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奥氏体不锈钢的标准组成是18%Cr、8%Ni。一般叫做18-8不锈钢。以它做基准,根据使用目的变化C、Ni、Cr的含量,或添加Ti、Nb等元素,便可产生其它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0Cr18Ni10Ti、1Cr18Ni11N_b等。其化学成分如表1,用这些不锈钢做弹性元件波纹管,与黄铜、磷铜等波纹管相比,具有耐高温,高压和耐蚀等特点。因此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的应用越来越多。图1是18%Cr+Ni及8%Ni+Cr的断  相似文献   

2.
由于新的不锈钢材料国标中删除了1Cr18Ni9Ti,研究用12Cr18Ni9替代1Cr18Ni9Ti制造某特殊用途轴承冲压保持架的可行性,并对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加工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轴承使用工况下,2种材料的性能相当,经主机考核证明,用12Cr18Ni9替代1Cr18Ni9Ti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1Cr18Ni9Ti与16MnR是超高压开关壳体常用钢板,通过对1Cr18Ni9Ti不锈钢与16MnR低合金钢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的研究,分析了1Cr18Ni9Ti与16MnR异种钢焊接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原因,通过大量工艺试验、评定,以此确定出1Cr18Ni9Ti与16MnR异种钢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合理的焊接工艺,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测量1Cr18Ni9Ti合金钢(高温时效处理)的杨氏模量与?自松比,为热处理新工艺提供材料的弹性系数指标,为工程实际提供力学参数;采用应变电测原理和技术(应变片测量法),在试样纵向和横向粘贴电阻应变片,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试样纵向和横向应变,得出了1Cr18Ni9Ti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1Cr18Ni9Ti合金钢为低模量材料。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阳极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工艺参数: 介质:20~30%硫酸 0.1%钼酸钠;电流密度:10~20毫安/厘米~2;处理时间:10~20分钟;处理温度:室温;阳极:不锈钢;阴极:铅板。二、处理效果: 1.阳极氧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其显著的特点是大大地提高了它的耐蚀性。例如1Cr18Ni9Ti钢在沸腾的5%硫酸中是不耐蚀的,腐蚀速率大于10毫米/年。我们将该钢种试样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后,在同样的条件下经过805小时试验后仍未发生腐蚀,试样表面仍光亮如新。图1表示阳极氧化处理后的1Cr18Ni9Ti钢和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1Cr18Ni12Mo2钢在各种浓度的硫酸中的耐蚀性。图2表示阳极氧化和未经阳极氧化的1Cr18Ni9Ti钢在硫酸中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对1Cr18Ni9Ti不锈钢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利用铁磁法测量得到了塑性变形量与α'-马氏体相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浸泡法和电化学测量技术对产生塑性变形的1Cr18Ni9Ti试样在含溴醋酸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加工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1Cr18Ni9Ti不锈钢的年腐蚀速率增加,点蚀电位下降,点蚀敏感性增强;但在18%~27%塑性变形量下,1Cr18Ni9Ti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测量1Cr18Ni9Ti合金钢(高温时效处理)的杨氏模量与泊松比,为热处理新工艺提供材料的弹性系数指标,为工程实际提供力学参数;采用应变电测原理和技术(应变片测量法),在试样纵向和横向粘贴电阻应变片,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试样纵向和横向应变,得出了1Cr18Ni9Ti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1Cr18Ni9Ti合金钢为低模量材料.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某弹簧钢丝直径为准Ф10的1Cr18Ni9Ti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加工制作方法。文中介绍了1Cr18Ni9Ti圆柱螺旋弹簧的制作难点及其冷卷圆柱螺旋弹簧卷制的过程中的心轴直径计算和选取,以及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Cr18Ni9Ti合金钢,在高温时效处理状态下的微蠕变粘弹性力学性质,为工程实际提供粘弹性力学参数。以应变电测量的方法在1Cr18Ni9Ti试样表面沿轴线粘贴标距为50ram的胶基泊式电阻应变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试样施加一恒应力,以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试样的微蠕变,240min蠕变量为0.088%。