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采用SS-1型收缩-声速取向联合测试仪和DSC(差式扫描量热)对涤纶预取向丝(POY)纤维的升温热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涤纶POY纤维的收缩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OY纤维的热收缩可以分为5个转变温度区间,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以不同的收缩机理为主,低温时是非晶区大分子边的解取向作用,在冷结晶温度附近,纤维中发生的结晶过程和晶区的结构重排作用,限制了纤维的收缩。外应力对纤维收缩过程中的解取向和结晶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外应力的增加有利于纤维冷结晶过程的进行,纤维的收缩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聚苯硫醚纤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国产聚苯硫醚(PPS)的可纺性及其纤维的热学性能与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聚苯硫醚原粉经熔融真空净化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可纺性。PPS初生纤维在高于其玻璃化温度T_(?)和比冷结晶起始温度低10℃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可以顺利地进行拉伸。拉伸纤维经高温热处理和交联后,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性。该纤维具有较为光滑的表面、图形断面以及层状微纤形态结构。纤维试样中也发现了液晶高聚物纤维所特有的皱折表面(pleat surface)形态和垂直于纤维轴方向的条带织构(banded texfure)。  相似文献   

3.
聚苯硫醚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聚苯硫醚(PPS)及其玻璃纤维、 炭纤维及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温结晶过程中球晶结构形态的变化。研究了等温结晶温度对PPS的晶体形态及球晶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结晶温度对PPS的结晶影响非常明显。在235~265℃, 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 聚苯硫醚球晶形态发生了从细小而具有部分束状结构到大而完善再到细小而不完善的变化过程, 球晶的生长速率随着结晶温度的增大呈非线性下降。而纤维的存在使PPS的结晶形态发生了从球晶结构到横穿晶的变化, 且不同纤维诱导形成横穿晶的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可以诱导形成较为明显的横穿晶形态, 而炭纤维则不能诱导形成明显的横穿晶。   相似文献   

4.
氮气中环化热处理对聚丙烯腈纤维不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丙烯腈(PAN)纤维不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热作用,分子链沿纤维轴向发生热收缩,分子解取向.在不熔化过程中抑制纤维的收缩,使分子保持较高的取向度,有利于得到具有较高微晶取向度的碳纤维.研究了聚丙烯腈纤维在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的化学结构变化,考察了氮气处理对纤维热收缩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POF热收缩薄膜的包装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为中间层,共聚丙烯(PP)作为内、外层,采用3层共挤的方法制成的POF复合热收缩薄膜,可弥补单一材料制成的热收缩薄膜所不能满足的收缩包装需要.研究了POF热收缩薄膜的包装应用性能,包括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收缩率、薄膜的厚度随收缩温度的变化、不同热收缩温度处理后的拉伸性能和透湿性能.这些性能的研究为POF的热收缩包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聚丙烯(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五层共挤聚烯烃(POF)热收缩膜,制备耐温性强、收缩温度窗口宽的POF交联热收缩膜。文中研究了辐照气氛和吸收剂量对POF热收缩膜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气氛辐照后,POF热收缩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未有明显差别。POF热收缩膜交联度和耐温性均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POF热收缩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增加无明显变化;拉伸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先增加再降低。低能电子束辐照交联改善了POF热收缩膜低温收缩性能,增宽了热收缩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7.
通过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聚丙烯(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五层共挤聚烯烃(POF)热收缩膜,制备耐温性强、收缩温度窗口宽的POF交联热收缩膜。文中研究了辐照气氛和吸收剂量对POF热收缩膜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气氛辐照后,POF热收缩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未有明显差别。POF热收缩膜交联度和耐温性均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POF热收缩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吸收剂量增加无明显变化;拉伸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先增加再降低。低能电子束辐照交联改善了POF热收缩膜低温收缩性能,增宽了热收缩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8.
蒙毅  杨越  曹雷刚  孙健  张海涛  崔建忠 《材料导报》2018,32(18):3185-3189
利用一种可使合金在凝固冷却过程中实现近似一维收缩的实验装置,以纯镁及含Al量分别为1.1%、3%和5%(质量分数)的二元亚共晶镁合金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在凝固冷却过程中自由收缩时的冷却曲线及一维收缩量的变化,旨在获得纯镁及这三种Mg-Al二元亚共晶合金的热收缩规律,估算合金在低温区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最终实现对这几种合金热收缩行为的系统表征。结果表明,Mg-Al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收缩速率随温度降低先增大后减小,其最大收缩速率vl,max随含Al量的增加(0%~5%)而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小。当铸件完全凝固后,每一种合金在其对应的某一高温区间内(高温固态收缩阶段)均存在固态收缩速率随冷却温度降低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而所有铸件在低温固态收缩阶段均表现为线性匀速收缩(固态收缩速率趋于一恒定值)。Mg-Al合金铸件在低温收缩阶段(400℃)的固态平均线膨胀系数随含Al量的增加(0%~5%)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对纯PET切片及PET/蒙脱土(MMT)(2.5 wt%)切片进行固相缩聚,使分子量有所提高.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三种样品进行纺丝拉伸.利用WAXD、DSC和声速法等手段测试纤维的取向、结晶度及结晶形态等的变化,研究蒙脱土的加入对PET纤维热收缩性能的影响.测试及研究结果表明:少量蒙脱土的加入能有效抑制纤维的热收缩;同时随着拉伸温度的提高,纤维的热尺寸稳定性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PPS/PES共混体系热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借用TBA、DSC技术,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聚醚矾(PES)共混的相容性,讨论了共混方法对两者相容性的影响,研究了无定形的聚醚矾对半结晶性的聚苯硫醚熔融、结晶和冷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PPS/PES共混物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共混较机械共混相容性好;且在PES含量为60~70%(重量百分比)时,两组份相容性得到提高并存在较强的界面效应,在DSC谱图上呈现界面相的玻璃化转变;PFS的加入,破坏了PPS原有的结晶聚集态结构,使PPS的熔融双峰变为单峰,并促进了PPS的冷结晶。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聚苯硫醚(PPS)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纺丝制备PPS纤维,测定了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整体取向随拉伸倍数的变化趋势一致,收缩率随拉伸倍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纤维收缩率减小,而断裂强度和取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热定型温度升高,纤维断裂强度增大,收缩率减小。  相似文献   

