次污染物。这些二次污染物是水溶性的重金属络合剂,将影响重金属的赋存在状态与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5.
使用改进的哈利蒙德管做了细粒黄铜矿的电浮选试验。所用的电极是铂阳极—铜阴极和石墨阳极—铜阴极系统。浮选的黄铜矿粒度小于20微米,采用乙基黄原酸钾作为捕收剂。分别用电解氢气和电解氧气在不同变量下作了浮  相似文献   

6.
无论硫酸铜存在与否,象羊毛铬蓝黑B、羊毛铬黑T、二苯胺磺钡,荧光黄酸、溴酚蓝、藏红T、结晶紫和亚甲蓝这样的染料都能浮选方铅矿和闪锌矿。由于硫酸铜的添加既可改善闪锌矿的浮选也可抑制方铅矿,其中一些染料或许能用来从多金属矿石中选择性分离这些硫化矿。硫化矿-乙基黄原酸钾体系没有表现这种优越性。在氧化条件下,黄铁矿可以用荧光黄酸浮选。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试制成功了捕收剂Minerec-B。这种药剂的主要成分为丁基黄原酸甲酸乙酯。它由氯甲酸乙酯同丁基黄原酸钾(或钠)反应而成。所用的氯甲酸乙酯是光气通入乙醇中、在5℃条件下反应而得。  相似文献   

8.
文摘与简讯     
硫化物的电化学浮选-斑铜矿-乙基黄原酸盐体系应用分光光度计与电化学方法研究乙基钾黄药与斑铜矿电极床层的反应,以确定电化学浮选机理。黄药与斑铜矿电极按下述顺序进行反应:1)化学吸附形成疏水性物质;2)电化学氧化形成黄原酸亚铜;3)黄药氧化成双黄药。文章给出了反应顺序的电极电位。在浮选响应、氧化程度和电位之间的关系表明:化学吸附的黄药形成疏水性的层,足以浮起未氧化的斑铜矿,而形成的黄原酸亚铜和双黄药浮氧化的斑铜矿。《C.A.》,107:180643w.  相似文献   

9.
乙基黄药同黄铁矿作用行为的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时以及硫酸铜、亚硫酸盐和石灰存在时乙基黄药与黄铁矿的相互作用行为。用己烷萃取的方法测定了乙基黄药同黄铁矿作用后产生的双黄药。结果表明,黄药同矿物作用后产生的双黄药是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高pH值时未发现有双黄药;用硫酸铜活化黄铁矿,体系中的乙基黄药以双黄药、一价铜的黄原酸盐的形式存在,疏酸铜用量高时,二价铜的黄原酸盐也较明显;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以及硫代硫酸钠,pH9左右时,产生的双黄药量同不加时的同pH值比较要低,且随着黄药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在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存在的溶液中,发现有过黄原酸盐。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以水杨醛肟,8-羟基喹啉,和α-苯偶姻肟活化孔雀石及其后采用戊基黄原酸钾作浮选捕收剂的浮选。实验室共吸附实验表明:在pH=6.7~7.8条件下,添加恒量20毫克/升黄原酸盐和0~20毫克/升8-羟基喹啉,在开头的20分钟内孔雀石上黄原酸盐  相似文献   

11.
运用紫外光谱检测水中黄药含量的方法, 研究了水质、浓度、硫化矿吸附作用对乙基黄药自然降解的影响, 并讨论了自然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 乙基黄药在去离子水和自来水两种水质中发生自然降解的规律基本一致;黄药初始浓度越高, 自然降解完全所需时间越长;硫化矿吸附作用可明显提高乙基黄药的自然降解速率。在试验条件范围内, 乙基黄药自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自然降解机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在自然降解过程中只有中间产物过黄药产生。  相似文献   

