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神头泉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泉域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入分析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泉域水资源管理目标,提出了实施泉域水资源科学管理的保护对策,为泉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水资源情势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河北省水资源演变情势,阐明随着水资源量的减少和经济发展用水量的增加对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环境干化、土壤沙化、水质污染加重、地质环境恶化等.据此,针对存在的水问题,从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实施经济补偿等方面提出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东江流域实际水生态问题与保护要求出发,研究水生态补偿主要因子与补偿标准,提出以政府主导市场结合的生态补偿管理模式,并建议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建立协调机制及加强基础研究等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水资源相对贫乏,局部水系污染较为严重。针对水资源现状,建立完善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该文对"泉州模式"的补偿机制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析,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角度出发,评价辽宁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苍南县水资源特点出发,提出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苍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水资源短缺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粗放型用水与水污染现状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关系,阐明了节水和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论述了节水对水环境改善和水资源保护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我国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是调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重要手段,以生态补偿为突破口,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推动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有效保护流域水资源和修复水环境的重要举措.文章简要总结回顾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进展,分析梳理了实施黄河流域生态补偿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实施黄河流域四...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大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切实完成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施经济杠杆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展水利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坚持依法治水,用法律手段保护水资源等方面提出大庆市水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煤炭开采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在煤炭开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是山西省面临的重大问题。介绍了山西省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破坏机理,并对破坏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从完善水法规、健全煤矿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修复补偿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山西省采煤保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北京市的生态补偿问题,对北京市水资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求解水资源影子价格,进而计算北京市使用南水北调水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量化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程度,结合支付意愿的费用分析法计算北京市2008年?2018年需支付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对北京市2020年和2035年不同供水保证率下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2.
刘丹  赵亮  张锐  张挺东 《人民长江》2019,50(1):35-38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项以经济手段来调动各方治水积极性、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创新水环境管理方式,在全省实行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全省水环境改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梳理、总结山西省2009年以来实施的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中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的要求,同时借鉴辽宁、江苏等省份的先进经验,坚持"区际公平、权责对等"的原则,进一步围绕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方式等关键要素开展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方向和实施要求,优化建立了"上下游双向"横向生态补偿的山西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山西省水环境管理水平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缺乏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补偿机制,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补偿问题已成为水资源论证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建设项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事纠纷问题,探讨了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的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利益补偿机制和影响恢复机制,最后提出了影响补偿的经济措施、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Lv  Cuimei  Li  Huiqin  Ling  Minhua  Guo  Xi  Wu  Zening  Gu  Changkuan  Li  Ya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21,35(3):775-792

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 trading, involving the sale of saved irrigation water to users experiencing a water shortage, has become an efficient means of improv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optimizing water management. However, after the amount of irrigation water is reduced, it is prone to externalities,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the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of water sellers and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losses. Sufficient compensation for such losses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markets. Based on the emergy theory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externality theory, the eco-economic losses of water seller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 trading are analysed. An innovative emergy quantification method that include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is proposed. Additionally, eco-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water rights trading in Dongyang-Yiwu, China, is quantified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eco-economic compensation has generally risen continuously, from 94 million Chinese Yuan (¥) in 2013 to ¥114 million in 2017. Taking 2005 as the base year,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present value of eco-economic compensation is ¥755 million, while the actual trading price is only ¥256 mill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tual price does not fully reflect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environmental losses caused by trading.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asonable quantification of the compensation of water sellers.

  相似文献   

15.
陈伟 《中国水利》2014,(23):20-22
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通过全面考察水源地保护区农民生活、生产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影响水源地保护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制约因素,以及农民对新型水源地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及意愿。根据研究,生态保护成为制约水源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会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强而愈演愈烈。在认真分析影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因素和农民需求与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扶持机制、以项目带动经济补偿、初步建立有益于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加快建立水源地环境资源评估与保护标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发展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源地保护受益城市在强调对水源地保护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水源地地区人民对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黄龙水库水源地相关情况的分析,在提出对水源地保护措施的同时,对如何发展水源地经济、建立水源地保护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水资源价值内涵分析为基础,开展水资源定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水资源供给价格应包括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水资源需求价格通过产业用水经济价值确定,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共同作用决定水资源市场价格,在非市场化体系中通过影子价格评价水资源价值,依据水价构成及平衡关系,确定了水资源费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构建简化的CGE模型,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影子价格、水经济价值、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水价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资源定价标准提供了方法和实践支撑。研究成果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定价机制、促进利用价格杠杆调控水资源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标准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了水量和水质2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利用环境水力学方法对上下游水环境影响关系进行描述,然后结合下游地区的引水量,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效果影响下游地区的范围和程度进行量化,反映了水环境影响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采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水环境保护成本进行描述,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量化。最后,将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影响的自然过程描述与保护成本的经济量化结合起来,建立了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标准的计算模型。采用建立的计算模型,以新安江水库的生态补偿问题作为实例,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和分析。该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和精细地反映水环境影响和经济补偿关系,能够为我国流域生态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水源保护林效益评价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水源保护林所发挥的各种效益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认识水源保护林涵养水源、防洪减灾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公益性投入部分政府补偿、非公益性投入由受益区补偿的水源林经济补偿机制。并以北京市密云、怀柔水库为例,具体探讨了水源保护林分类效益评价和效益补偿成本及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定价方法与实践研究Ⅱ:海河流域水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长海  甘泓  张小娟  贾玲 《水利学报》2012,43(4):429-436
以水资源价值内涵分析为基础,对水资源定价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水资源供给价格应包括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水资源需求价格通过产业用水经济价值确定;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共同作用决定水资源市场价格;在非市场化体系中通过影子价格评价水资源价值;依据水价构成及平衡关系,确定了水资源费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构建简化的CGE模型,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影子价格、水经济价值、水资源费、供给成本和水环境补偿税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水价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资源定价标准提供了方法和实践支撑。研究成果可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定价机制、促进利用价格杠杆调控水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