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未漂洗鱼糜凝胶强度差、凝胶易劣化等问题,以罗非鱼为原料,研究漂洗工艺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与未漂洗鱼糜相比,漂洗鱼糜的白度值较高,为52.95;持水率提高到91.06%;凝胶强度达到了3839.3 g·mm.未漂洗鱼糜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漂洗鱼糜,而黏聚性、回复性和凝胶强度则比漂洗鱼糜更佳.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2.
漂洗工艺对鲢鱼鱼糜凝胶强度和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清水漂洗次数、盐水漂洗次数和漂洗温度对鲢鱼鱼糜凝胶强度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漂洗和盐水漂洗可以显著的提高鲢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和白度,采用清水漂洗2次再用盐水漂洗1次的漂洗处理,得到的鲢鱼鱼糜凝胶强度和色泽较好。漂洗温度对鲢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和白度无显著影响,但为保持鱼肉的新鲜,漂洗温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清水漂洗、盐水漂洗及碱水漂洗对草鱼鱼糜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和盐水漂洗可以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强度,碱水漂洗会降低草鱼糜的凝胶强度;三种漂洗方法均能提高草鱼鱼糜的持水性,其中盐水漂洗的效果最佳,三种方法均在一次漂洗后达到最佳持水性;一定浓度的盐水漂洗会将一部分盐溶性蛋白溶出,但不会过度溶出;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漂洗方案为两次水洗一次盐洗,共三次漂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漂洗对蓝圆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白度、持水性、pH、水分分布、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微观结构和粘弹性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漂洗方法对蓝圆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 娃哈哈纯净水和盐水漂洗均可提高蓝圆鲹鱼糜凝胶强度;经一次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漂洗和两次0.15%盐水漂洗处理后,凝胶白度、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相对、不易流动水含量M21 ,持水性均增加,凝胶强度增强至7581.51 g·mm(P<0.05),形成致密且平滑的凝胶网状结构;动态流变学结果显示,储能模量G′最大,此时凝胶以弹性为主要特征。结论 经过一次娃哈哈纯净水漂洗和两次0.15% (m/m)盐水漂洗,得到的蓝圆鲹鱼糜凝胶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鲜活四大家鱼为原料,结合鱼糜工业漂洗方法,对四大家鱼鱼糜漂洗前后的组织蛋白酶B、H、L的活性及pH值、凝胶强度、折叠柔韧性、持水性能和白度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大家鱼鱼糜经过漂洗后,鱼糜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其凝胶强度、折叠柔韧性、持水性能以及白度值均显著上升;而组织蛋白酶B、H、L活性均显著下降,其中组织蛋白酶H几乎被完全漂洗去除,组织蛋白酶B、L的残留率较大,四大家鱼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大小顺序依次均为:青鱼>鲢鱼>鳙鱼>草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以草鱼肉作为试验原料,研究2次清水、3次清水、清水+0.1%紫苏提取物、清水+0.3%紫苏提取物、清水+0.5%紫苏提取物这5种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白度、持水性、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值、p H值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清水+0.3%紫苏提取物漂洗鱼糜凝胶的持水性最高,蒸煮损失率最低。在此条件下,漂洗鱼糜凝胶硬度增加到1459.18 g,凝胶强度提高至226 g·cm,较好地改善了鱼糜凝胶的品质。同时,采用紫苏提取物漂洗鱼糜还能够稳定样品的p H值,降低TVB-N值。结论:清水+0.3%紫苏提取物漂洗可以有效改善鱼糜凝胶的品质,且与传统3次清水漂洗方法相比,可减少漂洗用水量。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鱼糜漂洗用水并保持鱼糜品质,利用氯化钾(KCl)、柠檬酸钠与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鱼糜进行单次漂洗。在单因素实验中,当漂洗液中KCl质量分数为1.0%时,凝胶强度为312.28 g·cm,白度为75.28,达到最大值,显著改善其质构特性与持水性(80.98%)。当漂洗液中柠檬酸钠质量分数为0.15%时,凝胶强度为300.78 g·cm,白度为75.34,达到最大值,显著改善其质构特性与持水性(85.55%)。当漂洗液中CMC质量分数为1.2%时,凝胶强度为348.39 g·cm,白度为73.89,达到最大值,显著改善质构特性与持水性(85.48%),且持水性随CMC含量增大而递增。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漂洗1次,结果发现采用1.0%KCl+0.15%柠檬酸钠+1.2%CMC的漂洗方法改善效果最佳,漂洗后的鱼糜凝胶强度为365.62 g·cm,白度为75.31,持水性为87.12%,鱼糜得率为75.41%。与工业中的3次漂洗法相比,除了鱼糜凝胶强度下降10.55%,其它指标都显著提升。该单次漂洗方法可有效改善鱼糜品质,减少漂洗次数,且漂洗耗水量约为工业漂洗的1/3。  相似文献   

8.
