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硅藻精土与PAC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污水厂二沉池出水为原水,通过混凝试验,研究了硅藻精土与聚合氯化铝(PAC)在不同投加量和pH值下去除TP与NH3-N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者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和40mg/L,最佳pH值分别为7和8.在此条件下,二者对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6.5%和80.7%,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0.8%和26.2%,...  相似文献   

2.
针对浊度为2~4 NTU的原水,以氯化铁为絮凝剂确定了絮凝反应的最佳pH和氯化铁最佳投加量,并比较了高岭土、硅藻土和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H在8.0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氯化铁最佳投加量为3.2~3.8 mg/L;高岭土最佳投加范围3~4 mg/L,浊度去除率可达75.1%;硅藻土最佳投加量为2 mg/L,浊度去除率可达75.7%;PAM最佳投加量为0.2 mg/L,浊度去除率可达87.1%。采用PAM助凝效果最好,可有效提高混凝沉淀效果。  相似文献   

3.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啤酒废水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处理条件。处理啤酒废水的 COD 1 0 0 0~ 2 5 0 0 mg/L ,SS 2 0 0~ 40 0 mg/L时 ,处理的最佳 p H值范围 6 .2~ 1 0 .3,最佳投药量范围 0 .4~ 0 .8g/L。COD去除率可达 71 %以上 ,SS去除率可达 93.5 %以上。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温度对 COD及 SS去除率无显著影响。再经双层滤料过滤或曝气生化处理 ,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水质季节变化大、氨氮含量高的特点,设计MAP-UBF工艺处理全年各个时期的垃圾渗滤液。探讨了MAP法的最佳运行条件和氨氮浓度对厌氧处理去除率的影响,在氨氮小于2500mg/L时,不会对去除率产生明显影响,此时非离子氨浓度为282mg/L。试验表明,系统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2%,氨氮去除率可达82%。UBF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酸碱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艳坡  桑志伟 《辽宁化工》2013,42(2):115-118
以长春市石碑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电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PFS混凝预处理渗滤液最佳运行条件时投药量为0.375g/L;搅拌方式为250r/min;pH值为6;沉降时间为120min,COD去除率可达35.02%。生物接触氧化-电絮凝工艺适于处理COD<5000 mg/L的渗滤液,COD去除去除率可达89.91%,平均BOD5去除率可达91.25%,NH4+-N去除率最高可达86.13%,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粉末固定化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木屑为载体固定化白腐菌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其对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白腐菌菌丝和木屑的混合物.研究表明,白腐菌对焦化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3 d COD的去除率可达84.89%.固定化的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适宜pH为5.5-7.0,最佳pH为6.5;适宜温度为25~35℃,最佳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7.
木屑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木屑为载体固定化白腐真菌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其酚类化合物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白腐真菌菌丝和木屑的混合物.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对含酚250 mg·L-1以下的焦化废水处理效果较好,酚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76.87%.固定化的白腐真菌降解高浓度酚类化合物的适宜pH值为5.5~7.0,最佳pH值为6.5;适宜温度为25~35℃,最佳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8.
将钙基膨润土酸性活化,用其处理染料废水其一次性COD去除率可达62%,色度去除率可达83%,若再对其进行柱撑,COD的去除率可达81%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处理后的染料废水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混凝-纳滤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采用FeSO4、PAM、有机改性膨润土等进行混凝强化预处理,再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预处理水中有机物和盐进行分离回用.结果表明:以FeSO4或PAM为混凝剂单独作用时,COD最佳去除率为28%;两者结合COD总去除率可达40%;利用膨润土原土作吸附剂,总去除率最高为32%;采用有机膨润土吸附,COD去除率可达到72%.预处理脱盐率仅为8.7%.强化预处理以后,采用两级纳滤膜分离技术,出水的含盐量从48.54g/L降至低于10g,L,大大降低了高含盐对有机废水后续生物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煤气化废水进行臭氧耦合过氧化氢氧化处理,考察n(O_3)∶n(H_2O_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n(O_3):n(H_2O_2)=0.8。此时COD去除率可达40%左右,挥发酚的去除率可接近100%,UV_(254)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UV_(410)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反应后出水的BOD_5/COD达0.5以上,生物毒性由剧毒降低为低毒,提高了可生化性,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条件,经济成本约为9元/t。  相似文献   

