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州明清园林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典型,在园林空间营造、园林生境创造、审美情趣塑造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造园生态智慧。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园林空间的嵌套组合、自然片段的切取、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及人的空间感知。对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进行探索,目的在于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更多角度的认知,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阶段,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图式语言是以空间单元作为基本语汇,研究和描述空间单元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运用空间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解读苏州明清园林造园空间生态智慧,探索古典园林生态智慧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影响古典园林空间意境、感受及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视觉要素之一,最易被人感受和识别。随着园林研究的不断深入,色彩作为抽象的形式将再次得到重视。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将其色彩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其所对应的美学规律,总结出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对现代园林设计及苏州色彩规划的影响,进而创造具有苏州城市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色彩风貌。  相似文献   

3.
以中铁建位于苏州明拙政园故址的"抱拙别墅"项目中主题八景的文化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深挖拙政园地脉、人脉及文脉并确立主题,以传承复兴拙政园文脉为主线,将中华经典园林之文化精神继承性地融入当代宅园造景的文化设计之中,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延续承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集大成者。其中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为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其景观营造之奇巧,表达意境之精妙堪称绝伦。本文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出发,对其造园手法加以分析,并希望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云才 《风景园林》2018,25(1):28-32
图式语言是基于景观空间的生态特性而建立的一种表达景观地方性和空间逻辑的新范式,是以图式为基本语言符号研究景观空间由基本空间、复合空间到整体景观空间的基本语汇与基本逻辑关系,并为塑造新景观提供语汇、语法等图式语言体系的支撑。图式语言研究是采用了景观空间原型与高效空间、空间选择与样本分析、空间抽象与图式提取、图式语汇与空间逻辑以及图式语言体系构建与验证的研究方法。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自组织协同理论与逻辑设计、空间生成过程与空间推理以及景观的多重表意与语用学等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基础是景观空间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演变性决定的,是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正>"景观的语言"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景观图式语言"是"景观的语言"的重要分支。它是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景观的语言、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模式语言"和西蒙·贝尔(Simon Bell)"图式"研究三大思想融合的产物。与前者相比,"景观图式语言"是基于景观空间基本构成、组合和嵌套特征的设计语汇等空间语言逻辑,以景观空间类型的多样性和尺度嵌套性为核心,以图式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的历史属性是人类适应自然和塑造满足自身需要的空间并改变其内涵的历史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形成了以现象认知为途径的地理学和景观诗学研究方法、以时间轴线为途径的编年史和断代史研究方法以及以图解(图式)为途径的设计语言研究方法 3大领域,其中伊丽莎白·伯顿基于风景园林设计历史发展的图式语言思想是图式学研究中的代表。以伊丽莎白·伯顿图式语言思想为核心,从5个阶段全面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设计原理图式和设计基本语汇图式。伊丽莎白·伯顿的图式语言思想从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思想源泉和方法探究风景园林的设计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这一方法也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研究对象的设计语汇丰富性和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肖Min 《华中建筑》1996,14(3):28-30
文化的通约性是国林语言学观的基础。文章以申小龙先生的文化语言学观点解读中国古典园林,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总结出“景观本体、流线组织、追求意境”的中国古典园林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9.
何丽 《华中建筑》2007,25(12):102-104
以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笠亭为例,对其建造历史、园中作用、文化内涵、构思手法进行分析.提出:作为士大夫文化物质载体的中国古典园林,曾受到当时大众文化的影响,并以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的手法融合大众文化,使与谁同坐轩、笠亭这两座建筑的组合景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里一则雅俗共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建筑与预算》2009,(3):F0002-F0002
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园林,也是中国大园林之一,山水并重,以池水为中心,沿池畔建楼、台、亭、榭,有房浮水上之感,园中建筑朴素、平淡、并富有诗情画意,曲经通曲廊,静水观荷艳,明代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上南公园通过制定"星级公园"创建计划及日常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于2004年被评定为"三星级公园".作为居住区配套公园,其创建的成功,可为相同性质的公园创建星级公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胡永红 《中国园林》2006,22(7):50-55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蔷薇园、岩石园、水景园、树木园、东方园、草本植物园、生态园等在植物园中比例超过40%。拟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专类园建设将以此为借鉴与参考,结合辰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与上海植物园错位发展的原则,拟设置30个专类植物园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园林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王向荣 《中国园林》2006,22(1):19-29
各个国家的园林展在规模、场地、展出的内容上有不同的类型.园林展推广了园林艺术、拓展了园林市场,为设计师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同时,园林展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绿地及公共空间系统、促进城市新区的建设、更新城市衰落地区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艺术性花园展是以推动园林艺术探索与发展、向公众普及园林艺术思想与应用为主要目的一类园林展。当代艺术性花园展与当代园林艺术在不断相互启发与促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对我国现阶段园林展的举办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外国艺术性花园展与展览花园的历史发展研究,系统介绍了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艺术性花园展,深入分析了艺术性花园展及展览花园的特征,并以肖蒙花园节与梅蒂斯花园节为例介绍了艺术性展览花园主要的五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宛园三格     
该文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殷周、先秦至秦汉,以象征模拟天人关系的帝王苑图为主流;第二阶段在魏晋南北朝,以开拓自然美的士人园为主流;第三阶段,隋唐、两宋、明清时期,中国造园系统日渐成熟,中国传统园林基本上定位为山水文化的综合载体,并逐步走向普及与世俗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植物分类园现状分析,总结分类园规划常用分类系统自身特点及局限性。以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分类园为例,进行分类园景观营造分析。从分类系统选择、植物收集、展示面积计算、景观空间营造和植物景观特色塑造等方面对分类园规划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以期为规划科普性、地域性和特色性分类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人园林作为文人诗意栖居和养 生实践的空间载体,其空间营造不仅注重劳形固 精、赏心悦目的形体颐养,更侧重以诗书画境和 文人价值观为内核的心神怡养,是中国健康园 林的典范。文章以传统文化和医学理论“精气 神”为基础,构建中国文人园林健康思想的解 析框架,并以网师园为例,通过空间的理性分析 和诗画吟咏的感性解读,从空间营造、园林居游 和诗情画意三个层面,阐述文人园林在涵养人 体之“精气神”方面的重要价值。研究对以健康 为导向的园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即健康园林 不仅关注环境营造,更注重诗意居游方式和人 文情思在康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吕文明 《华中建筑》2008,26(8):220-222
园林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积淀的反映,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显示人们的精神需求。伊新兰庭园造园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园林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该文分析和阐述了伊斯兰目林产生的宗教背景、历史条件,并以众多名园为例。总结出该类园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段建强  张桦 《风景园林》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英国对世界园林艺术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关系是中外学者争论的问题:第一,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否受到过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第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该文以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园林所体现的要素、设计手法、表现方式,论述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起源、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以及中西园林的相互影响;通过梳理大量史料,分析中国园林西传等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