不同漂洗处理对罗非鱼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水洗、酸洗和盐洗对罗非鱼浆的脱水性、罗非鱼糜凝胶的持水性、白度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漂洗中干物质的损失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洗和盐洗可以使鱼浆易于脱水,各种漂洗都可以提高鱼糜凝胶的持水性、白度及凝胶强度,但提高程度随漂洗处理的不同而异.酸洗可以降低鱼浆中干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钙盐溶液漂洗对竹荚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竹荚鱼鱼糜和其它几种海水鱼糜的凝胶形成能,并采用质构分析法和蛋白质溶解度、白度、失水率及微观结构测定等方法,研究钙盐溶液漂洗对竹荚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荚鱼属于易凝胶化也易凝胶劣化的鱼种.采用钙盐漂洗可以改善竹荚鱼鱼糜的凝胶特性.竹荚鱼鱼糜的漂洗宜采用0.1%的氯化钙漂洗,破断强度、凹陷度和凝胶强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11%和33%.  相似文献   

10.
研究鱼糜加工中的漂洗及热凝胶条件对草鱼鱼糜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CaC l2溶液(≤0.6%)漂洗鱼糜明显增加了凝胶的强度和弹性,漂洗液中添加NaHCO3使鱼糜吸水溶胀,造成鱼糜脱水困难并降低了凝胶的强度。40℃预凝胶处理对鱼糜凝胶的强度和弹性都有积极的影响,凝胶的强度和弹性都随预凝胶时间而增加,这种增强效应在Ca2+存在时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转谷氨酰胺酶对鳙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转谷氨酰胺酶 (简称TGase)对鳙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鳙鱼鱼糜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Gase ,均可使其凝胶的破断强度、凹陷深度、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增加 ,而对其颜色、白度无影响 ;酶的最佳浓度为 0 5 % ,在此浓度下 ,鱼糜的凝胶强度为 2 13 0 9g·cm ,是对照样的 4倍多 ;通过对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溶解度的分析表明 ,TGase可催化鳙鱼鱼糜中的肌球蛋白重链 (MHC)形成共价交联键。电镜分析则表明 ,TGase的加入可使鳙鱼鱼糜形成致密、均匀的凝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原木薯淀粉、羟丙基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醋酸酯淀粉对白鲢鱼鱼糜凝胶特性和蛋白构象的影响,分析不同淀粉添加量条件下,白鲢鱼鱼糜白度、凝胶强度、持水性、质构特性、储能模量(G')、化学作用力、蛋白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淀粉可以显著提高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当其添加量为1%时,可提高鱼糜凝胶的白度、凝胶强度、硬度和咀嚼度,且羟丙基淀粉的改善效果最佳。流变学特性表明淀粉在鱼糜制品中起到非活性填料的作用。添加少量淀粉可阻碍氢键的形成,促进疏水相互作用及离子键的形成,诱导鱼糜蛋白的构象由α-螺旋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4种淀粉添加量为1%时均可以得到更为致密的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其中,添加羟丙基淀粉可以使鱼糜凝胶网络中孔洞的大小、分布更均匀。添加1%的羟丙基淀粉可用于改善白鲢鱼鱼糜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革胡子鲶为研究对象,在加工过程中添加脂肪酶,通过测定鱼糜凝胶强度、白度、持水力等指标,评价脂肪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二硫键含量、观察凝胶微观结构,进一步分析脂肪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斩拌过程中添加脂肪酶比漂洗过程中添加效果更好,斩拌过程中添加0.75%脂肪酶后,鱼糜凝胶强度提升至原来的2.3倍,白度值增大了4.9%,脂肪含量降低34.5%,持水力变化较小。斩拌添加脂肪得到的鱼糜凝胶中二硫键含量高于漂洗添加组,且斩拌添加组鱼糜凝胶结构更加平整、致密。脂肪酶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革胡子鲶鱼糜凝胶品质,本研究为革胡子鲶鱼糜加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淡水鱼糜和茯苓全粉为研究对象,在白鲢鱼鱼糜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茯苓全粉(0、1%、2%、3%、4%、5%),分析其对鱼糜持水性、蒸煮度、凝胶强度、白度值以及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茯苓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制品的持水性、蒸煮率、白度值等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空白组相比,茯苓全粉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以及咀嚼度。当茯苓全粉添加量为2%时,白鲢鱼鱼糜制品持水性最好为80.73%,凝胶强度最大为642.886 g·cm,蒸煮损失率最小为6.94%,白度值最大为79.93,硬度、弹性、内聚力、咀嚼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99.245 g、0.973%、0.859 g、1838.410 g,质构特性最好。本实验为淡水鱼糜制品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温杀菌处理会造成淡水鱼糜凝胶品质劣化。