12.
对几种不同的单一/混合黄药在自然条件下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黄药浓度、不同比例的混合黄药及其与硫化矿作用对黄药降解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解条件下,混合黄药中不论提高乙黄还是戊黄的比例,与单一黄药的自然降解相比,其更难降解;提高混合黄药中戊基黄药的比例,能加快其与硫化矿作用后的自然降解速率。与硫化矿作用后的混合黄药,都明显大于在自然条件下黄药的降解速率,与含硫低的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速率高于与含硫高的硫化矿作用后的。不同浓度的单一黄药、不同比例的混合黄药自然条件下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和气味分子的结构理论,设计并合成了两种酰氨基黄药—N-乙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和N-苯甲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种含有酰氨基和黄原酸基的双配体黄药分子间易于产生氢键缔合作用,同时双配体间的相互影响可削弱气味分子在嗅觉感受体表面的定向作用,从而消除分子的恶臭异味,合成试验表明,N-乙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和N-苯甲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均没有刺激性臭味。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N-苯甲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与乙基钠黄药相近,强于N-乙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于乙基钠黄药,强于N-乙酰氨基乙基钾黄药。吸附量试验表明,捕收剂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与单矿物浮选结果相符合。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酰氨基黄药捕收剂分子在黄铜矿、黄铁矿表面均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H-1#电化学调整剂在梅山铁矿的应用研究情况。通过实验室试验,找到在原矿含硫为3%时,电化学调控浮选的适宜药剂条件为DH-1# 150 g/t,乙基黄药40 g/t,2#油100 g/t。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试验,获得了硫精矿S品位39.03%、尾矿S品位0.440%、S回收率78.53%的选别指标。使用DH-1#电化学调整剂调控浮选,可以节省乙基黄药捕收剂用量58%以上,每年可以产生349.562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东某选矿厂的磁选尾矿铜回收率偏低的情况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达-0.074 mm70%,选用异戊基黄药代替乙基黄药作为黄铜矿的捕收剂,加入适量的水玻璃作为矿泥分散剂,可获得铜品位为16.50%、铜回收率为83.88%的铜精矿,在铜品位下降0.5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铜回收率提高了38.21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have analyzed applicability of butyl potassium xanthate coupled with sulfuraromatic concentrate, recovered from high sulfur diesel fraction of South Uzbekistan oil in two-stage extraction in the zinc chloride solution in N,N-dimethyl formamide, in flotation of gravity circuit tailings. The best performance has been reached at the ratio of the said concentrates as 2/1, which results in 12.2% reduction of gold loss in tailings, and, for another thing, the quality of the rougher sulfide flotation concentrate grows by 6 g/t.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选矿废水中有机选矿药剂污染的问题,采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技术氧化降解丁基黄药,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过硫酸钾浓度、丁基黄药浓度及pH等因素对丁基黄药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提高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以及增加过硫酸盐用量可以提高丁基黄药的降解率;丁基黄药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好。废水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HCO3-,Cl-和SiO32-对丁基黄药的降解影响较小,但腐殖酸的存在对丁基黄药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应90 min后,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TOC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7.74%。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微波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参与降解丁基黄药的主要活性自由基是·SO4-。  相似文献   

18.
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红  梅光军  周国华 《金属矿山》2011,40(3):151-153
研究了用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的降解效果,分别考察了光照与否、反应时间、废水的pH值、Bi2O3用量、黄药浓度、催化剂可重复利用性等因素对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药初始浓度30 mg/L,自然pH=7.2,Bi2O3用量为1 g/L且无光照条件下搅拌反应60 min,黄药降解率可达99.74%,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仍有较好的活性,且在黄药降解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中间产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选矿废水中残留的有毒有害丁基黄药,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一种高效复合型光催化材料BiVO4/ZnO。采用XRD、SEM和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考察了降解时间、BiVO4与ZnO不同质量百分比的BiVO4/ZnO和不同丁基黄药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BiVO4与ZnO按质量比25%复合的光催化材料BiVO4/ZnO对丁基黄药模拟废水具有强降解效果;丁基黄药初始浓度越低、降解时间越长,丁基黄药的降解率越高;pH=7、初始浓度为50 mg/L的丁基黄药模拟废水50 mL,在复合光催化材料BiVO4/ZnO用量为50 mg时的降解率为96.00%。②复合光催化材料BiVO4/ZnO可循环用于丁基黄药的降解,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几乎不受循环利用次数的影响。③复合光催化材料BiVO4/ZnO对丁基黄药的降解行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