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3-(2‘-羧乙基)苯并噻吩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合成方法,产率仅达60%左右,实验条件难以掌握,为提高该物质的收率,降低原料消耗,交为理想的合成方法,中介绍了以苯并噻吩,丙二酸二乙酯,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3-(2’-羧乙基)苯并噻吩的方法。经大量合成实验条件探索,苯并噻吩的氯甲基化在室温下进行,用氢化钠代替醇钠,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均相脱羧反应,抑制  相似文献   

2.
4—(3′—羟基丙基)—1,7—庚二醇(1)可用于新型树枝状大分子(Cascade分子)的合成研究。以硝基甲烷为原料,经腈乙基化、醇解、三正丁基锡氢通过游离基还原反应脱除叔碳硝基,合成了关键中间体4—(2′—乙氧羰基乙基)—1,7庚二酸二乙酯(4),(4)总收率以硝基甲烷计算为65.4%。(4)经还原得目标化合物(1)。  相似文献   

3.
以戊二酸和草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经酯化、酯缩合、烷基化和水解脱羧4步反应合成香料化合物3-乙基-2-羟基-2-环戊烯-1-酮,产品经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结构。同时初步考察并确定各步反 应的工艺条件,产物总收率为41.7%。  相似文献   

4.
4-硝基-N-[3-(2-羟乙基)砜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2-羟乙基砜基)苯胺和对硝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经过酰氯化和缩合两步反应合成了活性染料中间体4-硝基-N-[3-(2-羟乙基)砜基]苯基苯甲酰胺。研究了催化剂、卤化剂等对酰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得到酰氯化反应的较佳条件:DMF作催化剂,二氯亚砜作卤化剂,酰氯化产物收率可达97%。同时还考察了缩合反应较佳条件:n(3-(2-羟乙基砜基)苯胺)∶n(对硝基苯甲酰氯)=1.2∶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缩合反应产物收率达到90%。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过了IR1、H NMR鉴定。  相似文献   

5.
2-乙基己酸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2 -乙基己醇和氢氧化钠为原料 ,经常压催化脱氢合成了 2 -乙基己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如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 ,并确立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是 :物料配比为n(2 -乙基己醇 )∶n(氢氧化钠 ) =1.2∶1、反应最高温度 2 0 0℃、反应时间 4h、催化剂的用量是 2 -乙基己醇质量的 3%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约为 70 %。所得产品经红外光谱分析 ,与标准谱图一致 ,可确认上述产品为目的化合物。与传统方法相比 ,该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可靠、反应选择性高、不产生大量三废 ,并且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强碱的作用下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得到乙烷-1,1,2-三羧酸三乙酯.采用新的非质子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发现氢化钠为碱时收率最高,故在氢化钠为碱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投料比n(丙二酸二乙酯):n(氢化钠):n(氯乙酸乙酯)=1.4:1:1,反应温度为40℃,时间为8h,氯乙酸乙酯的滴加时间为45 min,在该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83.3%.产物用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4-硝基-N-[3-(2-羟乙基)砜基]苯基苯甲酰胺和氯磺酸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氢和酯化2步反应合成了4-氨基-N-[3-(2-羟乙基)砜硫酸酯]苯基苯甲酰胺。实验表明,加氢反应的较佳条件:4-硝基-N-[3-(2-羟乙基)砜基]苯基苯甲酰胺(质量,g)与甲醇(体积,mL)比1∶18,Raney-Ni催化剂质量分数40%,氢气压0.4~0.6 MPa,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0 min,收率86%。酯化反应的较佳条件:n(4-氨基-N-[3-(2-羟乙基)砜基]苯基苯甲酰胺)∶n(氯磺酸)=1∶1.0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 h,收率92%。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过了IR1、H NMR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8.
以联苯为原料,经过氨甲基化和水解合成4,4′-二胺甲基联苯盐酸盐,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收率达到80.7%;继而以它为原料方便地合成了3种4,4′-二取代联苯衍生物:4,4′-联苯二甲醛、4,4′-二(羟甲基)联苯和4,4′-二(氯甲基)联苯。  相似文献   

