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综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优良特性,既保留原有组分的优点,克服缺点,又显示出一些新的性能.本文综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力学、光学、电学及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有机-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与几类有机物杂化所得具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研究状况,从参与杂化的有机物四硫富瓦烯类、含氮有机物、含茂环有机金属和有机高聚物等方面进行评述,总结各类有机-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在光、电和磁等方面性质并展望其作为功能性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与几类有机物杂化所得具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研究状况,从参与杂化的有机物四硫富瓦烯类、含氮有机物、含茂环有机金属和有机高聚物等方面进行评述,总结各类有机-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在光、电和磁等方面性质并展望其作为功能性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异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杂化的方法,在有机基体中引入无机组分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两相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简要概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耐热性研究进展,按照有机相组成进行分类,并分类介绍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耐热性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有效的新型能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能源技术之一。具有质子传导性质的晶态固体材料因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金属⁃草酸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草酸构筑的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由于其可控的结构及多样的化学组成已经成为了一类重要的质子传导材料。从主族金属⁃草酸化合物、过渡金属⁃草酸化合物、镧系金属⁃草酸化合物3方面对其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聚ε-已内酯(PCL)作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在其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透明的PCL/SiO2杂化材料。通过SEM观察,证实该材料达到了分子级复合。采用FTIR、XPS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证明该类杂化材料中有机、无机组分间存在少量共价键。  相似文献   

7.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菌剂包括无机、有机和天然生物杭菌剂三大类型.载银无机抗菌剂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抗菌剂之一.对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种类和抗菌机理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概述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应用,最后对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前景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就性能优异的邻苯二甲腈聚合物的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及其特种功能化技术进行探讨,重点开展聚合物合成结构的化学反应功能化设计,获得了较好加工、方便交联固化反应的热固性树脂体系,为先进复合材料的RTM 或RIM加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高性能基体树脂。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将二茂铁结构引入双邻苯二甲腈树脂结构中,获得具有居里温度大于300℃的有机磁性材料。利用邻苯二甲腈与金属或金属盐的反应特点,获得了无机-有机杂化磁性功能复合材料。通过碳纳米管表面-CN化获得了反应功能一体化的CNT/邻苯二甲腈纳米功能复合材料,通过化学控制合成技术制备了高介电常数的超支化酞菁铜,得到了高强度的聚芳醚腈介电薄膜。探讨了电场、磁场以及剪切应力场等加工方式对聚合物微结构的影响。这些功能化技术途径的探索对邻苯二甲腈聚合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载体表面涂布法制备固载化猪胰脂肪酶并应用于2-氯丙酸甲酯的水解,主要考察了固载化过程中不同载体、加酶量、温度及PH值对固载化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固载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硅胶为载体,pH值为7.2,温度为40℃,m(酶)∶m(载体)=1∶3.在所选择的固载化条件下制备的固载化猪胰脂肪酶的酶活力为150 IU.固载化猪胰脂肪酶(200 mg)用于2-氯丙酸甲酯(5mmol/50 mL,PH=7.2)进行水解,4 h水解率为10.5%,(R)-氯代丙酸的ee值达87%,与游离猪胰脂肪酶的光学选择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原理,对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性能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由有机硅树脂和无机金属组成的硅烷钝化液,硅烷钝化液涂布在DC01型冷轧钢板表面形成硅烷有机无机复合杂化膜,研究了硅烷钝化液pH及金属离子对冷轧钢板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硅烷杂化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SEM扫描电镜对杂化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涂布硅烷钝化液的冷轧钢板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开路电位的测量、交流阻抗的总结、极化曲线的分析,研究了硅烷钝化液对冷轧钢板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钝化液pH为4.0、金属铈质量分数约为15%时形成的复合杂化膜涂布于冷轧钢板表面,金属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多步有机合成反应制备一种含金属Ru的固载化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经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膦化,最后与Ru的氯化物反应而生成的。我们使用单元镍催化剂(PRICAT9900)、均相催化剂和固载化均相催化剂对精制大豆油的氢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讨论了该氢化体系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对氢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催化剂对大豆油的氢化有比镍催化剂更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镜(TEM)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玻璃Ni68B21Si11分别在等温退火和连续加热过程中的晶化动力学与相形成顺序,Ni68B21Si11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DSC曲曲因升温速率不同而呈现两个或三个晶化放热峰,首次发现该金属玻璃在向稳定晶体转变之前,形成一种f.c.c.结构的亚稳相。  相似文献   

14.
无机粉体的有机化改性及在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表面活性剂对无机粉体碳酸钙、钛白粉、白炭黑、凹凸棒土进行有机化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改性样品,测定了样品的比表面、接触角及在液体石蜡中的粘度等物化性能,还考察了带有反应性基团的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DMAAB)所改性样品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述有机化改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作为无机前驱体,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有机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运用IR、TG、SEM、激光粒度对合成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杂化材料不仅具有环糊精特征结构的有机组分和TiO2的无机组分;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呈较均匀球形颗粒等特点。同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β-环糊精衍生物/TiO2中环糊精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脆性及高温氧化性,从复相组织化和复合材料化两方面分析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强韧化,同时从元素合金化和表面改性两方面分析了其高温氧化性能的改善,进而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机-有机杂化多酸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化合物[H2pca][H3SiW12O40]·2H2O(1) (pca=吡啶-4-甲酸),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经X线单晶衍射仪检测并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通过配体与多酸之间的氢键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在进行荧光光谱分析时发现,该化合物在λ=410 nm处存在荧光吸收峰,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研究可丰富无机-有机杂化多酸化合物的家族,为进一步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无机半导体量子点被安置在一个有机纳米材料阵列中时,无机半导体量子点中的万尼尔激子通过激子转移机制,与有机纳米材料基质中的弗朗克尔激子实现共振耦合,形成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激子态。这种有机-无机杂化激子态具有大激子半径和大振荡强度。利用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激子理论,建立了杂化激子跳变以及杂化激子共振耦合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的间距与量子点的半径,可以实现杂化激子强烈的共振耦合。  相似文献   

19.
金属有机Schiff碱类配合物是金属有机配合物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Schiff碱是通过灵活选择与各种氨类及含羰基的不同醛或酮缩合得到链状或环合,单齿或多齿、结构各异性能多变的有机配体.利用头孢类医药中间体氨噻肟酸[2-(2-氨基-4-噻唑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的氨基与水杨醛反应合成Schiff碱配体,Schiff碱配体与稀土钐无机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目标配合物,运用元素、红外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它们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合成手段,以磷钼酸为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建筑块,三苯基膦为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制备了一种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其分子式为H15{(PMo12O40)2[MoO4-(PPh3)4]2[NaO3-(PPh3)3][(H2O-PPh3)3](化合物1)。该化合物是由[PMo12O40]3-、[MoO4-(PPh3)4]2-、[NaO3-(PPh3)3]5-和H2O-PPh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