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环向拉伸试验对硬质聚氯乙烯(PVC-UH)管材的环向拉伸强度进行检测,研究了影响大口径PVC-UH厚壁管材环向拉伸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大口径PVC-UH厚壁管材的壁厚在一定的范围内(19.5~45.9 mm)对环向拉伸强度有很大影响,据此结果对同规格不同厚度管材的环向拉伸强度指标的拟定有指导意义,本文就大口径PVC-UH管材的壁厚对其自身的环向拉伸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有技术取向拉伸装置,对管胚的外冷却靠的是室内自然冷却,由于PE聚合物的导热性能较差,在连续生产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被带走,不能有效控制对管胚的外表面冷却,使得拉伸后的管材存在壁厚不均匀,严重影响了管材的使用强度。通常取向拉伸装置的设计只能生产一种规格,配备一个取向头,这给更换规格时带来了困难,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PE管材用双轴取向拉伸装置,在变径,冷却,取向装置的前后移动,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保证了对PE管材的径向和轴向的均匀拉伸,从而提高了管材强度,实现了一个取向装置,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将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段进行加热,使其发生2种不同程度的解取向:完全解取向、轴向解取向。通过对PVC-O成品管段、完全解取向管段、轴向解取向管段、坯管进行低温抗冲试验,另对PVC-O成品管段和轴向解取向管段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试验,分析解取向前后管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完全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拉伸性能会降低;轴向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抗拉性能降低,径向拉伸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美及ISO(欧洲)塑料压力管道标准体系及定级要求的差异,其中国标(GB)标准体系与欧洲(ISO)标准体系要求一致,与美国(ASTM)标准体系有一定区别,但其聚合物管道长期性能评价的原理一致。分别介绍了ASTM D2837、ISO 9080和GB 182525等标准提出的PVC⁃C管道的压力设计基础以及管材混配料的定级曲线,阐明了依据GB/T 39380.1—2021如何判定喷水灭火用PVC⁃C管道混配料的定级曲线是否合格。通过对国内外氯化聚氯乙烯(PVC⁃C)消防管材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标明,国标与美标规格尺寸、管材壁厚等性能要求上基本一致;我国GB/T 39380要求的管道系统可以保证在我国的消防压力设计条件下(20 ℃)50年的安全使用期。  相似文献   

5.
在型坯再加热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全透明模具和数码摄像机研究了两步法拉伸吹塑中拉伸与吹气的时序(即预吹气延迟时间t0)对型坯拉伸吹胀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t0是影响拉伸吹胀模式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t0的增加,型坯预先被拉伸的轴向长度也增加,这时瓶肩的厚度减小,瓶底的厚度增大。实验观察到型坯的拉伸吹胀存在海豚型、积沙型和截圈型3种模式。以海豚型模式成型时,型坯在轴向和径向同时得到充分地拉伸,成型瓶壁厚分布最合要求,积沙型次之,而以截圈型得到的瓶子不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单向拉伸流场中挤出双向自增强透明HDPE管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普通的工业用挤出设备,通过对加工参数的特殊控制,在单向拉伸流场中制得透明双向增强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其轴向拉伸强度比普通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提高了3.2倍,周向拉伸强度提高了1.4倍。利用SEM,DSC等测试手段对管材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揭示了管材双向自增强的原因是形成了串晶互锁结构,管材透明的原因是晶粒尺寸比可见光的波长小。  相似文献   

7.
PVC-O管材是在PV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上通过双向拉伸对材料的分子进行重新排列,使材料(管壁)形成网状结构,能够承受发源于材料机体微细裂纹或管壁表面划痕的脆性破坏,使管材的强度、韧性和抗开裂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是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这一加工工艺是把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性能远优于普通PVC-U管材。开发PVC-O管材,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Molecor公司(马德里)提供的数据,过去8年PVC-O管道市场大幅增长,其中对大直径管道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PVC-O管道为传统PVC管道的升级产品,是通过将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从而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冲击强度、耐疲劳的  相似文献   

9.
PVC/HGB拉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在室温下测量了空心玻璃微珠(HGB)填充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PVC/HGB)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弹性模量随着HGB体积分数(φf)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而屈服拉伸强度(σyc)和拉伸断裂能则随着φf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当φf为5%-20%时,PVC/HGB的断裂拉伸强度(σbc)均高于未填充PVC;HGB粒径对试样的σyc和σbc的影响不太明显。当φf为5%时,PVC/HGB的拉伸强度均高于PVC/CaCO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行研制的三元共聚耐热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成耐热管材专用料,考察了共混体系中耐热改性剂、抗冲改性剂、填料及热稳定剂等各组分对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点等综合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氯化聚氯乙烯和自制耐药改性剂的耐药和加工性能进行了比较,所研制的耐热改性剂与PVC混合后耐热效果较好,且易挤出加工。研制的耐热管材的维卡软化点可达100℃,比无规聚丙烯管材的维卡耐热性能要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采用静压挤出、口模单轴拉伸和口模双轴拉伸制备管材的方法,综述用模拉法生产双轴取向管的研究及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双轴取向管在轴向、周向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增塑剂的聚氯乙烯(PVC)制片中复配中长碳链氯化石蜡(氯化石蜡⁃52,CP⁃52),研究复配氯化石蜡前后PVC制片的性能变化。利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复配前后PVC制片的热稳定性变化;利用伺服控制拉力试验机研究复配前后PVC制片力学性能的变化;最后分析复配前后PVC制片中增塑体系的耐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在DEHP中复配CP⁃52后,可以提高PVC试片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Ti从251.6 ℃(0⁃CP⁃52/DEHP)最高提高到259.0 ℃(40⁃CP⁃52/DEHP),提高了7.4 ℃。氯化石蜡的添加也有助于提高PVC的耐老化性。另外,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很大提升,复配比例为30 %时,PVC试片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至原来的4.7倍和4倍。耐抽出和耐挥发性能以及在食品模拟液中的耐迁移性都有所提高。复配CP⁃52后可降低PVC制品的成本,为PVC制品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配方。  相似文献   