12.
聚苯硫醚及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国产低分子量聚苯硫醚及其固相热处理产物的热行为,并用悬浮-熔融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预浸带,测定了其单向板的力学性能,观察了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聚苯硫醚经过固相热处理后,其Tg、Tc上升,Tm下降;热处理后的聚苯硫醚玻纤复合材料在室温时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高温性能受玻璃化转变的影响显著;通过SEM观察断口发现其破坏主要属于界面脱粘。  相似文献   

13.
热历程对聚苯硫醚树脂结晶度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DSC研究了线型聚苯硫醚在氮气气氛中高于熔点热历程下结晶度和热性能的变化,提出由第一次与第二次测得的Xc差异来表征PPS氧化交联的程度。结果表明,随热历程温度提高或时间延长,氧化交联程度加深;Xc降低;玻璃化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聚苯硫醚的结构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改善聚苯硫醚在某些方面的性质而进行的结构改性,为拓宽其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聚苯硫醚酮、聚苯硫醚砜、聚苯硫醚酰胺和聚苯腈硫醚等几种结构改性的聚苯硫醚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聚苯硫醚纤维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PPS/ETFE、PPS/PA、PPS/PET、PPS/PPSK、PPS/EBA等共混体系的结构形态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PPS纤维共混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玻璃纤维织物/聚苯硫醚粉叠层模塑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聚苯硫醚(PPS)树脂粉与玻璃纤维织物(GF)叠层模塑(粉末工艺)制复合材料的工艺与性能。测试各种工艺条件制GF/PPS层板的弯曲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SEM)探查树脂对纤维的浸渍及纤维/基体的界面粘合情况。SEM分析结果表明,粉末工艺制得的PPS基复合材料呈现高的力学性能,是由于树脂对纤维的均匀浸渍和良好的纤维/基体的界面粘合。熔前热压、高温成型、退火处理是粉末工艺制高质量GF/PPS层板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7.
悬浮法制备PPS/CF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SS粉粒,二苯醚,酮制成一家配比的乳浮液,与连续碳纤维浸渍,以点加热方式去除溶剂,熔融PPS粉粒,获得PPS/CF预浸带,并压制成单向复合材料。通过电镜、短梁剪试验和断裂韧性测试,对预浸料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8.
以玻璃纤维布和聚苯硫醚(PPS)非织造布分别作为增强体和树脂基体原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出玻璃纤维布/PPS非织造布复合板材,然后在烘箱中进行热处理。利用万能试验机(Instron)、XRD、偏光显微镜(PLM)和SEM等手段对玻璃纤维布/PPS非织造布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结晶度、晶粒类型和尺寸及微观形貌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提高,玻璃纤维布/PPS非织造布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220℃、热处理时间为2 h时,其力学性能最佳,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285.7 MPa、7.8 GPa和85.0 MPa。和未进行热处理的玻璃纤维布/PPS非织造布复合板材相比,分别提高了63.2%、469.0%和37.8%。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布/PPS非织造布复合板材界面粘结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4种改性聚苯硫醚贮存寿命热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颜色(黑色和本色),长玻纤和碳纤增强、增韧增强改性聚苯硫醚进行了热空气老化试验研究,通过选择拉伸性能下降超过30%作为贮存寿命判据,预测40%长碳纤增强聚苯硫醚(黑色)、40%长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本色)、40%长玻纤增韧增强聚苯硫醚(黑色),40%长玻纤PA66增强聚苯硫醚(黑色)贮存寿命分别为32.4、55.5、23.8和60.3年,适宜在武器装备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3,4-二氯苯磺酰氯,用锌粉还原得到超支化聚苯硫醚(PPS)的单体——3,4-二氯硫酚,并用其制备了超支化PPS。红外光谱显示其与线型高分子量PPS相比结构有很大不同。对超支化PPS/PPS复合纤维的研究表明,适量增加超支化PPS能提高PPS的结晶度,超支化PPS/PPS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超支化PPS可以起到类似增塑剂的作用,提高了PPS的韧性,从而达到提高力学性能的目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添加超支化PPS有利于形成力学性能提高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