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桉木木素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是分析木素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桉木分离木素和桉木原本木素,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桉木磨木木素由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组成,其中紫丁香基占40%~45%,愈创木基占55%~60%,甲氧基含量为每C9单元1.40个左右。与杉木和山毛榉相比,桉木磨木木素中含有较多的乙酸基和共轭羰基,并且含有一定量的芳香酸的酯类。用差示光谱法对桉木原本木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本木素比磨木木素含有更多的氢键联接和乙酸基,但原本木素中的α-羰基含量较少,紫丁香基结构单元的比例也较小,结果还表明磨木木素可能更多地来源于木材纤维细胞次生壁。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山东省沂蒙山区鲁山南麓的地椒全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513%。产于山东沂蒙山区鲁山的地椒全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烃(17.395%)、百里酚(12.207%)、龙脑(12.084%)、香芹酚(9.002%)和松油烯-4-醇(6.323%)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木聚糖的聚合度和添加黄豆粉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并以纯化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经酶水解后平均聚合度降低54%,戊聚糖含量为75.4%。采用低聚合度木聚糖为底物碳源和添加黄豆粉都可提高产酶效果。以12g/L低聚合度木聚糖添加2g/L黄豆粉,培养3d后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13IU/mL,提高49.3%。通过对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处理可以有效除去β-木糖苷酶。以体积分数10%的木聚糖酶水解35g/L木聚糖3h后,低聚木糖得率达到35.5%,而木糖得率仅为1.5%,低聚木糖与总糖的比值达到95.8%,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低聚木糖不会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无花果挥发油的香味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得无花果挥发油,平均出油率为3.36%。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无花果挥发油15种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线性关系为:0.9921—0.9998;回收率为84.3%-98.8%;精密度为0.97%-4.65%。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无花果挥发油的香味成分分析;同时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无花果挥发油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无花果的原有化学成分,提高挥发油的品质,为无花果制品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木材通过化学方法可制得用于生产木粘胶纤维用的浆粕,但制得的浆粕中甲纤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后续纺丝的要求。为了提高木浆粕中的甲纤含量,用漆酶对木浆粕进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木浆粕的甲纤台量由原来的83.2%提高到89.2%。  相似文献   

6.
木姜花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瑶君  秦军 《贵州化工》2003,28(3):18-20
由黔产唇形科植物木姜花Elsholtzia cypriani(Panmp.)C.Y.Wu et S.Chow.的花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的测定,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占总成分的86.6%。主要成分为橙花醛(Neral)26.00%、香叶醛(Geranial)29.59%、芳樟醇(Limloo1)3.36%、橙花醇(Nero1)3.59%、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5.04%等。  相似文献   

7.
乳香挥发油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鉴定出共有47种成分,化学成分的鉴定主要靠气象色谱和拟质谱来完成。文章主要研究目标是实现乳香挥发油的提取和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浅易的分析,在鉴定的47中化学成分中,共占乳香挥发油总质量的96.95%,挥发油组成中,主要由醋酸辛酯占31.3%、Verticiol占11.43%组成,在分析和鉴定中发现乳香挥发油含有多种活性元素,为以后的提取和利用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探析数据。  相似文献   

8.
莳萝为伞形科植物(AnethumgraveolensL.)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辛香料资源。莳萝籽经用水蒸汽蒸馏法得到一种无色或极浅黄色精油,得率为2.4~4.8%。本文用经典方法测定了该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20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83.3%。其主要化合物化学成分是小香芹酮(40.37%),柠檬烯(12.64%),4,7-二甲氧基-5-异丙烯基苯骄(1.3)二茂(8.26%)。二氢香芹酮(6.57%),水芹烯(5.32%),α-蒎烯等。本文为合理开发达一资源提供了科学评价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长在中国东部的毛鞘茅香(Hierochloē odorata L.var.pubescens Kryl.)根部和地上部分的乙醇萃出物中的挥发性组分,用GC,GC-MS和HPLC技术做了检查。共鉴定了169个挥发性化合物。此挥发油富含香豆素,在根部挥发油中计算为10.3%;在地上部分挥发油中为24.9%。用HPLC定量分析表明根部乙醇萃出物中香豆素含量为3.57%(m/m);地上部分乙醇萃出物中含量为3.72%(m/m)。  相似文献   

10.
苍术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苍术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初步分离出60余个峰,鉴定出41种成分,用峰面积归-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在被测物质中,萜类化合物有33种,主要物质为β-桉叶油醇(20.12%)、β-芹子烯(6.18%)、茅术醇(4.52%)等。通过对苍术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为苍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魏鑫  黄筑艳 《广东化工》2014,(8):194-196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的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萃取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分离鉴定了其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提取率为2.92%,分别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8%,其中草蒿脑含量最高;超声萃取法挥发油提取率为1.9%,分别鉴定出60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0.54%,超声波萃取提取其中卅一烷含量最高。结论 2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厚朴树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对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40种化合物。厚朴树叶挥发油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选择性的抑菌活性,在500 ppm抑制率为81.63%。  相似文献   

13.
地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地笋(Rhezoma Lycopi)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药典方法提取地笋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共鉴定了57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7.12%。酯类为地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质量的49.82%,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质量分数最高,为20.19%。该文较系统地分析鉴定了地笋挥发油成分,为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14.
青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蕾  赵国虎 《应用化工》2010,39(8):1251-125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皮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青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右旋柠檬烯,占挥发油总量的45.76%,其中,α-芹子烯、R)-(-)-对薄荷-1-烯-4-醇、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2-(二乙氨基)-3-氟苯甲酸乙酯、正二十烷等10多种成分为首次从青皮中检出,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奇楠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田  彭海刚 《广东化工》2012,(4):257-258,25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奇楠沉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本实验从奇楠沉香挥发油分离鉴定出3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76.31%。奇楠沉香挥发油中含有的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成分白木香醛、α-沉香呋喃和沉香螺旋醇的含量分别为36.31%、3.18%和1.73%。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4):13-17
采用GC/MS联用法研究了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灰毛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同时结合WILEY、NIST谱图库检索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所给的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并鉴定出7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反-(-)-2(10)-蒎烯-3-醇乙酸酯、(+)-柠檬烯、L-香芹醇、异香芹醇、左旋-β-蒎烯、β-蒎烯、桃金娘烯醇、L-香芹酮等,占挥发油总质量的80.88%,其结果为该植物挥发油的生理活性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赟 《精细化工》2013,30(9):1017-10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制备鸭嘴花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和检索所用质谱库(NIST08.L,Wiley 275.L)检索研究其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从鸭嘴花药用部分挥发油中分离出202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5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47.86%。结果表明,鸭嘴花药用部分挥发油中化合物种类丰富。对鸭嘴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该民族药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辛夷挥发油化学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超临界CO_流萃取辛夷挥发油,利用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化学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出55个组分,平均出油率为4.15%,发现与文献水蒸汽蒸馏法所得之挥发油组分有相当差别。  相似文献   

19.
黄述州  李程碑  杨俊伟  张壮 《陕西化工》2013,(11):2094-209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标准谱库检索,对由超临界萃取获得的葫芦巴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合质谱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总离子流色谱图的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葫芦巴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葫芦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有助于发现葫芦巴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为针对性的提取分离挥发油中的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广东遂溪产沙田柚果皮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2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58%。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37.18%)和β-月桂烯(26.93%),占总挥发油含量的64.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