13.
PET瓶吹瓶流程是一个双向拉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ET分子链呈双向延伸、取向和排列,从而增加了瓶壁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拉伸、抗冲击强度,并有很好的气密性。虽然拉伸有助于提高强度,但也不能过分拉伸,要控制好拉伸吹胀比:径向不要超过3.5~4.2,轴向不要超过2.8~3.1。瓶坯的壁厚不要超过4.5mm。  相似文献   

14.
姜南  李燕 《中国塑料》2005,19(2):12-15
围绕双向拉伸薄壁管工艺技术中冷却条件对某些变形参数,如轴向拉伸比、环向扩张比、壁厚分布、强度等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数据说明拉伸后的快速冷却有利于管的尺寸稳定和直线度改善。拉伸时的自然冷却会产生不均匀的产品,快速水冷却拉伸工艺能显著改善管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成倍提高其强度。轴向拉伸比和环向扩张比要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利用废旧软聚氯乙烯回收料(旧料)生产PVC塑料防水卷材的配方及其对卷材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塑料卷材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PVC树脂添加比例增加而提高,而相同添加量的SG-3型PVC树脂比SG-5型PVC树脂的拉伸性能高;在试验范围内,增塑剂用量增加,卷材的拉伸强度降低,伸长率先升后降;添加CPE能提高PVC卷材伸长率,但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当CaCO_3用量低于20份时,卷材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随CaCO_3添加量增加而提高。PVC防水卷材的优选配方(质量份):旧料85份,PVC树脂(SG-3型)15份,DOP 5份,CPE 3份,稳定剂(TLS)0.6份,其它助剂适量。  相似文献   

16.
据“Modern Plastics,2006,83(6):55”报道,德国挤出设备生产厂Brtickner(布鲁克纳)机械厂展示了试验用单向和双向拉伸薄膜拉伸机KAR IV。这台改进设计的新型设备有助于拉伸薄膜加工厂开发新型多种聚合物薄膜,寻找和确定加工工艺条件、拉伸比等条件与最终薄膜性能的关系,设备带3个恒温室,能完全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展出的样机可以生产最多达7层的阻隔性包装膜、标签膜、外罩收缩膜、高性能香烟包装膜、能替代价贵的表面覆膜的多功能箔材、软印刷板和工厂工业用高附加值膜。该试验用拉伸机也适用于非传统聚合物,如聚乳酸树脂、环烯烃聚合物、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和三乙酸酯。  相似文献   

17.
孙晋  胡法  胡砚磊  武志军 《塑料》2023,(1):68-72
研究了冷却速度、挤出速度和拉伸比等不同挤出工艺对管材物理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和挤出速度的增加,PE管材纵向回缩率增大,静液压和SCG破坏时间逐渐降低。通过盲孔应变法研究了不同挤出工艺对管材内外层的释放应变和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理想化的均匀分布模型不适用于残余应力的定量评价,采用非均匀应力分布模型计算得到的管材外层的残余应力随着冷却和挤出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管材内层的残余应力变化较小,由于管材沿壁厚方向冷却速度的不均匀,内外层残余应力分布存在差异。最终,通过对管材内中外层分别进行拉伸、密度和结晶度等物理性能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盲孔法定量评价残余应力的有效性。同时试验发现,当挤出拉伸比太高时,分子链取向严重,管材纵向回缩率增大,静液压和耐SCG性能下降,管材外层残余应力的最大值为14.6 MPa,与材料拉伸屈服强度相比,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18.
在聚氟乙烯双向拉伸薄膜(BOPVF)的生产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片材的质量及拉伸的工艺条件。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双向拉伸聚氟乙烯薄膜的生产工艺及拉伸机理,分析了铸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了最佳的拉伸工艺条件,即拉伸比、拉伸温度、热定型温度,为生产高质量的BOPVF薄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据“Additives for Polymers,2005,(Jan):3”报道,美国DuPont Dow Elastomer(弹性体)公司新推出Enlite系列聚氯乙烯(PVC)抗冲改性剂,是该公司拥有专利权的高性作比、低密度的聚烯烃弹性体,是现有PVC抗冲改性剂中密度最小的品种,应用目标为PVC窗框、建筑侧板和其他挤出制品。据称,Enlite与其他抗冲改性剂比,用量可减少20%,并可以提高PVC配混料配方中填料用量,因而可大幅降低配方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使用聚合物动态塑化单螺杆挤出机对聚氯乙烯(PVC)/术粉复合材料进行加工时,螺杆轴向振动对其挤出片材的拉伸性能的影响。将在振动频率为5-25Hz,振幅为40~200μm下挤出的PVC/木粉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稳态状况下挤出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佳的振动参数范围。结果表明,振动频率为20 Hz,振幅为120μm时,复合材料的整体拉伸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和稳态相比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