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尼龙1014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热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线(WAXD),研究退火温度对尼龙1014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1014经过不同温度退火热处理后,DSC曲线上有2个熔融峰,1个在退火温度附近,另1个在熔点附近,延长退火时间可以提高晶体的完善程度。此外,退火温度低于140℃有利于产生尼龙1014的γ晶型,退火温度升高至140℃以上,有利于产生尼龙1014的α晶型。以上现象表明退火温度对尼龙1014熔融与结晶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相对粘度尼龙6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基亚砜、甲酰胺、间甲酚、硫酸、甲酸、甲酸/二氯甲烷为溶剂,考察高相对粘度尼龙6的溶解性能;研究尼龙6溶液的流变性能及溶剂对尼龙6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和甲酰胺不宜作高相对粘度尼龙6的冻胶纺丝溶剂,硫酸、甲酸和间甲酚比较适宜;提高温度有利于降低剪切速率,质量分数为12%的间甲酚溶液和质量分数为9%的甲酸溶液作溶剂,其尼龙6溶液分别在50~60℃和45℃以上有较好的可纺性;溶剂对尼龙6晶体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透明成核剂和透明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山梨醇类透明成核剂第二次升温比第一次升温熔融温度下降10~50℃,熔融焓下降50%~90%;纯聚丙烯结晶温度约为110℃,熔融温度约为152℃,球晶尺寸约50μm,晶型为α晶;加入透明成核剂后,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升高约10℃,熔融温度升高约3℃,晶粒尺寸约1μm,晶型仍为α晶。  相似文献   

4.
以甲酸做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高岭土/尼龙66复合材料,对其进行XRD,FTIR,DSC表征。结果表明:高岭土对尼龙66结晶的晶型没有影响,但高岭土与尼龙66间存在化学键作用。随着高岭土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当高岭土含量为4%时,复合材料结晶度达到最高为45.64%。  相似文献   

5.
良好分散尼龙6/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柔和混合法制备纳米粒子良好分散的尼龙-6/多壁碳纳米管(PA6/MWNTs)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MWNTs对PA6基体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DSC结果表明,MWNTs的加入大幅度地提高了PA6的结晶温度(最高提高约20℃),基体的结晶度也有所提高,说明良好分散的MWNTs在PA6结晶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XRD结果证实,分散良好的MWNT促进PA6形成α晶型,抑制γ晶型的形成。同时,MWNT的加入导致复合材料出现熔融双峰现象,其形状随MWNT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双峰结构可能是由于熔融过程中伴随着重结晶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DSC研究了γ—辐照PF尼龙Ⅰ~#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发现辐射交联的尼龙Ⅰ~#的结晶温位Tc与熔融温位Tm均随辐照剂量R的增加而线性降低;其结晶温度范围和熔融温度范围均随R的增加而变宽,尤其是R>Rg(≈330~350MGy)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用偏光显微镜对辐照PF尼龙Ⅰ~#的结晶形态观察可知,在RRg之后,它的结晶能力逐渐变弱,其球晶结构和性质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周帅  辛忠  赵世成 《中国塑料》2013,27(3):31-36
研究了乙烯基硅烷(VS)和苯乙烯(St)双单体接枝聚丙烯(PP-g-VS/St)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长支链的引入使PP-g-VS/St的结晶峰值温度和熔融峰值温度相对于线形等规聚丙烯(iPP)分别提高了10、2 ℃,且球晶得到了细化; PP-g-VS/St在10 ℃/min的降温速率下结晶产生的晶型为α晶型与少量γ晶型的混合物;在注塑条件下结晶产生的晶型为α晶型与β晶型的混合物; 利用莫志深法研究PP-g-VS/S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发现,在结晶的早期和后期,长支链对PP-g-VS/St的结晶分别起到了加速成核和阻碍生长两种相反的作用;相对于iPP,PP-g-VS/St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9 %、40 %和453 %。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LM)、热失重(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表征方法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多晶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粒子在尼龙66基体中分散不均,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纳米碳酸钙具有异相成核作用,能够使球晶的尺寸减小;尼龙66的分解温度为400℃,纳米CaCO_3的添加使分解温度降低。