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断面结构及锚索布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隧洞衬砌施工中采用的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具体分析了混凝土浇筑、锚索张拉、锚具槽回填、孔道灌浆等工序的施工流程、方案及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表明,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是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大洞径、高水头有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工程中的又一次成功应用,完全满足对预应力控制的条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河隧洞工程是该工程的关键节点,工程规模巨大,需要解决复杂的地形、地质和运行条件给工程带来的挑战性难题。本文对穿黄河隧洞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3.
8月9日,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穿黄退水洞工程顺利实现贯通,为南水北调中线如期实现通水目标提供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退水洞位于穿黄隧洞下游。通过退水洞穿越邙山将穿黄隧洞进口与黄河连通,主要作用是在穿黄隧洞检修期间,将总干渠多余水量排往黄河,同时兼有向黄河补水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长征  凌霄 《人民黄河》2004,26(1):41-41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方案设计,根据穿黄河段特殊的地形地质、洪水泥沙条件和目前国内外隧洞设计施工的先进技术,设计采用预制和现浇双层结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的先进技术。由于穿黄隧洞的规模和设计运用条件的特殊性,该工程的设计目前在国内外工程实例很少,因此方案布置、结构计算及施工等诸多课题都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5.
盾构技术与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盾构机技术和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及其地质情况。对泥水式盾构机应用于穿黄隧洞的施工进行了探讨。针对盾构法穿黄隧洞施工应开展的前期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世亿  张辛  马瑞  李合生 《人民长江》2016,47(10):96-99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其中穿黄隧洞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穿黄隧洞采用双层衬砌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在多变的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穿黄隧洞的运行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供水。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工具,获取了穿黄隧洞过水面的三维信息,采用自主研发的"隧道形变检测/监测系统"对隧洞进行形变检测,并建立了穿黄隧洞三维数字仿真管理系统。将测绘技术应用于穿黄隧洞的运行管理,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3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渠道衬砌建设任务繁重,为保证渠道衬砌工程顺利完工,本文采用经验方法对黄河以南渠道衬砌进行了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吴长征  凌霄 《人民黄河》2004,26(1):41-41,43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方案设计,根据穿黄河段特殊的地形地质、洪水泥沙条件和目前国内外隧洞设计施工的先进技术,设计采用预制和现浇双层结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的先进技术。由于穿黄隧洞的规模和设计运用条件的特殊性,该工程的设计目前在国内外工程实例很少,因此方案布置、结构计算及施工等诸多课题都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3,(2):2
<正>本刊讯2012年12月30日,随着穿黄工程II-B标隧洞内衬1号仓混凝土模板拆除,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胜利完成,标志着穿黄隧洞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备受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投资较大、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建筑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0.
汾河二库水利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拦河坝、供水发电隧洞、水力发电站等组成,其中碾压混凝土重力拦河坝的主体工程已于1998年7月完工,供水发电隧洞于1999年3月衬砌完毕,4月供水发电隧洞进口开工,11月8日汾河二库正式下闸蓄水,而下闸蓄水的关键则在于供水发电隧洞进口的施工进度。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隧洞进口的施工任务,我们应用了钢筋电渣压力焊技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1关于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电渣压力焊技术是利用被焊钢筋…  相似文献   

11.
盾构技术与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生勇 《中国水利》1994,(12):46-47
1994年1月下旬,水利部审查通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穿黄工程建议以孤柏咀双线输水隧道方案作为基本方案。由于穿黄工程需在软土地层中通过,报告中提出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以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关够工程——穿黄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盾构法施工起源于欧洲,后来在日本有较大发展。盾构法施工的含义是指在“盾牌”的保护下挖掘隧洞。盾构技术即采用盾构机在地下土层中切削推进。施工时,在前部开挖地层,尾部拼装衬砌,然后用千斤顶顶住已拼装好的衬砌将盾构推进,如此循环交替逐步前进。这样,  相似文献   

12.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惠南段~大宁段采用2排直径4 m的PCCP管道,管道单线总长50 km.管线需穿过两甘池隧洞和崇青隧洞.西甘池隧洞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为此,比较了钢筋混凝土衬砌、钢板衬砌和洞穿PCCP管结构3种方案,最终采用洞穿PCCP方案.现工程基本完工,表明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4.25 km.隧洞穿越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硬塑粘性土和全新统中密饱水砂层以及卵石层、泥砾石层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阐述了穿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施工隧洞的埋深、盾构机选型、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的障碍物和不良地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保证盾构隧洞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穿黄河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是如何过黄河。对此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较、地形测量、地质勘探、规划设计以及科学试验等工作 ,提出并逐渐完善了东线穿黄河工程的设计方案。尤其是穿黄探洞的开挖成功 ,为东线工程的方案论证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东线工程的关键控制性项目 ,穿黄隧洞工程有望在 2 0 0 2年率先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爆破施工期间,通过对黄河大堤进行位移、渗压和振动等安全监测项目观测评价,了解隧洞开挖爆破情况下位山黄河大堤运行状况,为洞内开挖爆破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和黄河大堤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建设规模最大,施工技术最复杂,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性工程。隧洞内径7.0 m,最大内水压力达0.51 MPa。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对大量穿黄隧洞结构型式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集中精力对3种较优的隧洞衬砌结构方案进行比选。在从施工技术、经济投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之后,最后推荐采用结构受力明确,且安全度很高的方案3。主要介绍隧洞结构型式的比选、隧洞纵向变形及抗震等设计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工程,南起黄河南岸荥阳县王村至北岸温县马庄东侧,全长约19.3 km;工程设计流量为265 m3/s,加大流量为320 m3/s,设计利用水头为10 m.主要建筑物包括南岸连接明渠、退水建筑物、过河建筑物、北岸河滩明渠、连接明渠等,按1级建筑物设计.主要介绍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输水隧洞工程中穿越黄河线路、过河建筑物型比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盾构法施工的水工隧洞技术和施工工艺、砂层中修筑的大型超深竖井结构技术、黄土高边坡处理技术以及大范围的渠道地基震动液化处理等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穿黄隧洞1∶1仿真试验是南水北调中线最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试验课题多、技术含量高、试验周期长,备受大家关注,在此作简要介绍。一、仿真试验的目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采用隧洞方案穿越黄河,穿黄隧洞为大型水工隧洞,内径7m,外径8.7m,全长4250m.埋深于黄河河床下23~35m,除承受外部较高的水、土荷载外,还承受>0.5MPa的内水压力。隧洞衬砌采用双层复合结构,外衬为拼装  相似文献   

20.
唐瑾  车小磊 《中国水利》2006,(16):70-7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以西约30km处.从孤柏嘴处穿过黄河。南岸起自河南省荥阳县王村.北岸终点为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南张羌乡.工程总长度达19.3km。该项工程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在水量丰沛和需要时相机向黄河补水。穿黄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工程总投资3137亿元。由于施工工期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穿黄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大量先进施工设备及先进技术被用于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