9.
以间硝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酰化、乙基化和缩合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此工艺的还原、酰化及乙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铁粉-冰醋酸还原酰化一锅煮工艺,合成了间乙酰氨基苯乙酮,收率达85%。乙基化中,革除了无水操作,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代替氢化钠,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安全性;以廉价的溴乙烷代替价格昂贵的碘乙烷作乙基化试剂,以丙酮代替四氢呋喃作溶剂,降低了成本,收率达98.5%。总收率达到77%,产品的质量分数大于99%。本工艺操作简便、安全,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乙酸乙酯、甲酸乙酯、氢化钠、胺等简单化合物为原料经两步一锅煮的方法合成β-烯胺酯,并考察了溶剂、投料比、碱等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反应条件:甲苯为溶剂,投料比为n(乙酸乙酯)∶n(氢化钠)∶n(甲酸乙酯)∶ n(胺盐酸盐)=1.0∶1.0∶1.2∶1.2,得到目标产物β-烯胺酯的收率为73%.用不同胺的盐酸盐参与反应,以中等收率得到相应的N-烷基-氨基丙烯酸酯.仲胺选择性得到反式产物,伯胺得到顺反异构混合物,并以顺式产物为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法的日益完善,燃料油的低硫化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达到深度脱除油品中硫化物的目的,提出将离子液体应用于萃取一催化氧化脱除油品中噻吩类硫化物.合成了三种酸性的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Emim]HSO4)、1-甲基-3-丁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1-甲基-3-辛基咪唑硫酸氢盐([-Omim]HSO。)分别用作萃取剂和催化剂,30%H202作为氧化剂,噻吩溶于正辛烷配置成模拟油,用于脱硫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双氧水的加入量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硫效果的顺序为:[Omim]HSO。〉[-Bmim]HSO。〉[-Emim]HSO4.同时在[-Bmim]HSO4-H2O2体系中,脱硫的最佳条件为:剂油比为1.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h,氧硫比为28,脱硫率可达到97.6%.利用硫酸氢盐类的离子液体脱硫可达深度脱硫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热天平上进行了兖州煤及其显微组分加氢热解的TG-MS实验,研究了氢气气氛下兖州煤及其显微组分的热失重特征和加氢热解含硫气体的逸出特征.结果表明,镜质组在470℃左右有较强的H2S和COS逸出,惰质组较低,而惰质组在570℃左右有较强的H2S和COS逸出,镜质组则基本没有,说明镜质组中有机脂肪硫含量较高而惰质组中黄铁矿硫含量较高.镜质组和惰质组不同的SO2逸出说明镜质组含有较高的脂肪硫和较少芳香硫,而惰质组则含有较少脂肪硫和较高的芳香硫.镜质组比惰质组有较高的C4H4S和C8H6S逸出,说明镜质组中的噻吩环和苯并噻吩环有较多的以弱的桥键与煤主体结构相连,而惰质组中的噻吩环和苯并噻吩环多与缩合芳香体系缩聚在一起,热稳定性较高,难以断裂分解.各种含硫气体不同的逸出强度和分布反映了镜质组和惰质组中硫存在形态和含量的差异而导致的镜质组和惰质组在加氢热解过程中硫的不同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苯并噻唑类化合物TJ-1(2-间苯胺基苯并噻唑)、TJ-2(2-间苯胺基苯并噻唑-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胺)、TJ-3(2-间苯胺基苯并噻唑-1H-吡唑-3-甲酰胺)对高脂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50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高脂组、白藜芦醇对照组、TJ.1组、TJ-2组和TJ-3组.高脂组喂饲相应高脂饲料,白藜芦醇对照组和各干预组小鼠喂饲高脂饲料并分别添加0.1%的白藜芦醇、TJ-1、TJ-2、TJ-3进行干预,干预12周后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与高脂组相比,TJ-1、TJ-2、TJ-3、白藜芦醇各组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的SOD、GSH.Px、CAT水平均高于高脂模型组,MDA水平低于高脂组.结果表明: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能改善高脂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首次提出以BrФnsted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和H2SO4的复配体系作催化剂,用于汽油烷基化脱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相比硫酸,复配体系能够在最大限度不改变烯烃组成的情况下有效催化噻吩与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噻吩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45℃后,烯烃聚合速率增加幅度远大于噻吩转化幅度;噻吩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反应2h后反应基本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5.
Two isomeric fluorene-based heteroundecenes of bis(thienocyclopenthieno[3,2-b]thieno)fluorene (BT2T-F) and bis(dithieno[3,2-b:2’,3’-d]thiophene)cyclopentafluorene (B3T-F)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The side chains of 4-hexylphenyl anchor on the 5th and 8th positions in B3T-F while on the 4th and 9th positions in BT2T-F,in which the former is closer to the center of the fused ring.The corresponding acceptor-donor-acceptor (A-D-A) type small molecule acceptors (SMAs) of BT2T-FIC and B3T-FI...