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边坡岩体结构面调查及渗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岩体节理测量与调查,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生成二维岩体结构面网络图,最后根据网络图,计算了岩体的渗透张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分形理论和现场岩体结构面调查,对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网络模拟和分形维数计算,探讨了分形维数据和结构面分布密度程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分形维数应用于矿山工程岩体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岩体主结构面控制爆破技术在首钢建材矿山的应用情况。该项技术的应用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充分考虑岩体结构面与爆破的关系,严格按岩体主结构面来进行穿爆设计,从而达到提高爆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杜时贵 《矿山地质》1995,(3):153-158
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具有各向异性、各质异性及非均一性;相应地,JRC和结构面力学性质也具有各向异性、各质异性及非均一性。为此,作者提出了定向统计研究JRC和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段合  赵清平 《煤炭工程》2004,(B05):116-118
通过分析何庄煤矿工业场地周围岩体结构面组合与中间主应力轴的投影关系,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判断岩体的结构面和临空面的组合关系,利用岩体的结构面和临空面的组合关系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及岩体可能的破坏方式.为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块体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块裂结构岩体是由软弱结构面切割面成,其变形和破坏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块体理论正是针对这种介质发展起来的一种岩体工程分析的新方法,研究对象是具有明显滑动面的空间岩体运动。本文对块体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岩体结构面二维网络模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岩体的稳定性,描述了岩体结构面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MonteCarlo基本原理对节理进行随机模拟,同时运用Visual Basic编写了结构面网络模拟程序,将所编制的软件运用于柿竹园多金属矿首采区岩体结构面分析研究,通过网络模拟得到了岩体优势结构面参数,并分析了岩体的稳定性,所得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分形理论、岩体结构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分形理论在岩石结构面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用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维数作为岩体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及分形理论在确定岩体地质结构面粗糙系数方面的应用,并简要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岩体结构面现场地质调查存在低效、费力、耗时较长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快速施工的技术要求.以鞍千矿业哑巴岭露天采场为工程背景,采用3GSM岩体结构面三维不接触测量系统对采场边坡岩体结构面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现场调查,获得了采场C区不同岩性区域测点的岩体结构面产状参数和几何特征,揭示了不同岩性区域岩体优势结构面产状分布规律与特征,为露天采场破碎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变形防控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岩体结构面的发育规律及其性状对水电工程的坝基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西南某水电工程因开挖出现了岩体卸荷松弛现象,导致建基面浅部岩体卸荷松弛,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岩爆现象,对工程结构面造成了明显影响,而结构面决定着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作者针对工程出现的情况,分别对此工程的结构面发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工程中岩体结构面的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等相关情况。分别采用了极射赤平投影法、H—H迹长估计模型、基于全迹长调查的结构面连通率估计方法结合现场资料对结构面发育规律进行统计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之一。基于Q值,可根据Mathews稳定性图和支护设计图进行结构参数选择和支护设计。文章基于Mathews图和支护设计图对数坐标系的特殊性而导致人工量测、查图困难、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编制程序的手段,在Hoops平台下,以Visual Studio编程语言,将设计的思想、功能集成程序语言,实现系统程序的开发,通过BCG控件,实现程序的界面设计,绘图功能等。基于Q系统的结构参数选择和支护设计软件,可省去人工计算及看图取值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快速的获得结构参数及支护设计,并由程序界面展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合矿山实际应用,本程序操作简单、可靠,可为Mathews图及支护设计图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借助分形理论对岩体结构面JRC的分形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以小尺度的量测结果来反映大尺度范围内岩体结构面JRC值的理论公式 ,从而消除JRC和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 ,较为真实地反映岩体结构面JRC的实际状态 ,获得客观、真实的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破碎岩体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岩体节理裂隙分布规律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依据概率与统计理论建立了破碎岩体结构面产状、规模和密度的概率模型,并运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生成了可以描述和表征破碎岩体及其裂隙结构信息的二维结构面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破碎岩体条件下巷道围岩结构的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块状型和破碎型围岩的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以及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尺度和规模对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有较大影响,破碎型围岩的承载能力明显低于块状型围岩;破碎岩体变形不再是岩体材料的本质属性,而是破裂块体之间的镶嵌组合的一种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土体结构面对岩土工程问题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体中也存在结构面 ,它对很多的岩土工程问题有影响 ,主要有 :土体结构面对土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土体结构面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土体力学参数选取应首先考虑结构面的贡献、土体结构面是水和污染物运移的通道、土坡稳定性分析中应考虑土体结构面的存在、土体中第四纪断层面对工程的影响、土与结构物接触面课题、土体中结构面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土体结构面与岩土工程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崩落法采矿时 ,放出体受多种具有非线性关系因素影响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形态 ,很难用与实际相一致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利用神经网络求解非线性问题的优点 ,建立了函数联结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 ,可以实现对放出体形态的预测 ,其结果和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红岭铅锌矿矿房在结构面切割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巷道围岩受结构面的切割破碎程度,减少回采过程中块体掉落造成的危险,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岩体结构面测量,获取结构面基本参数信息;根据BQ指标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基于推广Hoek-Brown强度理论进行岩体力学参数计算;建立结构面离散裂隙网络模型,进行结构面切割下的不同岩性巷道关键块体研究,并给出破碎程度评价。研究表明大理岩岩体产生123块关键块体,最破碎;板岩岩体产生79块关键块体,破碎程度居中;矽卡岩岩体产生27块关键块体,破碎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岩体结构面的分布规律以指导矿体可崩性分级和崩落块度预测,采用极点坐标变换及动态计数圆计数的极点密度统计新方法绘制节理等密图,确定优势节理组及其产状范围。通过分位数-分位数图检验确定节理面几何参数的分布形式,然后用最大似然方法计算对应于这种分布形式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参数,进一步确定节理面几何参数的分布规律。对金川Ⅲ矿区结构面几何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Ⅲ矿区节理间距服从指数分布,均值0.2 m,Ⅲ矿区存在4组优势节理组,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坝址区裂隙岩体水文地质参数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研究了三峡工程坝址区岩体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基础上,以流场中若干点水头实测值与计算值之误差为目标函数,考虑到岩体裂隙结构面在控制岩体渗流中的作用,用三维有限单元法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反求岩体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9.
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结构面与边坡面间的组合关系及地下矿体开采影响程度的不同,将边坡岩体分为Ⅰ、Ⅱ、Ⅲ和Ⅳ四个区域,并分析了各个分区边坡岩体的稳定性状态。运用FLAC 3D软件,模拟地下-15m水平开采对边坡应力场、位移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地下开采扰动的影响,研究区域位移沉降明显,下部岩体位移方向指向采空区,易出现塌落破坏以充填地下采空区,上部岩体位移方向沿坡面指向采坑底,易出现牵引式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