说明1Cr18Ni9Ti合金钢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钻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属较难加工材料,特别是较小孔钻削。为了得到钻头直径与钻削参数对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影响规律,故用高速钢标准钻头对1Cr18Ni9Ti与45钢进行了钻削对比试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1Cr18Ni9Ti的扭矩和轴向力比45钢大,钻削参数对钻削力影响规律与45钢相同,即钻头直径对钻削力的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钻削速度最小;1Cr18Ni9Ti的钻削温度比45钢约高1.4倍,钻削速度对钻削温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钻头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双辊薄带连铸试验和组织成分分析,对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和传统薄板坯没有本质区别,但薄带坯组织较为细密,柱状晶区呈不严格的对称分布;一次枝晶和二次枝晶间距小,并且均随离薄带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柱状枝晶的生长比较紊乱,没有严格的方向性;在薄带厚度方向上元素铬和镍没有明显的成分偏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深冷处理对1Cr18Ni9Ti不锈钢餐具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SLX程序控制深冷箱进行深冷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餐具采用YWX/Q-150盐雾腐蚀试验箱进行了长达8天的盐雾腐蚀实验.实验完成后观察不锈钢餐具表面的生锈情况.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的刀、叉生锈情况明显少于未深冷处理的,因此,深冷处理能够有效改善1Cr 18Ni9Ti不锈钢餐具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3.
1Cr18Ni9Ti不锈钢封头失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晓东  艾志斌  李蓉蓉 《压力容器》2004,21(6):38-42,31
通过化学成分、金相、弯曲、断口及能谱分析等手段 ,对某 1Cr18Ni9Ti制容器上封头开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封头开裂属于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ClSCC)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预防失效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1Cr18Ni9Ti不锈钢多轴棘轮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多轴棘轮效应及典型的非比例循环试验研究,表明1Cr18Ni9Ti钢是循环强化材料并表现出明显的非比例循环附加强化。在多轴棘轮试验中,应变幅值、轴向载荷大小及方向对材料强化性能、轴向应变、棘轮应变率有着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压力容器》2006,23(5):39-41
混氢原料油换热器是为安庆石化炼油厂制造的高压换热器,其主体材料为2.25Cr-1Mo+0Cr18Ni11Ti复合钢板,对制造过程中的封头成型、加热、热处理、组对等方面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1Cr18Ni9Ti与TC4异种金属的固态扩散焊接工艺,在现有的工艺方法上采用超声波加载固态扩散焊接的工艺,并对比超声波加载扩散焊接工艺与传统扩散焊接工艺.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加载扩散焊接工艺,使不锈钢与钛合金实现了良好的连接.  相似文献   

17.
用非平衡磁控溅射与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II)的混合技术,研究了类金刚石碳(DLC)多层膜对1Cr18Ni9Ti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N后,改性层内形成了CrN和Fe3N等氮化物相;PSII技术能够提高1Cr18Ni9Ti钢基体的微动磨损性能;试验所制备的DLC多层膜比N注入层具有更好的微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了应变疲劳试验,研究了循环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循环硬化机理。1Cr18Ni9Ti在室温和低温下均发生循环硬化。经室温和低温应变疲劳可形成α′马氏体和ε马氏体,ε马氏体极少,α′马氏体形貌为板条状和短快状。1Cr18Ni9Ti循环硬化机制为,随循环周次增加,α′马氏体的不断形成使得材料发生硬化,当新形成的马氏体造成的硬化和先形成的马氏体在随后的循环中发生的软化达到动态平衡时,即达到了循环硬化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9.
低频率下波纹管膨胀节腐蚀疲劳行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热管道波纹管膨胀节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发生泄漏的实际问题,在低频率下对波纹管膨胀节的腐蚀疲劳行为进行模拟,用宏观、微观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发生开裂泄漏的波纹管和模拟试验中波纹管的各种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波纹管实际腐蚀破坏中存在着腐蚀疲劳失效。经过研究表明,该波纹管有一定的耐腐蚀疲劳性能,检测未发生泄漏的波纹管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