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高胶高黏改性橡胶沥青PAC-13型排水路面在盐靖高速公路上面层的应用,介绍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验段铺筑和路用性能检测。通过实际应用表明,高胶高黏改性橡胶沥青具有良好储存稳定性和路用性能,施工和易性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国内外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情况,针对我国道路特点进行分析并选取了河南省某条需改建的道路,将其产生的旧沥青混凝土回收利用。通过破碎、筛分旧路材料以及对旧沥青的抽提试验,测得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延度等指标,进行室内的实验分析,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综述纺织品增深方法中表面改性法、低折射率树脂整理法等对织物增深效果的影响。重点介绍有机硅在低折射率树脂整理法中的增深原理和应用,以及增深处理后对织物的亲水性、手感、色牢度等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单独使用有机硅如氨基改性有机硅、氟改性有机硅及复合型有机硅,以及使用有机硅协同其他树脂如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等赋予纺织品增深效果的研究工作及最新进展,总结并展望有机硅在织物增深整理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SMA沥青混合料又叫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按照组成结构分类属于密实——骨架结构,SMA沥青混合料是目前高等级公路以及桥梁桥面铺装使用的主要面层材料,改性SMA沥青混合料用量不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格档料的用量是不均匀的,特点就是细料少粗料多,矿粉多沥青用量多,这种混合料表面的构造深度较好,路面抗滑性能、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要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要好很多,全面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对于从施工角度来讲,SMA沥青混合料施工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芳纶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探索芳纶作为复合材料在防护领域的应用,对芳纶织物进行冷等离子体改性后涂覆不同含量的环氧树脂,并测试其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导热系数相对较低;随着涂层树脂含量的增加,导热系数减小,隔热性能增强;与未处理的材料相比,经冷等离子体处理和环氧树脂涂层后,芳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较小,隔热性能较强,说明等离子体刻蚀增强了芳纶与树脂基体的接触面积和结合力,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季节交替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的冻融循环破坏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冻融循坏破坏前后沥青混凝土劈裂强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为了更加直观地评价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性能,文章从沥青混凝土空隙率的变化方面研究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经历相同条件的强冻融循环破坏后,相比小空隙率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大空隙率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空隙率的增长更加显著。说明大空隙率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冻融循环破坏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市政建设领域,对路面降噪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采用橡胶沥青+间断级配混合料成为降噪路面建设的首选方案。复合橡胶沥青兼具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和传统橡胶沥青的良好路用性能。针对哈尔滨安阳路高架桥桥面铺装项目采用抗裂型复合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凝土,添加聚酯纤维代替传统的木质素纤维,在哈尔滨地区-10℃气温下,添加APTL橡胶沥青专用温拌剂,同时提升混合料拌合、摊铺及碾压温度,保障混合料压实孔隙率。成型路面噪音与同路段其他路面相比降低3分贝以上。  相似文献   

8.
选择硅藻土作为沥青混合料改性剂,考查硅藻土与矿料不同掺量关系式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改良状况,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硅藻土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减少矿粉用量的条件下,能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施工工程越来越多,在进行施工的时,施工中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进行的工程也在逐渐增多。公路的建设工程不但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公路施工的时候,有很多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应用,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了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沥青混凝土的路面使用年限是非常短的,这样就导致了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的废弃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些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实现回收和利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在实验室内的实验可以将旧路材料中的沥青分离出来,通过新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再生沥青混凝土,再生的沥青混凝土在高温中的稳定性,低温中的抗裂性以及在水中的稳定性都是非常好的,这就证明了对旧路面进行分离沥青的试验是非常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必须进行压实,其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所以良好的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实现,而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以及路面寿命。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压实设备、压实工艺和压实材料等。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到公路运营的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影响路面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参与路面质量评价的指标甚多,所代表的路用性能也不尽相同。为综合评价沥青结构层的整体性能,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对沥青路面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价结果判定其质量的优劣及稳定性,以指导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12.
借助小康高速路面低温施工,通过室内试验和路用检验,对温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能满足现行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与热拌混合料性能相当,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侧链含有氯丙醇基的环氧改性聚酰胺多胺树脂浸渍材料,并将其与纳米氧化铝分散液复配,通过真空加压浸渍的方法浸入木材单板中,再经高温干燥,可得到一种环氧改进聚酰胺树脂/纳米氧化铝改性单板,经过这种处理之后的单板导热系数、抗冲击强度均有明显提升,不同材种单板的抗冲击性能可提升7.87%~23.65%。经自制环氧氯丙烷改性聚酰胺多胺/纳米氧化铝浸渍液改性的杨木、黑胡桃、枫木、橡木单板,能够有效提高其单板的导热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流变学原理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对道路的力学行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采用流变学对路面病害(例如车辙、泛油等)机理进行分析,使流变学原理在路面性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废旧聚乙烯薄膜改性道路沥青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将废弃聚乙烯薄膜经过再处理,以5%的重量比与道路沥青相渗合,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减小了针入度,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路面经过两年的考验完好无损,克服了原沥青由于质量低使路面产生车辙、拥包、裂缝等不良现象,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开辟了废弃塑料再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硅氧烷功能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功能化石墨烯改性有机硅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能力。本文使用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Taber耐磨试验机、摩擦褪色试验机等测试了硅氧烷功能化石墨烯改性有机硅的zeta电位、纳米粒度、粒径分布及成革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有机硅在pH值为0.5~11.5时稳定性高;碱性越强,纳米粒度越大,粒径分布越集中,粒径分布系数越小;酸性越强,粒径分布越分散,粒径分布系数越大。将硅氧烷功能化石墨烯与聚氨酯光亮剂或硝化棉光亮剂共混应用于皮革顶层涂饰,能显著提升涂层物理机械性能,且石墨烯改性有机硅对聚氨酯光亮剂的增强效果高于硝化棉光亮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孔沥青混凝土黏弹性特征和纤维材料特性,从细观角度提出纤维、多孔沥青混凝土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的数值分析方法,得到纤维对多孔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增效的数值模型。并以聚丙烯腈(PAN)纤维增强多孔沥青混凝土OGFC-13为对象,研究纤维掺入量、纤维长度、温度对多孔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纤维掺入量、纤维长度和温度下的多孔纤维沥青混凝土车辙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多孔纤维沥青混凝土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纤维对多孔沥青混凝土的增效行为特征,且与试验结果相符性较高;在试验范围内,OGFC-13中PAN纤维的最佳掺入量和长度分别为0.3%~0.4%、9 mm。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联系越来越紧密,车流逐年递增,由此对道路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中国的道路状况,高等级公路路面常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约占九成。那么相比其他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质量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平整,驾驶的舒适性比较高;寿命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寿命可达到15年;维修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起来方便,在维修完成之后,可以马上开放交通。沥青混凝土路是经人工严格选配、并且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物质材料,比如碎石、砾石、砂和矿粉等,与沥青材料,在严格条件下以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现将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关键是质量控制,而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不仅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而且要经受自然因素(日光、温度和水等)和其它人为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因此搞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建成具有代表高速公路最终质量标志重点施工项目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接缝处理等。  相似文献   

20.
潘晶晶  徐兴男 《轻工设计》2013,(34):195-195
伴随着城市交通及运输业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稳定性,抗滑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与施工阶段,以及施工后期维护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达到技术及工程实际使用上的要求,为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