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红曲米,并从中提取出天然红曲色素。以色价为指标,研究光照、温度、受热时间及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日光紫外灯避光处,其中,日光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加热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金属离子中,Fe~(3+)对红曲色素的影响最大,而Cu~(2+)和Zn~(2+)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光照、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红曲霉菌体中红曲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黄色素在避光及紫外灯条件下比较稳定;红曲黄色素在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同的金属离子对红曲黄色素的影响不同,Na~+,K~+,Ca~(2+)和Zn~(2+)对红曲黄色素基本无影响,Fe~(2+)和Cu~(2+)会使黄色素发生变色并产生沉淀;红曲黄色素的热稳定性良好,高温连续加热4 h依然保持较高色价。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发酵研究了三种金属离子Cu~(2+)、Fe~(2+)和Fe~(3+)对红曲霉发酵代谢产色素的影响。添加不同浓度的CuSO_4溶液、FeSO_4·7H_2O溶液和FeCl_3溶液到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测量发酵液中的红曲色素色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CuSO_4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时,红曲色素的色价逐渐降低;当Fe~(2+)逐渐增加时,色素含量上升;当添加Fe~(3+)后,色素含量不稳定。因此,Cu~(2+)和Fe~(3+)不适合作为优化培养基的金属离子,Fe~(2+)利于色素生成,合适的FeSO_4添加浓度为0.05 mmol/L。  相似文献   

4.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TR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R溶液的光稳定性较差,在室外光照20h其色价保存率仅为49.9%,室内光照和避光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20℃下加热1h其色价保存率为82%以上;pH在3~11范围溶液稳定性好,无沉淀产生并且色泽明亮;Fe2+影响能使溶液有少量沉淀产生,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溶液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前,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红曲,以色价保存率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及在空气中振荡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玉米红曲在食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和日光照射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照射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高温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影响显著,但高温下短时间加热,色价损失率较小,100℃下加热0.5h,色价的保存率仍为90.1%。低温和在空气中振荡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色素残存率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对血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耳色素水溶液在可见光区呈现一个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447nm,色素颜色初步确定为黄色;光照能降低血耳色素的稳定性,太阳光及紫外线对色素破坏作用较大;色素热稳定性较好,60℃加热30min的色素残存率约为92%;血耳色素在酸性环境下较稳定,但在pH 8.0~13.0下,随着pH升高,色素残存率快速下降,溶液颜色变浅;色素对H_2O_2、抗坏血酸敏感,但对Na_2SO_3不敏感。Zn~(2+)、K~+、Ca~(2+)、Mg~(2+)、Al~(3+)对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Fe~(3+)及Cu~(2+)能够改变色素水溶液的颜色。蔗糖、葡萄糖、糖精钠、甜蜜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及柠檬酸等对血耳色素稳定性及颜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避光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红曲酒色价稳定性的影响,为保护红曲酒储存过程中的颜色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以红曲原酒及红曲浸提液为实验材料,分析避光条件下酒体成分(有机酸、氨基酸、多酚化合物)、理化指标(pH、酒精度)和储存条件(温度、氧气)对红曲酒色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长期储存时,pH、氧气、氨基酸、有机酸、多酚成分对红曲酒色价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低酒度和高温能够显著降低色价;加入蒸馏酒调节酒度至38%vol, 4℃下避光储存90 d后,其色素保存率为91.27%,是单独4℃下储存的1.25倍,是现有室温存放的2.27倍,其颜色仍保持原有的红棕色。因此,高酒度和低温储存能较好保持红曲酒的原有颜色,延长货架期,可用于红曲酒色价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8.
李玲  闫旭宇 《食品与机械》2017,33(11):179-183
以银杏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其色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银杏叶色素的提取条件,研究酸碱度、温度、金属离子和光照对银杏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pH值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该条件下银杏叶色素的吸光度为0.831。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色素在弱酸和弱碱条件下较稳定;对金属离子Na~+、Ca~(2+)比较稳定,对Fe~(3+)、Cu~(2+)、Mg~(2+)不稳定;70℃以上的高温会促进银杏叶色素分解;银杏叶色素对日光和室内光均不稳定,宜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9.
