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105ZLQ柴油机机械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拖法及油耗线法测量了6105ZLQ型柴油机的机械效率,用电力测功器倒拖分析了活塞组、曲柄连杆机构、喷油泵、配气机构等组件的机械损失。结果表明活塞组、曲柄连杆机构的机械摩擦损失及泵气损失共占整机机械损失的75%左右。通过对各组件机械损失占整机机械损失比例的分析,提出了强化直喷式柴油机的方向和措施。结合经验公式对该直喷式柴油机的机械损失及变化规律作了预测,为该型柴油机的改进和进一步强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速直喷柴油机机械损失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家益  袁银南  孙平 《内燃机工程》2003,24(1):51-54,58
采用倒拖法对SOFIM8140高速直喷柴油机的机械损失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磨擦损失功率约占整机机械损失功率的60%。同时,对该型柴油机的机械损失功率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该型柒油机机械损失功率的经验公式,为柴油机的进一步强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功率柴油机机械损失压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比了测定内燃机机械损失压力的各种方法,并提出了为获得准确测试结果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对95系列小功率柴油机的试验,研究了影响其机械损失压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机械损失压力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为通过降低机械损失压力来改善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压回路废气再循环技术在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增加了泵气损失,导致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变差.以一台6缸重型增压柴油机为平台,研究了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对称式增压器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3个稳态工况下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对该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在保证循环废气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泵气损失,使柴油机在中高速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有明显改善;而低速工况的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由于受低空燃比的影响较大,燃油经济性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双曲柄连杆机构高速柴油机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双曲柄连杆机构的高速单缸柴油机.由于活塞基本上不承受侧向载荷,摩擦损失较小.试验结果证明,新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常规的同类型机器低15g/(kW·h)左右.文中有对新型柴油机摩擦损失的简要分析,初步揭示了其摩擦损失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D6114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上止点位移测试及基于压缩压力的上止点位置计算,分析各种方法测量误差及发动机运行条件对上止点位置的影响规律,对理想多变指数比对法和绝热压力修正法两种方法进行校核计算;进一步开展车用柴油机、车用汽油机和船用中速柴油机3种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热力损失角测试与估算研究,确定不同机型热力损失角范围。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都可以较好地预测车用柴油机热力损失角,上止点曲轴转角测试误差不超过0.2°,其中绝热压力修正法计算更简单直接;车用柴油机的热力损失角较大,车用汽油机次之,而船用中速柴油机的热力损失角最小,并且受转速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干式缸套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热态、热态预紧、热态预紧过盈、热机耦合和热机耦合过盈工况下对比研究了载荷变化对缸套综合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缸套变形特征对活塞–缸套摩擦副的机油消耗量、窜气量及摩擦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态工况下,摩擦损失功最大,为1.09 kW;在热态预紧工况下,机油耗最大,为4.29 g/h;在热态预紧过盈工况下,窜气量最大,为15.71 L/min。在热态工况下施加预紧力,摩擦损失功减小,机油耗和窜气量增大,继续施加缸套过盈载荷,摩擦损失功和窜气量增大,机油耗减小;在热机耦合工况下施加缸套过盈载荷,摩擦损失功、机油耗和窜气量均增大。  相似文献   

8.
内容提要分开式燃烧室柴油机由于节流损失大,散热面积大,传热率高等原因,其燃油经济性要比直接喷射式燃烧室柴油机差.为此我们通过拖动试验,分析研究了影响涡流室燃烧室柴油机气体流动损失和机械损失的运转因素和结构因素,测量了有关各项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回归分析法,探讨了涡流室燃烧室柴油机流动损失和机械损失的规律性.从而为改善涡流室燃烧室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活塞组件的摩擦功损失情况,分别对活塞组件的活塞销和第一道气环喷镀DLC镀层、设计阶梯型油环、活塞裙部涂刷树脂涂层等技术措施,使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平均降低5.65%,台架测试冷机NEDC循环工况下节油1.2%。  相似文献   

10.
秦文新  陈瑛 《内燃机学报》1993,11(2):165-171
摘要本文利用油冷隔热技术,在一台小型高速柴油机上进行了节能与热负荷的试验研究.同时,对油冷柴油机的燃烧室壁面进行了稳态和瞬态温度测试.说明油冷技术起到隔热效果,使燃烧室壁面温度升高而热冲击负荷减小,传热损失降低,燃烧过程得到改善.尤其在中小负荷时,柴油机经济性可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