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染》2008,34(8):63
QR低温练漂剂主要特点:一、低温练漂,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练漂总成本。二、练漂后易清洗性是又一个闪亮点,节约了宝贵水资源和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三、可应用于棉及棉;昆纺织物所有加工形式,特别是低显退煮漂一浴一步浸渍法练漂工艺、机织物退煮漂一浴一步轧蒸法练漂工艺、针织物和机织物退煮漂冷轧堆法练漂工艺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应用双氧水非硅稳定剂ND-82进行碱氧退煮一浴法处理织物的研究,最近在咸阳陕西第二印染厂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利用碱氧一浴法练漂是国内“七·五”期间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之一,也是国外重点研究改进的专题。碱氧一浴法统漂的工艺特点是:将常规的退煮漂三步合为一步,即在一浴中完成退浆、煮练、漂白三道工序。采用这种工艺,不但省设备、人力、能源,又可达到快速生产的目的。实现碱氧一浴法关键是要有一个满足工艺要求的稳定剂。由陕西省西北纺织工学院试制的ND-82稳定剂,对双氧水的稳定性良好,而且能在20g/lNaOH的强碱浴中对双氧水分解起到很好的  相似文献   

3.
色织布所用的漂白纱,过去一直沿用绞纱以次氯酸钠漂白。但对于筒子纱的漂白,次氯酸钠就显得不相适应。故筒子纱的漂白,一般是采用双氧水煮漂一浴法的较多。 用双氧水漂白的纱线,白度较好,且不易泛黄,适用范围比次氨酸钠漂白广泛,它不仅用于棉纤维漂白,而且还适应用于合纤的漂白。工艺上可用于煮漂一浴法,对纤维强力无多  相似文献   

4.
张龙生 《印染》1993,19(11):14-16
鉴于粘棉混纺织物练漂加工难度大,“轻煮重漂”的传统工艺难以尽如人意,文章提出双氧水/尿素工艺进行退煮漂一浴加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该工艺处理的粘棉织物,白度优于传统工艺,润湿性试验小于1s,强力损伤甚微。  相似文献   

5.
苏开第  富梦光 《纺织学报》1989,10(10):36-38,16
碱氧一浴法练漂是一项快速高效前处理新工艺,其特点是将常规的退煮漂三步合为一步,即在一浴中完成退浆、煮练、漂白三道工序。ND-82作为强碱浴中的一种新型双氧水非硅稳定剂,可满足碱氧一浴法的工艺要求,对纯棉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优化的棉织物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条件为:净棉酶GX-14.5g/L,双氧水15mL/L,95℃处理80min.探讨了净棉酶GX-1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XRD、TGA、SEM测定并分析了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处理对棉纤维形态结构、结晶形态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处理后,棉纤维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粘附在棉纤维表面的杂质被去除;表面变得整洁光滑,棉纤维的结晶度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金志辉  邢建伟 《印染》2006,32(14):19-20
选用精练酶T115I代替烧碱对纯棉织物进行练漂一浴法处理.讨论了精练酶T115I用量、双氧水用量、煮漂时间和煮漂温度对处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条件,即浴比1:20,精练酶T115I 1.5g/L,双氧水5 Ml/L,100℃煮漂50 min.酶精练工艺处理时间短,对纤维损伤小,处理后织物白度为80.3,毛效为10.3 cm/30 min,强力为656.0 N.  相似文献   

8.
崔浩然 《印染》2014,40(20):60
答:稀薄棉织物在氧漂过程中,由于重金属离子(主要是铁离子)的存在,对双氧水有强大的催化分解作用,容易产生"破洞"。近年来,染整企业大多采用冷轧堆一浴一步练漂工艺。由于氧漂前织物未经水洗处理,加上双氧水浓度过高(冷轧堆一浴一步练漂,其双氧水浓度一般是煮漂二步工艺的3~4倍)。所以,氧漂破洞的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根据实际生产经验,为有效预防"破洞"的产生,首先要查清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在实际生产中,重金属离子(主要是铁离子)的来源有四:(1)织物自身带有重金属离子。主要来自纺纱、织造、  相似文献   

