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重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语用移情是语言交际双方设身处地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与解码。本文展示了语用移情的定义,探讨了语用移情的多种交际功能以及语用移情实现的方式手段。作者预期通过研究加深对语用移情的了解,促使人们更加有效地进行会话交际,并把移情作为一种交流手段用于日常生活、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中。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的重要作用,给出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语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语用信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只有融入语用研究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才能显示“以人为本”和智能化的特色,只有语用、语义和语法信息的研究都成熟了,才能使计算机真正获得自然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与人类交流对话的水平.接着介绍了语用学的产生、发展和运用状况,剖析了存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语用的自然语言处理.然后结合典型应用背景——奥运多语言信息服务示范终端“ChyGuide”语音识别后文本的检错纠错需求,探索并尝试了一种基于语用信息的自然语言处理检错纠错方法,并通过真实语料的测试来检验效果.结果表明,当前算法可以使中文语音识别正确率提高29%.  相似文献   

5.
通信不仅仅是为了交换信息,它更主要的是,当系统出现冲突时,起协调作用;当系统需要合作时,起协商作用。用传统的协议机制实现这个目标是有局限的,为此本文基于语用预设讨论了语用在解决协调时的作用,并给出了一个语用的通信协调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主流agent通信语言在描述通信内容及其语义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我意识的agent通信语言(ACLBSC)并对其包容性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基于自我意识的agent结构及其含义,证明基于自我意识的agent通信语言能理解其结构与含义并将其转换为通信内容;其次,分析了主流agent通信语言的语用词及其语义,研究了用基于自我意识的agent通信语言对主流agent通信语言的包容;最后通过具体通信实例对比了不同通信语言的包容性。结果表明基于自我意识的agent通信语言不仅能够很好地包容主流agent通信语言,还能模拟人类的通信模式,方便agent之间对通信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上采用线上教学、在线学习的新常态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挥其"师生合作答疑解惑、互动交流"的特点,师和学生的培训与角色转换至关重要。本文讨论线上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语用身份的类型和构建的过程,研究两者角色变换。在课前与课中的教学阶段中,教师的语用身份类型有多种,每一种语用身份都要与当时的语境、交际的需求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语用身份类型也有多种,引导其以正确的话语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就语言模糊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究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一步揭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在教学与交际中的使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发挥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词是在一定的社会叙事背景基础上产生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汉语语言系统;从社会媒介传播形态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预示着话语权的转变;从社会文化价值意蕴角度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从语言的语用价值角度来说,网络语言需要规范引导甄别借鉴.广大青少年要用理性...  相似文献   

10.
李美婧 《网友世界》2014,(9):123-123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语言学家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到区别三个不同的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是语法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有助于语法学科的精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如何在语言学习中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语言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建立再实践生产基础之上的,作为艺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更是以此为基础,包装设计教学因外在条件和教学内部体制的限制,在实践性环节发生了错位,教学与产业脱节,致使教学唯心现象的产生。本文对包装设计概念、艺术设计教学中地位的分析及包装对象、载体、美学、实践生产、社会责任的研究,认识到包装的设计教学需要建立在实用与设计艺术之上,缺一不可,包装设计教学需要务实。  相似文献   

12.
用例模型的质量对基于用例的软件开发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用例模型的结构特点及质量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代码重构技术整理用例模型,构建了用例的换名、提炼和内联三类重构,在不改变参与者与系统间的交互信息之下,通过重新组织用例模型来提高用例模型的稳定性、简洁性及内聚性等语用质量。最后,给出了实现用例模型重构工具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for anaphora resolution ofzero subjects in Japaneseinstruction manuals based onboth the linguistic nature ofexpressions and the generalontology of the text type.In instruction manuals writtenin Japanese, zero subject isone of main reasons forambiguity of sentences.In order to resolve them,we examined the property ofseveral types of expressionsincluding some forms of verbalphrases and some conjunctive clauses.As a result, we have aset of constraints and defaultsfor zero subject resolution.We verified the precision and recall rateof the constraints and defaults with realexamples, and have found that they makequite good estimates with 97% precisionand 80% recall.  相似文献   

15.
该文将汉语母语者的160份复述文本与其原文进行以小句为单位的逐句比对,发现其中出现了6 484对复述句对。从其生成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改换词语和重铸整句两大类。以语用学原理对这些复述句进行分析,发现与以往研究的复述现象不同的是: 句对间往往不具有相同的逻辑语义真值,但在特定语境下却能传达同一个语用意义,具有等效的语用功能。这说明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识别进入真实交际中的复述句不仅依赖语法、语义知识库,还需要借助含有语用知识和语境信息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16.
符号学理论是一门有着极强逻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理论。在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中,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看待事物的观点,能使设计更加富有文脉化和民族化,同时使纪念性景观能有效的表达出蕴含于其中的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畅  王利斌 《网友世界》2014,(13):194-194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格莱斯主义诞生之后,一直被学术界推崇为经典,并引起了语用学家们的各种修正、补充、继承和完善。本文针对新格莱斯主义中的霍恩体系,即霍恩的会话含义两原则、霍恩等级和语用分工进行阐释,分析了新格莱斯主义的探索者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情境理论的汉语理解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