同时,DSC测试表明,材料中的β晶型使材料的熔融温度降低;添加在尼龙66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会导致结晶温度的降低和吸热峰半高宽的增加;冷却速率越大,结晶温度越低,结晶温度范围越宽。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PVDF熔融等温结晶的晶体结构后,使用一种循环熔融—结晶技术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对PVDF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熔融冷却结晶的样品得到的是α晶型;PVDF的平衡熔点约为197℃;当熔融温度处于平衡熔点以上时,熔融温度对PVDF的等温结晶影响较小;而当熔融温度处于平衡熔点以下时,随着熔融温度的降低,PVDF球晶数量增多、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融结晶得到高质量环己烷甲酸单晶,并首次报道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所得CCA单晶结构。环己烷甲酸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19113 nm,b=1.07421 nm,c=1.10733 nm,β=94.72°,同时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预测其晶习。利用DSC测定不同降温速率下的出晶温度与诱导期。通过热台显微镜对环己烷甲酸晶体生长进行了在线观测,对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显露晶面的生长速率与过冷度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DSC研究了熔融温度与熔融时间对尼龙612(PA612)/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体系中PA612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对PA612/TPU的结晶行为影响表明,在相同的熔融温度条件下,PA612的结晶峰温度随着熔融时间的延长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峰温度和结晶焓值逐渐降低,结晶峰逐渐变宽;在相同的熔融时间条件下,PA612的结晶峰温度随着熔融温度的提高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峰温度按200℃220℃240℃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热仪研究了不同增压速率、不同增压温度下等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iPP/MWCNTs)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慢速增压条件下(1 MPa/s),增压温度较低时有利于α-iPP的生成,增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γ-iPP的生成,且慢速增压条件下MWCNTs对iPP的结晶具有诱导作用,制备的γ-iPP较稳定,在升温过程中不会发生熔融重结晶现象;快速增压条件下(200 MPa/s),较低的增压温度就能够制备出纯的γ-iPP,但MWCNTs的存在使iPP的熔体黏度增大,阻碍分子链运动,不利于晶体生长,形成的γ晶结构完善性较差,在升温过程中会发生熔融重结晶,增压温度较高时,快速增压能够制备出亚稳态中间相iPP。对比发现,增压速率和熔体记忆效应的协同作用共同决定了复合材料中iPP的结晶结构,慢速增压条件下熔体记忆效应对iPP的结晶结构影响较大,增压速率升高后,熔体记忆效应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3.
何素芹  陈红  吕励耘  朱诚身  郜娅 《塑料》2005,34(3):38-40
研究了不同成核剂对尼龙66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使尼龙66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温度提高,重熔融过程出现双峰,其低温峰值比尼龙66峰值低8℃,可能是生成β晶所致,成核剂使尼龙66的结晶变细。不同成核剂对尼龙66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成核剂G23、G205、MgO使尼龙66的强度提高;CaF2使其韧性增加;滑石粉的效果介于其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硬脂酸盐作为β成核荆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WAXD结果表明:硬脂酸盐能诱导聚丙烯生成β晶型,在添加量为0.3%时,β晶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为76.64%.DSC曲线表明:硬脂酸盐改性的聚丙烯在152℃出现β晶型的熔融吸热峰,其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均向高温移动,表明添加硬脂酸盐可诱导PP中α晶向β晶转变,具有明显的β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结晶法在二甲基甲酰胺(DMF)/H2O、二甲基亚砜(DMS)O/H2O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H2O等不同溶剂体系中得到FOX-7晶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晶体的形貌、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晶型和相变、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溶剂重结晶得到的FOX-7晶体形貌有较大差别,在DMSO/H2O溶剂中得到的晶体质量要优于其他两种;3种溶剂中得到FOX-7晶体的晶型和相变过程相同,即常温下FOX-7的晶型为α晶型,在120℃时,FOX-7完成α→β相变,至185℃时,完成β→γ相变;重结晶的FOX-7晶体5s爆发点温度提高了4~9℃,说明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挤出方式分别制备尼龙6/氯化钙(PA6/Ca Cl_2)、尼龙6/氯化钙/玻璃纤维(PA6/Ca Cl_2/GF)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氯化钙和玻璃纤维对两种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用Jeziorny法、Mo法对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 Cl_2的络合作用使PA6/Ca Cl_2复合材料起始结晶温度、结晶速率降低;而GF提高了PA6/Ca Cl_2结晶的起始温度,减小其总结晶时间,对于PA6/Ca Cl_2/GF复合材料,GF起到了成核作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明,与金属离子诱导PA6生成α晶型不同,GF诱导其生成γ晶型。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纤维     
《化纤文摘》2004,33(5):7-9
20045044在纳米级白土颗粒填充的尼龙6纤维中加工条件对形态发展的影响ErgungorZeynep…;AnnualTechnicalCorference—SocietyofPlasticsEryineers,2002,60th,p.2280(英)在挤出温度230℃、240℃、250℃下熔纺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物。得到的纤维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中显示有趣的特征:在熔融区有一个放热峰仅低于熔融峰,根据纺丝温度至少有三个熔融峰。纳米级颗粒的存在会导致过早的纤维断裂从而限制纺丝速度。将纺丝温度从230℃增至250℃可缓解这个问题。初生纤维会形成γ晶型。较高的卷绕速度会导致出现最多的α晶。由于纳米颗粒的存在,晶区取向水平很高,这将增加整体的粘度和张力。(薛敏敏)  相似文献   

18.
尹波  杨鸣波 《化工学报》2006,57(4):1014-1018
通过DSC和WAXD讨论了结晶温度、拉伸和冷却方式对流延聚丙烯结晶结构特别是γ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作用提高了试样的结晶度,但对γ晶的形成几乎没有影响;快速冷却不利于γ晶的生成;在95℃和115℃等温结晶的样品中发现了γ晶,且在115℃下生成γ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共混与溶液共沉淀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了PPES/MC尼龙6共混物。通过对共混物的DSC非等温结晶与熔融行为表征,推出共混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共混物中PPES对MC尼龙6的结晶都起阻碍作用,溶液共混物中熔融峰温(Tm)相对于MC尼龙6变化不大,而其在原位共混物中的影响很大,使得MC尼龙6的熔融峰温(Tm)向高温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原位共混物中MC尼龙6的结晶与熔融峰温相对于溶液共沉淀样品中偏移纯MC尼龙6的峰温更明显,说明原位共混物中PPES与MC尼龙6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于溶液共沉淀共混物中的PPES与MC尼龙6的相互作用。在溶液共沉淀中MC尼龙6的结晶和熔融峰温均比在原位共混物中的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XRD)、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差热分析(DSC)及在线聚焦反射测量仪(FBRM)和粒子成像测量仪(PVM)研究了在卡马西平结晶过程中各种操作参数对产品质量特别是晶型的影响,具体考察了溶剂、晶种、结晶方式、干燥、温度、搅拌速率及冷却速率对晶体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中缓慢结晶,高介电常数溶剂(如醇类)中得到卡马西平晶型Ⅲ,乙醇-水混合物中当乙醇摩尔分数低于40%时结晶产物为二水物,四氢呋喃中结晶得到晶型Ⅱ,其他溶剂得到产品为混合晶型;对于醇类溶剂,蒸发结晶一般得到卡马西平晶型Ⅱ,而缓慢冷却得晶型Ⅲ;以正丙醇为溶剂,加大量颗粒较小的晶种可以得到粒度较均一的产品;晶型Ⅱ产品由于特殊的结构,易于有结晶用溶剂包藏在晶体中,加热到约140℃溶剂逸出;温度是影响晶型的重要因素,在较高温度区间(90~76℃)结晶得晶型Ⅱ,而在低温度区间(52~20℃)得晶型Ⅲ;搅拌速率在较低的温度下对晶型没有影响,搅拌速率大可以避免晶体的聚集,形成较均匀的颗粒;3种降温速率结果显示,产品均为卡马西平晶型Ⅲ,但先慢后快的降温速率可以得到更均匀的颗粒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