以白鲢鱼糜为原料,通过测定质构特性、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和流变特性,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高温杀菌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G酶所制得鱼糜凝胶经121℃,10 min高温杀菌后,硬度、弹性、持水性、白度及流变特性均有较好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TG酶的鱼糜凝胶强度增加48.7%。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TG酶的加入有利于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维持,减少蛋白主要二级结构破坏,使鱼糜制品维持良好凝胶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鱼糜加工品附加值,探究回收的鱼糜漂洗水可溶蛋白添加至鱼糜中的可行性,本文对絮凝法沉淀的漂洗水可溶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安全性及风味特点,并进一步将回收蛋白添加至鱼糜,以鱼糜白度、凝胶强度等为指标,确定其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从鱼糜漂洗水中回收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含量达73.1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9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04%,具较高的营养价值;回收蛋白的重金属(铅、镉、汞、铬、砷)含量均在国家标准限定值之内,具较好的安全性;气质联用仪(GC-MS)结合感官分析,鱼糜漂洗水中的回收蛋白鱼香味明显,无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添加至带鱼鱼糜后能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合适的添加量为3%。表明鱼糜漂洗水中的可溶蛋白营养价值高、安全,重新添加到鱼糜中能提高鱼糜白度,一定程度上改善鱼糜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淀粉种类对未漂洗革胡子鲶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淀粉种类对未经漂洗处理革胡子鲶鱼(Clarias gariepinus,CG)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在未经漂洗的CG鱼糜(含2.2%食盐、0.4%转谷氨酰胺酶、20 mmol/kg CaCl2、0.2%浓缩乳清蛋白)中分别添加占鱼糜湿质量6%的木薯变性淀粉(modified cassava starch, MCS)、玉米淀粉(corn starch,CS)、绿豆淀粉(mung bean starch,MBS)及红薯淀粉(sweet potato starch,SPS),以不添加淀粉的样品为对照组(CK),5 组样品均通过两段式加热方式制备鱼糜凝胶,分别测定各组CG鱼糜凝胶的凝胶特性、白度、持水性、动态流变学性质和水分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 种淀粉的添加均会使CG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增强,但对CG鱼糜凝胶中水分变化的影响不同,其中添加MCS的CG鱼糜凝胶持水性最好,结合水相对含量最高(P21为3.67%)(P<0.05);4 种淀粉的添加均显著降低了CG鱼糜凝胶的白度(P<0.05),均能提高CG鱼糜的凝胶破断力(P<0.05),其中MBS组CG鱼糜凝胶破断力(567.55 g)和凝胶强度(4 739.81 g·mm)最大(P<0.05);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4 种淀粉的添加均会增加CG鱼糜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P<0.05),对G’和G’’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依次均为MCS>CS>MBS>SPS。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添加6% MCS最有利于提高未经漂洗处理CG鱼糜的凝胶特性和持水性。  相似文献   

18.
咸鸭蛋蛋清对罗非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检测鱼糜凝胶的质构和感官特性,探讨了咸鸭蛋蛋清对罗非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鱼糜制品中添加咸鸭蛋蛋清一方面能有效改善产品的色泽,另一方面却会稍微降低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和保水性,但对罗非鱼鱼糜凝胶品质无明显劣化影响。咸鸭蛋蛋白质量占混合物总蛋白质量比达到2/15时,鱼糜凝胶特性仍可满意,同时产品的风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鱼糜制品的品质,以白鲢冷冻鱼糜为基质,向其中添加佛手山药粉。分析了不同添加量(1%、2%、3%、4%、5%)佛手山药粉对白鲢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TPA、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白度值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佛手山药粉的添加量为4%时,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和持水性均增加到最大值,分别为520.90 g.mm、1553.72 g、1211.20 g和78.18%,与空白组相比分别增加了51.11%、33.39%、24.89%和10.77%,蒸煮损失率达到最小值8.47%,与空白组相比降低了3.21%,感官评价各项指标得分均达到最佳值,不同添加量的佛手山药粉对鱼糜凝胶的白度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佛手山药粉添加量为4%时,可以有效改善白鲢鱼糜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