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桦木醇衍生物,以桦木醇为起始物,在其C - 3、C - 28和C - 30上进行修饰,得到了28- O- [2-(吡咯烷- 1- 基)乙酰基]-桦木醇(2a)、 28- O- [2-(哌啶- 1- 基)乙酰基]-桦木醇(2b)、 28- O- [2-(吗啉-4- 基)乙酰基]-桦木醇(2c)、 28- O- [2-(哌嗪- 1- 基)乙酰基]-桦木醇(2d)、 28- 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e)、 28- 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f)、 28- 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g)、 28- 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h)、 28- 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i)、 3,28- 二 - O- [2-(吡咯烷- 1- 基)乙酰基]-桦木醇(4a)、 3,28- 二 - O- [2-(哌啶- 1- 基)乙酰基]-桦木醇(4b)、 3,28- 二 - O- [2-(吗啉-4- 基)乙酰基]-桦木醇(4c)、 3,28- 二 - O- [2-(哌嗪- 1- 基)乙酰基]-桦木醇(4d)、 3,28- 二 - 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e)、 3,28- 二 - 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f)、 3,28- 二 - 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g)、 3,28- 二 - 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h)、 3,28- 二 - 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i)、 3- O- [2-(吡咯烷- 1- 基)乙酰基]-桦木醇(6a)、 3- O- [2-(哌啶- 1- 基)乙酰基]-桦木醇(6b)、 3- O- [2-(吗啉-4- 基)乙酰基]-桦木醇(6c)、 3- O- [2-(哌嗪- 1- 基)乙酰基]-桦木醇(6d)、 3- 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e)、 3- 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f)、 3- 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g)、 3- 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h)、 3- 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i)、 30-(1-吡咯烷基)桦木醇(9a)、 30-(1-哌啶基)桦木醇(9b)、 30-(4-吗啉基)桦木醇(9c)、 N,N' - 二 -(30-桦木醇基)哌嗪(9d)共31种桦木醇胺衍生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 NMR)、红外光谱(FT - IR)和基质辅助飞行时间质谱(MALDI - TOF - 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7.
苯并[a]芘(benzopynene)是地沟油的成分之一,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本文首先给出了苯并[a]芘分子的结构图,并用密度泛函(DFT)算法对其进行了空间结构优化;用Hartree-Fock(HF)算法基于3-21G基组计算了它的拉曼光谱,给出光谱强度图;还对苯并[a]芘分子在1 000~3 500 cm-1区间的振动谱带做了指认.这些工作对苯并[a]芘的检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含对称噻吩基团十四元大环镍配合物[NiL](ClP4)2(L=3,10-二(2-噻吩乙基)-1,3,5,8,10,12-六氮十四元大环多胺,分子式为C20H34N6S2),采用溶剂挥发法培养单晶,通过X-单晶衍射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fused nonacyclic monomer of dithieno[6,5-b:10,11-b']-8 H-cyclopentyl[1,2-b:4,3-b']diphenanthrene(DTCPDP) was synthesized by combining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ladder-type and multiple fused multi-cyclic aromatics. DTCPDP has a single sp3-hybridized carbon bridge between fused multi-cyclic aromatics.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DTCPDT with the electron accepting unit of 4,7-di(thiophen-2-yl)benzo[c][1,2,5]thiadiazole(DTBT) via Stille coupling afforded a novel donor-acceptor(D-A) alternating copolymer PDTCPDT-DTBT. The copolymer exhibited good 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ies, with an optical band gap of 1.82 eV and a low-lying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 energy level of-5.32 eV. When the copolym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polymer: fullerene(PC_(71)BM) blends to fabricate bulk heterojunction polymer solar cell devices, the devices exhibited a moderate maximum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5.90%.  相似文献   

20.
Inthelastfewyears,therehasbeenextensive researchinpolyoxometalates(POMs)fortheirstruc turaldiversityandpotentialapplicationinthefieldsof catalysis,biology,medicineandmaterialscience[1,2].POMs,whichareexcellentmolecularacceptors,can formnovelinorganic organiccomplexeswithanum beroforganicsubstratescontainingN,S,Oatoms.Inordertoimprove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 theorganic POMshybridmaterials,metalionscanbe introducedtothesystem.Organoamineisusually usedastemplateorstructure directinga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