9.
《印染》2021,(10)
针对棉散纤维难以实现连续轧蒸前处理大生产的技术难题,试验把棉纤维均匀平铺夹于经编针织网孔织物内,采用DF-88酶与双氧水一浴轧蒸法,对棉纤维进行连续轧蒸练漂前处理。结果表明:采用DF-88酶22 g/L、30%双氧水40 g/L、精练剂3 g/L、汽蒸时间50 min,处理后棉纤维的白度、毛效与常规碱氧一浴浸煮工艺的效果相近,棉纤维的可纺性得到提升,棉纤维染色固色率略高,表面得色略深,且残液的COD_(Cr)值低,用水量少。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经过大小样试验分析了退煮漂的共性因素和双氧水具有的多种作用,认为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可以实现,但只要合理选择好强碱浴中双氧水稳定剂和严格控制工艺条件,才能使织物质量达到常规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精练酶T115 I用于纯棉织物练漂一浴法前处理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为:处理浴浴比1∶20;精练酶T115 I 1.5g/L;双氧水5mL/L;加热至100℃煮漂50m in。经此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其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0.3,经向撕破强力为656.0N。  相似文献   

12.
巩晶晶  范雪荣  王强 《印染》2006,32(13):7-9
研究将硅溶胶用作印染前处理的氧漂稳定剂。对其氧漂稳定性能的测试表明,硅溶胶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很好的抑制能力,且耐高温、耐强碱,漂后织物不产生破洞。将硅溶胶应用于退煮-漂两浴法、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处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均优于其它氧漂稳定剂。  相似文献   

13.
简述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原理。以涤棉和纯棉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多种国产稳定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应用强碱浴双氧水稳定剂DBS和高效精练渗透剂FB—16可以实现煮漂一浴一步工艺,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常规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9,(17)
针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与棉混纺纱线耐碱性较差的问题,对50/50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线进行低碱一浴煮漂工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浴比1∶10,漂煮时间为40 min,欧诺兰0.28%(omf),NaOH0.42%(omf),30%双氧水4.5 m L/L,练漂后的纱线毛效达到13.2 cm/30 min,白度达到80.3%,强力损伤率小于6.6%,煮漂残液pH值近中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纯棉毛巾织物传统煮漂与增白工艺两浴法加工能耗大、工序长等问题,文中采用煮漂增白一浴法对纯棉毛巾织物进行处理,探讨了多功能精练剂DM-1337、H_2O_2、NaOH、荧光增白剂VBL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煮练增白一浴法工艺,并与传统煮练、增白两浴法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的纯棉毛巾织物煮漂增白一浴法工艺为:多功能精练剂DM-1337 4.0 g/L,30%双氧水20 mL/L,NaOH 1.0 g/L,荧光增白剂0.3 g/L,浴比1∶20,煮漂增白一浴法处理后织物白度为97.3%,沉降时间为5.8 s,与传统两浴法工艺处理效果相当,强力损失率明显降低;煮漂增白一浴法生产实践效果和传统两浴法工艺相当,且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6.
胡玲玲 《印染》2008,34(20)
采用酶-氧退煮漂-浴法对海藻纤维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优化的前处理工艺条件是多功能精练酶2%,双氧水(27%)8%,浴比1:15~1:20,煮漂温度90~95℃,煮漂时间40~50 min.采用该工艺大样生产表明,产品基本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厂采用中国纺织大学应用化学研究室和上海毛巾被单工业公司科研室研制的非硅酸盐双氧水漂白稳定剂AR-702进行煮漂二浴法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能良好;煮漂后的棉纱强力、白度、毛效等指标均能达到生产要求,且手感柔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亚麻纱线煮漂一浴法前处理工艺.探讨了温度、时间、双氧水用量、烧碱用量、精练剂用量和尿素用量对亚麻纱线煮漂一浴法效果的影响.得出了较优工艺:双氧水12g/L、烧碱10 g/L、尿素6g/L、精练剂2 g/L、110℃、60 min,此时漂白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棉织物的酶煮漂-浴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冰  陈国新  陈暖卿  吴明华 《印染》2003,29(9):13-15
对棉织物精练酶煮漂一浴工艺与传统碱剂煮漂二浴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精练工艺前处理半制品品质(毛效、白度和得色量)均优于传统碱剂煮漂工艺。大生产试样证明,棉织物精练酶煮漂一浴法具有工艺简单、有效和环境友好特点,可以取代传统碱剂煮漂工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果胶酶前处理代替传统碱煮工艺,选择合适的氧漂工艺,如双氧水低温氧漂或双氧水-尿素漂白工艺,以及选择合适的活性染料和染色工艺,进行棉/毛混纺纱线的一浴法染色。结果表明,合适的前处理工艺对羊毛损伤小,无论染浅色还是深色,能获得较好的棉/毛纱线的同色效果,并且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