11.
朱乐辉  戚伟峰 《农药》2007,46(11):731-733
以仲丁灵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COD(化学需氧量)与色度为指标,研究了几种混凝剂与新型混凝脱色剂DH复合使用的混凝处理特性。通过不同的投配选择,得出了最佳的复合投加方式以及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采用硫酸亚铁与混凝脱色剂这种投加方式对该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最佳,其色度去除率为70%,COD去除率为58%,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确定了最佳的药剂投加量为硫酸亚铁200mg/L,混凝脱色剂DH为250mg/L。  相似文献   

12.
周成裕  萧瑛  李望军 《陕西化工》2013,(11):1968-1971
采用表面活性大单体法,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团,合成AM—AA.DM共聚体系,应用到页岩气压裂液中。考察了引发温度、引发剂用量、疏水单体含量等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引发温度40℃,引发剂含量0.1%,单体总浓度25.0%。在此条件下,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12万左右,粒度主要分布在0.4—1.0μm之间,合成产物均一性较好;合成产物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现有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的理化性能,改善产品的施工性能,选用页岩陶粒和原皮陶粒搭配作骨料,选用水泥作结合剂,选择六偏磷酸钠和萘系减水剂作外加剂,并加入一定量的混合细粉和硅灰,通过确定颗粒临界粒度和级配,研制了新型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结果发现颗粒临界粒度为8 mm,骨料和细粉的基本配比为4951,高铝水泥的加入量为35%,硅灰的加入量为4%,并合理选配外加剂,制备出的新型隔热耐磨衬里浇注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乙醇从迷迭香中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同时,利用Fonton方法测定了迷迭香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提取迷迭香酸的最佳体积分数为50%,迷迭香酸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该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迷迭香酸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原甲酸三乙酯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学元  金长荣 《江苏化工》1996,24(5):26-27,43
介绍了以氯仿、乙醇、烧碱为原料,经一次反应制备原甲酸三乙酯的工艺。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纯度在96%以上,产率可达45%以上。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Ac2O/Et3N/NiSO4三元催化体系催化下N-己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所得N-己基马来酰亚胺产率达84%,与传统酸催化法相比,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以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分别对对叔丁基杯[4]及杯[6]芳烃的合成和萃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以KOH为催化剂,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最高产率为77.8%;以NaOH为催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最高产率为47.3%。对于对叔丁基杯[4]和杯[6]芳烃,最佳的反应回流温度都为140℃。对叔丁基杯[6]芳烃对模拟废水中的铜离子具有一定的萃取效果,最高萃取率为70.3%。  相似文献   

18.
双乙酸钠是一种新型防霉剂。在以乙酸和碳酸钠为原料,水作溶剂的条件下合成双乙酸钠。对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CH3COOH):n(Na2CO3)=4.10:1,反应温度为80—85℃,回流反应时间为2.5~3.0h,溶剂水的质量分率为10%,结晶冷却速度为2-3℃/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母液全部循环利用,产品收率达到96%,且质量符合GB12493—90。该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无污染以及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以具有废气循环的回转干燥系统年总费用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惯性权因子对微粒群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微粒群算法求解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干燥器出口废气温度与循环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带动态非线性惯性因子的微粒群算法对求解多变量的干燥优化设计问题具有方法简单、所需微粒群规模小、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采用部分废气循环并进行优化设计对干燥系统的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湿空气出口温度和废气循环比进行优化设计,其年总费用比无废气循环的常规设计节省18.2%,比循环比为0.2时的常规设计节省12.6%。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出砂问题,选取了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ER1用于化学固砂实验,研究了其化学式及主要反应机理。并在室内测试了ER1固砂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在60℃下选用40~80目干燥石英砂、固化剂GN加量为1.2%、ER1树脂加量为4.5%、偶联剂KH550加量为0.2%、固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散砂固结体的抗压强度为12.3MPa。空气渗透率为12.9md.煤油渗透率为4.1md。固结体样品能够抵抗地层水、泥质等的混入。有较好的耐酸碱等介质的能力,在大流量长时间水的冲刷下没有散砂被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