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冲压成形理论,详细阐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过程中滑移线缺陷的产生机理。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并借助于Auto Form分析软件,提出了滑移位移量和接触压力是判定滑移线严重程度的两种方法,总结了滑移线判定规范;在同步工程阶段,优化产品R角是控制滑移线最有效的措施,其次,优化冲压方向、工艺补充、拉延筋阻力系数以及模面设计是改善滑移线质量的有效方式。以某车型前门外板为例,完成滑移线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验证,结果显示:同步工程分析后,只需要对拉延筋进行微调即可达到可接受状态的零件质量效果,避免冲压模具开发后重新加工的风险,提升开发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
浅谈汽车覆盖件的表面滑移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移线是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面缺陷,它严重影响了覆盖件的表面质量和车身的外观。对滑移线的产生机理、分类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时出现滑移线和维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冲压件的冲击线与滑移线是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面缺陷,它严重影响了覆盖件的表面质量和车身的外观。本文对滑移线和冲击线的产生机理、分类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为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时出现滑移线冲击线的整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模具制造》2021,21(8):20-23
汽车外覆盖件由冲压成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A面缺陷主要表现为:滑移线、凹陷、压伤等。门外板的滑移线容易识别,严重影响了车身的外观。对门外板的滑移线在门外板设计阶段提出了评估依据,并结合现场改善验证提供控制手段,为改善门外板冲压成形出现滑移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具工业》2017,(8):24-27
结合汽车侧围外板冲压成形过程中滑移线和冲击线产生原理,介绍了汽车侧围外板常出现滑移线和冲击线的部位,并从造型、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阶段探讨应对滑移线和冲击线的解决措施。针对不同部位的滑移线和冲击线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给从事汽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折边导致汽车外覆盖件反弹的问题,运用CAE软件Autoform对汽车引擎盖外板冲压全工序进行模拟。通过优化折边工艺、调整工艺参数等措施,分析影响外覆盖件折边反弹的因素及影响程度,选取了调整折边时间差、增加余肉造型、增加法兰边缺口及调整折边工序安排作为4个影响反弹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折边工艺、补充造型等,改善了零件反弹状况,减小了车门外板、引擎盖外板等汽车外覆盖件的折边反弹。  相似文献   

7.
介绍滑移线对外覆盖件表面质量产生的影响,针对后门外板轮弧棱线滑移问题,分析滑移线形成的原因,结合CAE模拟分析验证和整改方案,快速解决现场拉深件的滑移线问题,调试出表面质量合格的外覆盖件,满足外覆盖件生产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车身冲压件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压覆盖件的外观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外观美感。阐述了通过对模具型面上的R角的控制方法,解决冲压覆盖件的滑移线、走料痕、冲击线等外观质量缺陷问题,达到了提高整车外观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胡治钰  王银巧 《模具技术》2012,(5):35-38,47
汽车外覆盖件在冲压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表面缺陷有:表面星目、局部变薄、拉裂、表面凹坑和局部起皱等。介绍了汽车外覆盖件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因压力参数调整不当、原材料及模具异常等造成表面缺陷的原因,论述了通过调整具体的压力参数及改变生产条件等预防汽车外覆盖件产生冲压表面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过程中滑移线的产生机理,在有限元增量法模拟板料变形过程的基础上,假设板料变形过程中,板料上的物质点在单元面积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不变,逐步跟踪滑移线产生与终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过程,在FASTAMP后处理系统中实现了滑移线的预测功能。算法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较高,为预测汽车覆盖件滑移线缺陷提供了参考,减少了传统模具制造的反复试模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曹运涛 《连铸》2016,35(3):28-30
济钢5号连铸机生产300 mm厚度铸坯时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出现的铸坯缺陷有外弧角横裂、表面纵裂纹、中间裂纹。现场实践表明,外弧角横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铸坯在弯曲之前冷却过强。通过喷嘴改造、调整冷却强度消除了外弧角横裂。通过优化浸入式水口尺寸和调整保护渣性能基本消除了表面纵裂纹。通过优化轻压下工艺和消除机械间隙消除了中间裂纹。工艺优化后取得了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卞坤  文根保 《模具制造》2013,13(1):65-69
分析了滑移端密封罩的结构特点及工艺要求,详细阐述了注射模的型腔配置、型芯精确定位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要点,并介绍了模具制造工艺的重点。该模具总体结构紧凑,动作可靠,经试模较成功,塑件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覆盖件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但其制造难度较大。通过研究铝合金发动机罩外板的充液成形工艺过程,了解先进柔性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工艺参数中液室压力与凸模行程匹配及压边力对板料减薄率的影响,从成形极限上判断零件无起皱、破裂现象的范围。获得最优的整形液室压力为12~20 MPa,压边力过小,板料不能充分塑性变形,压边力过大,板料易失稳破裂,最优的恒定压边力范围为1600~2000 k N。研究表明,采用板材充液成形柔性制造工艺,可降低噪音,无冲击线,且由于液室压力的作用,滑移线减小,可提高大型铝合金弱刚度板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后盖外板上部型面复杂,局部特征多,冲压工艺采用6道工序完成,试模过程中第5道工序的工件严重起皱,影响表而质茸及焊接工艺性.经过分析,发现该缺陷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整形工艺造成的,为此,对整形斜楔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块小压料板,在整形面上添加吸料槽,并重新设计了整形块的结构.经过改进,基本消除了起皱,零件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罗宇玲 《模具制造》2008,8(2):51-53
介绍了摩托车尾灯罩的结构和注射工艺,阐述了生产摩托车尾灯罩的注射模结构与工作过程。应用MPI模流分析软件对摩托车尾灯罩注射模进行了流动填充模拟分析,得出了制品成型后在气穴、熔接痕、翘曲和欠注等方面的情况,对制品的成型质量做出了预分析,以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现材料高效去除,避免亚表层严重滑移,以及改善已划擦区表面形貌质量.方法 基于EAM和Morse混合势函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法对刚性磨粒划擦Al材料的去除行为展开研究,分析磨粒尺寸、温度、压深、速度对材料去除行为的影响,并提出飞秒激光辅助加热改善材料塑性去除行为的方法.结果 不同划擦因素变化对Al材料去除、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汽车外覆盖件废料切断新工艺,包括改变传统废料工艺设计,降低下模废料切断刀高度,在修边完成废料下滑后先由挡料销暂存,下一个冲次将其切断排出模具外,达到自动化生产和提高制件表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四连杆振动机构及正弦振动的特点,主要从振动频率、振幅、负滑脱时间等参数进行研究。介绍了某钢厂小方坯连铸机的工艺状况及铸坯表面质量状况,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结晶器振动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参数优化后,铸坯表面质量及溢漏率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车型的后备箱盖板拉延成形时出现的破裂和起皱现象,首先,基于DYNAFORM建立后备箱盖板的有限元模型;其次,探究压边力x1、拉延筋1的阻力x2和拉延筋2的阻力x3对后备箱盖板拉延成形的综合影响,建立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方案,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案构建了影响成形的工艺参数的二阶响应面法(RSM)模型,以板料的最大减薄率y1和最大成形力y2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运用改良型的遗传算法(GA)进行模型寻优,获得影响后备箱盖板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即x1=520.05 kN,x2=80.03 N·mm,x3=82.18 N·mm;最后,对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汽车后备箱盖板的成形质量,同时对类似覆盖件的成形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