蓝莓色素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照、温度、pH、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蓝莓色素稳定性影响。方法从蓝莓果实中提取纯化得到蓝莓色素,以色价、总花色苷和总多酚含量为指标考察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蓝莓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具有较强的光热稳定性,短时间(12 h)中等强度的光照(9000 lux以内)和50℃以内的加热处理(2 h以内)对酸性条件下的(pH3.0)蓝莓色素的影响较小。在pH4的条件下蓝莓色素颜色艳丽,稳定性好。蓝莓色素耐氧化还原性差,食品添加剂中蔗糖和柠檬酸具有护色作用,麦芽糊精对蓝莓色素有一定不良影响,Vc对色素有破坏作用。金属离子中,Zn~(2+)、Ca~(2+)有护色作用,K~+、Mg~(2+)对色素无影响,Na~+、Cu~(2+)和Fe~(2+)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结论蓝莓色素的光、热稳定性较化学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
诃子色素用于染色能够满足人们对颜色的需求,还能赋予被染物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但目前对于诃子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文中研究了温度、酸碱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下诃子色素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对诃子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大,诃子色素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诃子色素溶液的光稳定性较好,80℃以上高温会显著降低色素溶液的稳定性;Na~+、K~+、Mg~(2+)、Zn~(2+)、Co~(2+)对诃子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小;Fe~(2+)、Fe~(3+)、Ag~+、Cu~(2+)易导致色素变色;还原剂NaHSO_3对色素溶液的稳定性没显著影响,氧化剂H_2O_2对色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萝卜红色素金属络合化学修饰后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萝卜红色素用乙酸镁进行金属络合的化学修饰,并对修饰前后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修饰前的萝卜红色素在强日光下照射5d,吸光值明显下降,色价损失达95.7%,而在相同条件下修饰后色素的色价仅损失了17.8%。100℃热处理1h后,原色素的色价损失为3.7%,而修饰后色素的吸光值有所上升,提高了7.1%。天然萝卜红色素的颜色受pH的影响很大,在酸性到碱性环境中,颜色依次为橘红、鲜红、紫罗兰、蓝色,稳定性较低;而修饰后的色素随pH的变化,颜色保持为橘红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装液量、时间、接种量、金属离子、维生素等因素对红曲霉液体发酵产红曲色价的影响及pH、光照和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培养装液量为75mL/250mL,培养时间为7d,接种量为9%,硫酸亚铁添加浓度为0.005mmol/L,维生素B1添加浓度为0.03%时,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色价最高,可达714.80U/mL。红曲色素在pH为7的环境下放置8h时,红曲色价达到最大值,为782.1U/mL;最适保存方式是避光保存,在避光下放置72h,红曲色素的色价仍有508U/mL;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和亚硝酸钠对红曲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但是添加一定量的EDTA会使红曲色素的色价降低,维生素C和双氧水对红曲色素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黑米中微量营养元素Fe,Zn,Cu和黑米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黑米中微量元素Fe、Zn、Cu的含量与分布,及光、温度和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表明,黑米中Fe和Zn的含量分别为38610~(-5)和36010~(-6);主要富集于黑米色素中。Cu的含量均低于1010~(-6)。黑米色素水溶液(pH=3)于温度70~100℃中,随着温度升高和延长加热时间,吸光值明显降低。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随时间延长而增大。Fe~(2+)、Fe~(3+)和Sn~(2+)明显的影响色素的稳定性,而Ca~(2+)、Na~+、Cu~(2+)、Zn~(2+)的作用较小,Al~(3+)和Mg~(2+)可提高黑米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对6种不同品牌市售红曲米的色价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红曲米的色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号样品具有最高红曲红色素色价,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橙色素和黄色素色价;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对6种红曲米中红曲色素稳定性有重要影响,5号样品的红曲红色素色价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可用作后续红曲黄酒的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5.
以色价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金属离子、螯合剂及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红曲样品的色价的光照条件顺序为,避光条件>紫外线>漫射光>日光;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常温、0.02%的Mg2+及0.02%的螯合剂EDTA有利于红曲色素色价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
紫红薯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红薯新品种,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该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稳定性很差.本文主要以宁紫4号为原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天然花卉的花青素比较它们的稳定性,为食品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紫红薯色素热稳定性较好,耐酸,常见金属离子中Fe~(3+)和Fe~(2+)引起紫红薯色素的损失较大.而玫瑰花色素在弱酸下较稳定,常见金属离子中Fe~(3+)和Fe~(2+)对玫瑰花色素影响较大,Al~(3+)、Cu~(2+)、Zn~(2+)对玫瑰花色素影响相对较小.两种物质的色素对碱都很敏感,碱使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17.
将红曲色素TY添加到无色碳酸饮料中,以红曲色素TR为对照,研究其对饮料感官的影响及在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碳酸饮料中的红曲色素TY在避光、高温、振荡、冻融条件下较稳定,溶液色泽鲜亮,贮藏10d后的吸光度值大于红曲色素TR溶液,色素保存率均高于96%;自然光对红曲色素TY的贮藏不利,保存率略有降低。而红曲色素TR稳定性较差,溶液均出现明显褪色。同时,对红曲色素TY在橙汁饮料中应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曲色素TY在果汁中有良好的着色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内生菌有产生活性物质的潜力,是天然功能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文章从温度、p H、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与还原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探究铁皮石斛内生菌H1B1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红色素对温度、自然光较为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该色素在p H≥7环境条件下色素稳定性高且有增色效应;金属离子中,K~+、Mn~(2+)、Mg~(2+)、Co~(2+)、Al~(3+)、Cu~(2+)、Na~+、Zn~(2+)对该色素有护色或增色作用,但Fe~(3+)和Ca~(2+)对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容易产生沉淀;Na Cl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能较好地保持红色素色价的稳定性,且10%~15%的葡萄糖对其有明显的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9.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Y溶液在室外光照能使红曲色素溶液褪色,在室内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4时溶液产生沉淀,且色泽变为暗淡,pH>5时溶液无沉淀现象且色泽明亮;Fe2+和Cu2+的存在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乙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能使溶液产生沉淀并且溶液色泽变的较暗淡。  相似文献   

20.
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胭脂虫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胭脂虫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室外阳光下7d保存率高于50%;在4℃低温至100℃高温范围内稳定性较好,8h保存率均超过95%。色素的抗氧化性较高;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略有降低。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胭脂虫红色素有增色及护色作用;Fe3 、Fe2 、Ca2 、Sn2 离子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他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pH值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