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采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鉴别彩棉纤维的可行性。测试对比了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及在不同温度下的一维红外光谱图。试验结果表明: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在一维红外光谱图上差别不显著,而在二维相关谱图上显示出一定的差别;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在2 500 cm-1~3 000 cm-1区域和800 cm-1~1 400 cm-1区域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中的温度敏感点基本一致,但白棉纤维温度敏感程度较彩棉纤维强。认为二维相关红外谱图可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增加谱图的识别能力,可以根据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中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对温度敏感程度的不同,通过与标准白棉纤维进行对比来鉴别彩棉纤维。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羊毛及羊绒的红外光谱。采用变温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分别测试了羊毛和羊绒的红外一维光谱、红外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同步红外光谱。研究发现:羊毛和羊绒同时存在着υasCH3、υasCH2、υsCH3、υC=O、δN—H+νC—N、δN—H+υC—N和δS—O等。研究还发现:在2 800cm-1~3 000cm-1、1100cm-1~1 700cm-1和1 000cm-1~1 100cm-1频率区间内,采用传统的红外一维光谱法和红外二阶导数光谱法不能有效区分羊毛和羊绒。而采用二维相关同步红外光谱,在2 800cm-1~3 000cm-1和1 000cm-1~1100cm-1频率范围内,可以清晰地区分羊毛和羊绒。认为:采用二维相关同步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区分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铜氨、莱赛尔两种纤维不同的生产工艺,尝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这两种纤维的铜离子含量,通过分析鉴别铜氨与莱赛尔纤维。结果表明铜氨与莱赛尔两种纤维的铜离子浓度区域有较大的差别,证明这种方法可作为鉴别这两种纤维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外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对棉纤维和麻纤维进行鉴别研究。棉纤维和麻纤维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明显,而在二维相关谱图上显示出较明显的差别。在2700~3100cm~(-1)区域内,麻纤维在同步图上的2730cm~(-1)和3020cm~(-1)附近出现两个较强的自相交峰,在2750cm~(-1)和3010cm~(-1)附近出现1个较强的和1个次强的正相交峰。在500~1000cm~(-1)区域内,棉纤维在500cm~(-1)和690cm~(-1)附近出现正相交峰,而麻纤维却在780cm~(-1)附近出现正相交峰。结果表明,二维相关红外谱图可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增加谱图的识别能力,可用于棉、麻纤维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麻赛尔纤维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麻赛尔纤维纵向有深浅不一的多条连续分布的条纹,截面为独特的不规则C型异型结构.干态断裂强度与粘胶纤维接近,湿态断裂强度是粘胶纤维的1.4倍,干态、湿态断裂伸长率均小于粘胶纤维,干、湿态初始模量均大于粘胶纤维,为粘胶纤维的1.1~1.2倍,回潮率为12.86%,与粘胶纤维相近.静、动摩擦因数均大于粘胶纤维,卷曲率、卷曲弹性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小于粘胶纤维.麻赛尔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典型的纤维素纤维特征谱带,但在2 915 cm-1附近,麻赛尔纤维与粘胶纤维峰形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棉纤维和苎麻纤维的三级红外光谱。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测试了棉纤维和苎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试验发现:棉纤维和苎麻纤维同时存在着—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OH变形振动模式和C—O伸缩振动模式等4种红外吸收模式。认为:在3 000cm-1~2 800cm-1、1 450cm-1~1 400cm-1、1 350cm-1~1 300cm-1和1 100cm-1~1 000cm-1频率区间内,采用传统的红外光谱技术(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不能有效区分棉纤维和苎麻纤维,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可以清晰的区分棉纤维和苎麻纤维。  相似文献   

7.
由于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均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且显微镜下纤维形态、燃烧现象、基本化学溶解性能、红外光谱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常规的定性鉴别方法难以对二者进行准确区分。文章通过分析莱赛尔纤维和铜氨纤维在理化性能方面的细微差异,综合利用铜氨溶液溶解测试、锡拉着色剂显色试验、铜丝火焰呈色反应测试展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对莱赛尔纤维与铜氨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8.
不同酒龄基酒的质量控制对生产优质白酒至关重要,传统分析方法不能提供一个准确的标准来鉴别不同酒龄的基酒.本文运用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鉴别不同酒龄的汾酒,同时得到其指纹特征.在一维红外谱图上,不同酒龄基酒最主要的区别是在1597 cm-1和1727 cm-1附近峰强和峰位的不同;在二阶导数谱上,在1200~1800 cm-1范围内,不同酒龄基酒的酸酯特征吸收峰呈现明显规律性;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上,不同年份基酒的自动峰和交叉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纵向有明显的沟槽,莫代尔纤维纵向沟槽较少,莱赛尔纤维纵向表面平滑无沟槽;4种纤维显示出纤维素Ⅱ晶型特征,与莱赛尔纤维相比,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与黏胶纤维的结晶度较低;纤维红外谱图显示4种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基团大体相同;干态条件下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的断裂强度小于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湿态条件下4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均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
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都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本文根据它们的特性,对两种纤维的定性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可知,采用修正系数直径法对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结果准确、数据稳定,且测试简便、工作效率高,能满足日常大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1.
苎麻纤维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验找出苎麻纤维的长度分布、细度(直径)分布以及长度和强度、细度(直径)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仿生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芹 《北京纺织》2004,25(6):23-25
介绍了仿生学在纺织纤维中的应用 ,对 6种仿生纤维 ,用仿生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六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及其鉴别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Lyoeel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对这六种新型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综述,并与几种易混淆的常规纤维的相应特征进行了区别,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ET纤维具有比PLA纤维更致密的结构,有些PLA纤维横截面上的孔洞或裂缝用生物显微镜就能观察到。PET和PLA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在差热性能上,PET纤维的熔融温度和峰顶温度比PLA纤维的分别高90℃和84℃。碱性条件下(pH值为11.8)对PLA纤维的强度有明显损伤,而对PET纤维的强度损伤并不明显,这种性能也可以用来进行对2种纤维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差别化纤维的品种类型及其技术特点,指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质量与数量上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对我国今后差别化纤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8种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方法,对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鉴别进行探索,总结出一套针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系统鉴别方法:先用感官法确定未知纤维的归属类别,再选用热分析法达到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鉴别目的。  相似文献   

17.
特种植物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种植物纤维以其环保和可再生性能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几种植物纤维如乌拉草纤维、藕丝纤维、桑皮纤维、竹纤维及香蕉纤维的提取方法、纤维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纤维的性质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纤维的长度、粗度和强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对纸张强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再生纤维的开发现状及纤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近年开发和研制的各种新型再生纤维,如Lyocell纤维、LenzingModalFresh纤维、氨基甲酸酯纤维、超导粘胶纤维、木棉纤维、甲壳素纤维、玉米纤维、Lenpur纤维、角蛋白纤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型植物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纤维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简单阐述了新型天然纤维的开发现状,对1980年以来全球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总产量发展特点做出分析,并指出了开发新型植物纤维对弥补棉花产量滞后纺织加工需求缺口的重要性,开发途径可以从自然资源和农业废弃物两方面着手。重点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然彩棉、竹纤维、罗布麻、菠萝叶纤维等9种新型植物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归纳,论述了充分发挥现有自然资源,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发展绿色纤维、生态纺织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